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霸气的名言名句 朱熹的名言名句 30句朱熹最霸气简介一首诗

2023-10-02 13:57   geyange.com

最霸气的名言名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1、守正直而佩仁义。

出自《宋名臣言行录》【译文】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2、人外无道,道外无人。

出自《四书集注·论语章句》【译文】离开人没有什么道可言,离开了道也不会有人存在。

3、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出自《朱子全书·学二》【译文】自古以来的圣人贤人的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根本。

4、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出自《青玉案》【译文】一湾流动的溪水,映衬着半痕崭新的月亮,像是画着梅花的倩影。

5、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出自《鹤鸽天》【译文】还未寻得跨凤吹箫的伴侣,只好暂且伴着孤云野鹤独自飞吧。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观书有感》【译文】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7、有官守者修其职,有言责者尽其忠。

出自《四书集注·论语章句》。【译文】有官职可居的要烙尽职守,有谏言责任的要尽其忠诚。

8、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出自《仁说》【译文】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所有善行的源头,所有行动的纲领。

9、格物致知,亦是因其所已知者推之,以及其所末知,只是一本,原无两样工夫也。

出自《王阳明全集》【译文】格物致知,也是根据自己知道的推而广之,用来达到那些不知道的,只是一个本体,原来不是两样工夫啊。

10、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节虽或未尽合理,亦无害也。

出自《四书集注·论语章句》【译文】一个人做事如果能够建立在大局的基础上,那么在细枝末节有时未必合乎道理,也没什么害处。

朱熹的名言名句篇二

朱熹是南宋理学家、思想家,世称朱子,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等。

一、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出自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

天下的事物,都是有它的规律的。

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第十三章》注语。

以:用。道:方法。治:回击、惩治。身:自己。这句话说明以那人用来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惩治那个人自己。

三、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学而》注语。

省:反省。则:就。加勉:加以自我勉励。每天反躬自省,有错就改正,无错就自我勉励,再接再厉。这句话说明君子修身应当有高度的自觉性,且要持之以恒。

四、人有欲,则无刚。刚则不屈于欲。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公冶长》注引程子语。

一个人有贪欲,就不会有过硬的人格。有过硬的人格,也就不会屈服于贪婪。这句话说明君子修身养性务须去除贪欲,才能保证有清廉刚正的人格。

五、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知:了解,指对事物进行研究,了解其规律。行:行动,指实践。在“知”与“行”两者之间,如果论先后关系,“知”是首要的;如果要论轻重关系,“行”是最重要的。此言“知”与“行”各有其重要性,只是在先后、轻重方面有所差别而已。

六、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

向来:以前。中流:河流中心。以前不懂行船规律,枉费了很多力气推船,而今掌握了行船的技巧,就可不费力气地在河水中自在行驶了。此言表面是说行船之事,实则以行船为喻,说明了这样一个读书的道理:不读书,对于许多问题苦思冥想,终不得其解;读了书,对许多难解的问题都茅塞顿开,有豁然开朗之感。其意是强调读书的好处。

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

为什么这个水池的水如此清澈呢,因为它在源头上有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读书感受。池塘不是一泓死水,常有活水注入,才能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而人要做到心灵澄明,唯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时时补充旧知识。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用心观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发现源头活水,才思不断。

八、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出自宋·朱熹《偶成》。

年轻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最好,最容易学有所成,但到年老的时候在学东西就难以学成了,所以要不可轻视每一寸光阴。

九、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第二十七章》注语。

以:因。蔽:蒙蔽。累:牵累、影响。不因为有一毫的自私之意而使自己清明的心灵受蒙蔽,不因为有一丝的私欲而使自己的人格受影响。这句话说明君子修身务须去除“私意”、“私欲”,才能使人格修养臻至一个崇高的境界。

十、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

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第二十七章》注语。

毫厘:比喻极小。过:过头。不及:不够。这句话说明剖析事理要准确无偏差,处理事务要恰当公正。

朱熹的名言名句篇三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世称朱文公,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诗人。朱熹十大经典语录,让你看透世事人心!

一、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出自宋·朱熹《读书之要》精,精心,专诚。读书要按照顺序从前向后慢慢地进展;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读看,认真思考。

二、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出自宋·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商量,指进一步讨论。从前的学问经过讨论更加深刻细密;新学的知识经过巩固已转向深沉。

三、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出自宋·朱熹《性理精义》治学的途径,要首先探究至理;探究至理的主要方法,一定是要多读书。

四、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从前不肯学习,白费了许多推动之力;如今好学,每天在读书的生活中正如船在江心顺水自在而行。

五、兼取众长,以为己善。

出自宋·朱熹《答林叔和》要广泛吸取众人的长处,并将其作为自己的长处。

六、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出自宋·朱熹《学规类编》濯,洗。要洗掉自己的旧思想,以产生新的意境。

七、与君障夏日,羽扇宁复持。

出自宋·朱熹《芭蕉》。宁复持即不必再持下去的意思。芭蕉叶既然为你挡下了炎炎的烈日,那么你的羽扇也就可以停下来,不必再扇了。

八、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出自宋·朱熹《名臣言行录》。一个人在刚开始时保住自己的名节,是较容易的,而要在晚年保住一辈子的名节却很难。

九、为政,不在于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出自宋·朱熹《孟子集注》卷十二。所谓“来”即招致的意思。而这句话的大意是,处理国家政事,并不在于你有哪个方面的专长,而可贵的是你能否将天下所有的仁人志士都招揽过来,为你所用。这说明,治国的要诀在于用人。

十、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出自宋·朱熹《大学章句》。人的心非常灵慧,天下没有什么事情是人不能够知道的;而天下万物,没有哪一个事物不包含一定道理的。因为事物包含的道理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