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座的道理 “让座问题”背后的美德窘境

2023-09-13 10:42   geyange.com

关于让座的道理

郑州市一辆919路公交车行驶至中原路秦岭路路口时,车上一名老人突然倒地猝死。车上乘客称,老人之前曾因让座问题与一名小伙子发生争执,并动手打了小伙子四个耳光。老人家属接受急救人员询问时称,老人患有心脏病。(9月10日《大河报》)

因为让座问题,先是有人被扇四个耳光,后有老人猝死。一件小事引发了一场悲剧,让人感到无比惋惜与无奈。

让座一词的关键是“让”这个语素,而与让所关联的礼让则是一种传统美德,在固有的印象中,让座是在平和的氛围中,让座者与被让座者的一次文明传递。然而,如今,让座却常与冲突、争抢、动手等联系在一起,且频频见于报章。一种源于传统的文明礼让行为,到如今却时常伴随着轻者破口大骂,重者拳脚相向的一幕幕冲突。显然,在文明与美德的传承中,我们遗失与误解了许多东西。

人们越来越习惯快节奏的生活,快,成为一种流行理念,在不少人眼里,让,则意味着慢人一步,则可能失去先机。平心而论,在公共汽车和地铁上,我们身边的确有一些人看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孕妇时,丝毫没有让座的意思,在崇尚快的信念中,他们失去了礼让的美德。加之,在现实中,潜规则促成了走后门、找关系、插队,人们渐渐对符合美德的社会规则失去信心,这加剧了礼让等美德的缺失。

如何唤醒美德,使得让座等礼让行为成为自觉,这是许多人思考的问题。在此,一个常识仍需要重申,即美德从来都是自主发生的,绝不存在强制的美德。因此,无论我们如何渴望社会充满美德,也断然不能以强力求之。这次让座冲突中,老人面对没有主动让座的年轻人,采取了极端的做法甚至是动手打人,如此,即便最终能够争来座位,也是文明尽失。

一种美德丢失后,要挽回它,往往需要更大的美德与耐心。倡导文明也必须以文明的方式。面对一个不让座的年轻人,愤怒的挥手扇耳光,这样不仅会使得冲突升级,还会让更多原本乐于让座的人心生反感。

礼让是一种美德,不是义务。在美德的实践上,人们更容易对他人产生期待,而非自身。公交车上的让座冲突引发的悲剧,背后是美德的窘境。一方面,我们对于美德的缺失十分痛心,期待改观;另一方面,我们却因浮躁,难以形成耐心,也难以从自身做起,甚至以美德的名义破坏美德。

要倡导让座,但绝不倡导强制让座。与社会而言,公交车上的让座冲突,只是美德窘境的一个缩影,在其他场所,这样的因礼让缺失而起的冲突也在时常上演着。其实在生活中,个体的每一个礼让行动,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生活细节中,成为礼让等美德的实践者,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美德默契,使得美德成为自觉。此外,杜绝潜规则,形成社会的良性规则,则能对美德形成支撑作用。

最后,愿让座问题引发的悲剧永不再出现。

文/寇宇龙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