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说过一句话 溥仪爆料:光绪曾立遗诏杀袁世凯,张之洞用一句话救了袁项城一命
1908年,末代皇帝溥仪登基时还不满三岁,大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是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溥仪说:父亲监国的三年是他一生中最失败的三年,而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除掉袁项城。
据说,光绪帝临终时曾给弟弟载沣下过一个遗诏,上书四个字——杀袁世凯。载沣曾计划除掉袁项城是千真万确的,他对袁某人可谓恨之入骨,恨他戊戌告密,害苦了哥哥光绪,更恨他拥兵自重,架空皇权。
为了除掉袁项城,摄政王载沣可谓费尽心机。他还计划效仿先祖康熙帝对付鳌拜的妙招。溥仪讲述的版本与我们熟知的那个版本有所不同,大致是这样的:康熙原打算先把鳌拜招来,并赐他一个座位。但那个座位却是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坏了一条腿的椅子,鳌拜坐上椅子必然要闪一下或摔一下的,因而便可治他一个“君前失礼”的死罪。当然,康熙念及鳌拜曾为大清江山立下累累战功,后来虽然用其他方法成功擒住了鳌拜,但最终并未杀他,只是将其囚禁。
载沣当时就想用类似这样的办法来对付袁项城,小恭亲王溥伟(恭亲王奕訢之孙)也参与到计划之中,还拿出道光帝赐给老恭亲王奕訢的白虹刀,准备作杀袁项城之用。可见清朝皇家子弟对袁项城是有怎样的不共戴天之恨。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袁项城人头落地。可是,就在计划实施之前,庆亲王奕劻与张之洞的一句话却让载沣彻底放弃了杀袁泄恨的念头。
庆亲王奕劻是袁项城的盟友,而张之洞与袁项城又同为汉臣,他们在关键时刻都扮演了保护袁项城的角色。二人劝阻摄政王载沣道:“杀他不难,但如果北洋军造反,您可有把握取胜?”
这句话像一把刀插进载沣的心口,答案很明显,当时的北洋军已经是全国最精锐、最核心的部队,北洋军又只听袁项城的,一旦造反,大势去矣!
所以,载沣只能咽下这口恶气,因为他明白,把袁项城逼上绝路就等于是把大清逼上死路。最终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听从了张之洞的意见,让袁项城解职回家养那不存在的“脚疾”,并由此埋下祸根,引出了后来一连串的历史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