《道德经》能被称为天书,老子的修道标准“无为”的境界如何达到

2023-10-12 05:41   geyange.com

老子世间万物相对的

《道德经》第29章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陪、或堕。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诸。

道德经

字词解:

为之,有为的思想。

神器,千变万化的宇宙能量。老子比作神器。具有承载生化天下万物能力的器具。或引申为身体或真我。

败之,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

嘘,吸入。

羸,瘦小。

甚,小篆字形,从甘,从匹。甘是快乐,匹,匹耦。沉溺于男女欢情。异常安乐。

奢,物质最求,享受。

诸,形声从言,者声。辩,问辩。《说文》诸,辩也。按,者亦意辩词也

道德经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晋· 《黄庭经·外篇》诗曰: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寂寞旷然口不言。现代人的生活离肉眼、耳朵来收集外部的信息,再经过个人的背景与智商的不同来获取生存价值。老子把整个宇宙能量比喻成一个大器皿,称作神器。生成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并都装载在这个无限大的空间里,如果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执着方法去获取,那最终必将会导致失败,也会失去本真。如果主观的获得那将会导致破坏它,执着的去把握它则将失去它。因为得道的人在虚无的境界行为中,没有成功与败坏感。也因为没有执着,所以也没有失去。所以老子的标准是要达到『无为』的境界。如,青龙山人丹诀云:执著之人得不真,朝行暮掇又非诚。我亦非我及真谛,无为上德执为中。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陪、或堕。

元·丘处机诗曰:韬光终返朴,应物且随缘。蝶梦惊千古,神游待百年。这一段是精血充足达到自行运转的修行火候。宋·周方金丹诗云:世人不解觅长生,漫去寻山静处行。须修丹药谁惺悟,藉施阴德甚分明。明·《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诗云: 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哂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诸。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卫生歌》云:自非留意修养中,未免病苦为身累。但于饮食嗜欲间,去其甚者即安乐。『去甚,去大,去诸』非一日完成,在内修的过程中,随着身心合一,而逐渐去掉。不可强求,以避免出现偏差。所以修道者去除欲望,去除奢侈的物质生活,去掉争辩的语言学问。道家修为与佛家有本质的区别。佛家四万八千法门,到处是清规戒律。虽然这种强制修为,与道家水到渠成的自然修为是有区别的,但目的是相同的。道家与佛家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内修学。

第一,以无为修身。

第二,世间万物相对平衡。

第三,去除修道障碍。

1、虽然人最宝贵的是身体,但有为的行为却不断地毁坏自己。佛言,一切有为皆是虚幻。因此道以无为入手。

2、达到在无为的境界才能彻底感受到世间万物是相对平衡。这是一种自然平衡,不是人为把控的。

3、能感受世间万物是相对平衡境界,就会像佛所言:人们被财、色、名、食、睡和色、声、香、味、触、法等『五欲六尘』所迷。这些都具有污染情识的作用。所以老子只讲;『去甚,去奢,去诸』

出自《道宗秘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