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怀旧的名言名句,怀旧的名人名言,怀旧名言警句大全
关于怀旧的名言名句,怀旧的名人名言,怀旧名言警句大全
——[唐]杜甫《忆昔二首》
乡村年少生离乱,见话先朝如梦中。
——[唐]韦应物《与村老对饮》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唐]刘禹锡《石头城》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赤壁》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杜牧《题乌江亭》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唐]李商隐《马嵬》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宋]王安石《乌江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追忆毕竟是一种同情——对于自我的同情, 即现在的自我对于过去的自我的同情。
——成仿吾《写实主义与庸俗主义》
因为念旧的情怀,往往将自己的过去任情扩大,加以点染,作为回顾的资料,惆怅的因由。
——朱自清《刹那》
我们对于过去的自己,大都像嚼橄榄一样,总有些儿甜的。我们依着时光老人的导引,一步步去温寻已失的自己;这走的便是“忆之路”。在“忆之路” 上,愈走得远,愈是有味,因苦味渐已蒸散而甜味却还留着的缘故。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世间最惨的事,不是少年失恋,倒是晚年的回忆,越是一个轰轰烈烈的人儿,他的回忆,愈加悲惨。
——盛成《迟暮的美人》
不要为回忆把自己弄成衰弱的东西。一切空洞美好的回忆都是有毒的。
——沈从文《废邮存底·一》
与其尽回忆把自己弄得十分软弱,还不如保留一个未来的希望较好。
——沈从文《八骏图》
死去了的人,死去了的日子,死去了的事,假若还能折磨人,都不应当留在人心上来受折磨。
——沈从文《八骏图》
人间事,经过时光这只漏斗,回顾起来往往在色泽和味道上, 都会有些微妙的变化。
——萧乾《想当初蹲牛棚》
人是非常容易怀旧的,怀旧往往能带来某一种愉快。
——季羡林《北京忆旧》
真诚的回忆,将是明月的照临,清风的吹拂,它不容有迷雾和尘沙的干扰。
——孙犁《在阜平》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张爱玲《更衣记》
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张爱玲《金锁记》
一件事情过去了以后,你把当时的烦恼、痛苦、屈辱、羞愧、灰心、疲惫等等全部忘记了。剩下的都是可以吹嘘, 可以夸耀, 可以使你快乐也可以使人快乐的劫后余灰。
——陆文夫《与友人谈快乐》
一旦怀旧到偏执程度的话,也会成为一种病态。
——李国文《老字号情结》
回忆是一切学问、艺术、宗教、爱情、道德、建功立业和犯罪的基石。
——王蒙《踌躇的季节》
恐惧是颤栗的折磨,然而关于恐惧的回忆却可以引人入胜。
——王蒙《踌躇的季节》
重温旧梦带来忧伤的甜蜜和甜蜜的忧伤。告别旧梦带来希望的坚强和坚强的希望。
——王蒙《访苏心潮》
一个人,只有跋涉过的漫长的生活道路,才会有各种滋味的回忆。
——阎纯德《跑好人生最后一圈》
回忆的需要,恰恰是对正常生活、对现实的反感。
——萌萌《人与命运》
人固守着对爱的回忆,就像固守着生命的源头。无论走多么久,多么远,它都在夜的寒冷中温暖着你。
——萌萌《人与命运》
时间把许多人们不愿意回忆的东西过滤出去,留下的总是想象中值得留恋的事情。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往事在经历它们的时候,它们只是匆忙,只是焦虑,只是“以物喜,为己悲”,它们一旦被重视你就有机会心平气和地欣赏它们了,一切一切不管是什么,都融化为美的流动,都凝聚为美的存在。
——史铁生《随笔十三》
纪念的习俗或方式可以多样,但总是要有。心魂所要的隆重,并非物质的铺张可以奏效。
——史铁生《复杂的必要》
缅怀逝去的往昔是暮年人的通病,同样也是一个处于衰落过程中文化的普遍心态。
——赵林《协调与超越》
所谓怀旧就是从记忆的缝隙中推出值得肯定的东西弥补今天的失落和匮乏,从个人历史的书页中检索出值得复述的故事再讲一遍给自己听,从而过滤出新的涵义,成为从历史中引出、经现实过滤的精神珍藏。
——沈嘉禄《美好时光》
执著的怀旧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悬念的虚构,比真实还要催人泪下。
——沈嘉禄《怀旧的季节》
精神的饥渴,历史的荒漠,却常常让后来的回忆变得丰富,耐人咀嚼。
——张建星《书祭》
回忆是没有创造力的,可是有了匆忙行程中的细致回味,人生才有韵味。
——杨晓晖《老屋》
回忆常常能使人抓住自我的最重要的东西,回忆往事有益于认识当今的自我。
——张乐天《自我的境界》
回忆不愉快的往事也有好处: 它们会使你想到你现在是幸福的。
——[德国]雷马克《里斯本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