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塑料污染的看法(“塑料污染”喧嚣之下的思考)

2023-09-29 00:11   geyange.com

对于塑料污染的看法

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2016 年 9 月 22 日,纪录片《塑料海洋》首映—— 这部纪录片深入探讨了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造成的后果——它不仅对海洋生态造成伤害,而且阻碍许多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对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塑料海洋》迅速 在全球引发多米诺效应, 促使各国反思自身的塑料废物管理政策,欧盟“ 一次性塑料禁令” 和欧盟“绿色新政”(Green Deal)、G20蓝色海洋愿景等政策倡议陆续出台、60 多个国家相继对一次性塑料产品实行了禁令或征税政策……就此,人类打响了应对塑料污染问题的攻坚战。

中国在塑料问题上一直处于被国际社会关注的“风口浪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是塑料生产和使用大国。2018 年中国五大通用塑料的总产量8558万吨,进口量2995.5万吨,表观消费量1.09亿吨 ①。同时,中国一直以来也是全球废旧塑料的进口和再加工大国,曾一度占全球废塑料进口和再加工总量的一半还多。塑料废弃物的处理也对环境造成了负荷,人们对解决“垃圾围城”、“固废成山”等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

面对巨大的塑料污染压力,国务院和各部委陆续实行了多项政策和行动,如2008年国务院禁塑令,2012年土壤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17年起逐步禁止废塑料进口,2018年无废城市建设,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行动等。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阐述了对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思考和要求,成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纲领性文件。

塑料问题之所以被如此关注,主要是因为与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这是人们对肉眼可见的污染问题所作的回应;其次,其涉及产业极其广泛,上到石油化工行业,下到农业、消费品、快递外卖……因此《意见》一经发布便迅速成为关注热点。与迅速升温的关注度相伴的是纷繁复杂的各种声音,一片喧嚣之下, 究竟该如何客观看待塑料问题,又该如何应对?

一问:塑料真的可以被替代吗?

根据《财经智库》联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近期发起的问卷调查,针对当前社会热议的塑料废弃物污染问题,70.79%被调研人群选择了使用替代材料,是所有备选方案中比例最高的——其他依次为分类智能回收(66.9%)、减少使用(52.57%)、重复使用(43.59%)、有偿使用押金制(17.25%)和禁止使用(5.84%)。那么问题是,塑料真的可以被替代么?我们现在有更理想的替代材料么?

图:针对当前社会热议的塑料废弃物污染问题,你对使用塑料制品的看法

塑料不是敌人,而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创造了许多社会效益,并有可能减少我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全球塑料年产量之所以能从20 世纪 50 年代的 500 万吨增长至目前的 3 亿吨 ②,是因为塑料耐用、廉价、轻质且用途广泛。它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保障了人类的清洁饮水、食品安全、卫生健康、日常起居、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各项基本需求。

医疗保健行业的许多解决方案完全依赖于塑料。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大批塑料制品发挥出了决定性的作用,包括口罩、防护服、护目镜、输液器等关键防疫物资。

塑料的性价比之高几乎无可比拟,任何当代产品设计师都离不开它。在许多应用场景中,没有任何类似的替代品兼具这些优点。

在决定减少用于特定用途的塑料之前,我们应考虑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全面分析。通常情况下,塑料的特性使其成为在环境和经济层面上最合理的材料,例如在汽车轻量化或建筑保温中的应用。在产品寿命结束时,所有的塑料均可再次使用,比如变成新型塑料或化学原料,也可以用作能源的来源。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用其他材料替代塑料的使用。在这之前,我们往往要考虑,替代的材料是否真的“更环保”?

二问: 塑料 “污染”到底发生在哪个环节 ?

人类享受了塑料带来的便利,也要面对其被随意丢弃后、因难降解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应当指出,塑料本身不是问题,缺乏对塑料废弃物有效的管理体系和人们不当的行为,才是造成塑料废弃物污染的根源。《意见》中提到,“塑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是重要的基础材料。不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会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大资源环境压力。”

迄今为止产生的塑料废弃物中,近80%被送去了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堆积场,或被丢弃在环境中 ③。因其具有品类繁多、材质不同、低质沾污、来源分散、分类困难等属性,致使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妥善的回收和再利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浪费以及环境问题。

因此,通过改进塑料废弃物的管理,我们可以让塑料更加“循环”和“环保”, 不仅能继续发挥塑料材料本身的优势,同时也减少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三问: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立法行动和基础设施建设

由此可见,良好的废物管理体系,不仅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保障,也是解决一切生活和生产废弃物的核心。

近年来,为了应对废物处理问题,我国陆续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也采取了清废行动、土壤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使工业废弃物的处置状况有了较明显的改善。随着管理的推进,尤其是在全国各试点城市逐步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以后,塑料废弃物的管理也成为必须严肃对待的新问题。

同时也需要看到,制定管理措施时,既不一刀切,又不照搬国外模式,要结合国情统筹考虑,必须要明确塑料废弃物管理的顶层设计,应该基于全生命周期方法④对各种塑料制品的环境影响做出分析,综合评判得到其合理有效经济的管理措施,建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落实在废物管理体系的各项具体工作中。

废物处置设施是解决所有废物问题的基础。必须要在现有的生活和工业废物处理设施的基础上,统筹建设能够消纳处置塑料废弃物的设施和处置流程,结合塑料废弃物的特点,研究制定分类分级的处置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废物处置设施,尽可能减少填埋。

塑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梯级框架

从最根本上讲,塑料废弃物是资源,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导致了污染。推动塑料废弃物的分级分类管理和高值化利用,规范整个塑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行业,形成高效合理充分的的后端处置能力,才是解决塑料废物污染、将废物重新转化为资源的最重要基础。为了减量而采取禁限是因噎废食,为了分类而分类是徒劳无功。

例如,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产生的各类塑料瓶和桶、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塑料废物、农业生产中的废弃大棚膜等,都能得到较好地回收和再利用,其原因是这些塑料废弃物普遍具有洁净度较高、材质较单一、原料质量较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经济价值是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最高驱动力,不能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要理清对不同类别的塑料废弃物回收和分类处置的梯级框架,与已有的废物管理制度和基础设施进行整合,最大程度地提高处理能力和效率,减少填埋和随意丢弃,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按照残余价值递减,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对策可以分为重复利用、物理回收、化学回收、能量回收等梯次,举例如下表:

产品类别

回收方式

再利用方式

洁净度较高的购物袋、物流周转包装和容器等

流转环节分散收集

适当处理后重复使用

洁净度较高的瓶、桶、工程塑料、工业过渡料、废大棚膜等高价值塑料制品

集中收集

物理回收

可以多次循环但成分相对复杂的再生料,废渔具等

集中收集

化学回收

生活垃圾中的沾污废塑料袋等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能量回收(焚烧)

塑料废弃物的种类非常复杂,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经济价值,社会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结合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学分析塑料的原材料获取,生产,应用以及回收的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因素。 在完整的科学基础上,着眼于整个生命周期对社会的净效益(如废物、能源/水的使用、排放影响、生活质量影响等),最终得到不同种类塑料废弃物的合理回收和处置途径。脱离了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实际应用背景,简单地对某种塑料废弃物是否可以按某种途径处置(如否定焚烧是合理的途径)做出判断,是不科学的。

政府也可考虑出台激励措施推动塑料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要营造良好的法规和舆论氛围,重点在政府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特别是在保障再生料应用方面,亟需出台相关法规和标准,保障品牌商通过实现其全球承诺从而推动整个价值链条的改进。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我们需全面考虑变化带来的影响,这要求我们综合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行为科学对证据进行评估,并确定最佳的方向。

2019年1月, 近40 家全球知名的塑料及消费品价值链上的企业宣告“联盟”——终结塑料垃圾的全球联盟(The 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AEPW)) ,剑指困扰世界的塑料垃圾问题。AEPW承诺在未来五年内投入15亿美元帮 助终结环境中存在的塑料垃圾。联盟成员将开发全新解决方案以减少和管控塑料垃圾;这也包括推广塑料制品回收方案,促进实现循环经济。

事实上,每个利益相关方都应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需要颁布强有力的法律,鼓励人们改变行为,积极创新。消费者应行动起来,减少使用塑料,并通过发表意见、控制消费向零售商施压,让他们也加入减塑的队伍。例如,针对很多明显过度包装的商品,去除不必要的塑料包装。无论是产品制造商还是材料制造商,在设计产品时都需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并不再设计用后即丢的塑料物品。

如何让所有这些相关方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答案很简单,他们需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采取相应的行动。迈出第一步非常重要。

注:

①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18年的统计。五大通用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

④生命周期评价(LCA)是国际上一种应用于环境管理和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支持工具,目前已经被纳入ISO14000的环境管理标准系列,由ISO14040标准定义了这个方法学的原则和框架,可以对指定的产品系统在其生命周期中的输入,输出以及潜在的环境影响进行汇编。生命周期评价普遍适用于所有产品的环境评价。通过生命周期评价,可以更好的了解产品的环境影响,并提供数据支持。

麦肯锡:疫情与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下的全球石化价值链

SK抛售中国燃气5.35亿股!“撤离中国”开始了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