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浓睡不消残酒”一句把“残酒”换成“淡酒”会有怎样的阅读改变
首先,我猜题主没懂“残酒”是什么意思。这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不懂残酒是什么意思,也谈不上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当然,其余一些答者也是。
残酒改成淡酒,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意思完全不对!
残酒是什么意思?
犹残醉,醉意。 宋 李清照 《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亦即残留的醉意。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昨晚喝多了,沉沉的睡了一宿。我睡醒了,可是还是很头痛,浑身酥麻(我在自行脑补我喝多了的状况,其实我有时还会胃痛或者心口热)酒意没有完全退去。
淡酒是什么意思?清淡的酒,如果是淡酒,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淡酒只有名词做法,即三杯两盏淡酒的用法。
那么意思根本接不上。
退一万步讲,就算有人把淡酒强解为淡淡的酒意(根本没见过这种用法,也查不到),浓睡会消不了?估计也是没经常喝酒。
退十万步讲,真是淡,也不符合全诗的意境。李清照要表达的东西是“浓”而非“淡”。
第二个问题在于:
如果用淡酒,的确出律了。但原因,不是什么词牌词谱对不上,也谈不上词牌格律对不上。
词谱这个东西,不是词谱上怎么写,你就能随便怎么填的。
所以我一再强调,例如CI词(或者词CI?)这样的APP不靠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样的APP根本无法识别词谱当中的错误。或者说词谱本身没错误,但照着那样填,就会出律。
比如这里,《如梦令》第二句词谱上是:
中仄中平中仄。
词谱没有错。但你如果照这个填,就会出律。
因为你填成了中仄仄平仄仄。
当然,是有这样的例子,很少。有人非要出律,或者没能力不出律,谁管的着呢?
以李清照的水准,应该是严格的要求自己的。不然出律,会受人诟病。在创作时,如重字什么的,能避免尽量避免。
李清照的水准很高的。
比如有的人,随便写四句七言,称其为绝句,这是无论如何管不了的。
包括词有拗救,如《摊破浣溪沙》第三句,钦定词谱里为:中仄中平中中仄。你填成中仄仄平仄仄仄,肯定不对,填成中仄平平平平仄,也是不对的。但词谱本身没有错。
为什么。我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说明。
就拿《摊破浣溪沙》第三句来说:
有这么些例子
还与韶光共憔悴——李璟
风里落花谁是主——李璟
豆蔻连梢煎熟水——李清照
注意上面黑体字,就是《钦定词谱》格律里“中”的位置。中即为可以填平,可以填仄。
豆,仄。还、风,平。第一个字中,无异议。因为的确有平有仄。
韶,连,平。落仄。同理,第三个字,中。无异议。
共,仄。谁、煎,平。同上。
憔平,是、熟,仄。同上。
所以在词谱里第三句是“中仄中平中中仄”
我以前说过,新手看词谱,分外小心,看不懂,就会出一些问题。或者分辨不出错,或者词谱本来没错,但乱填就会错。
我再多说一点。比如《浣溪沙》,第三句,是律句。
即为——中仄中平平仄仄
然后其“变”句,为——中仄平平仄平仄
可以理解为《摊破浣溪沙》第三句只能是这两种情况。而词谱,把这两种情况合并在了一起,没有分别例出来。也就是说,在词谱把那种平和仄都出现过的地方合并为了“中”。
懂的人一看,自然懂这些“中”并非可以随便乱填,不懂的就会闹笑话。所以词谱有时本身没有错,但按照词谱填就会出错。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