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履祥:一介贫儒,耕读传家
张履祥:一介贫儒,耕读传家
文/高云玲
张履祥初字吉人,更字考夫,号念芝,桐乡人。明诸生。少孤,其母训之成立,遂专力于孔孟之学。渡江,游刘宗周之门,归而益肆力于程朱之书。甲申后隐居杨园村社,著书教授,一以居静穷理、躬行实践为主。卒于清康熙壬子年,六十有二。著有《经正录》、《训子语》、《王学辩》、《备忘录》、《言行见闻录》、《近鉴》、《杨园文集》,共三十余卷。学者称杨园先生。道光九年,抚臣请入祀乡贤祠。同治九年,学臣奏请附祀孔庙两庑先儒。
),字考夫,号念芝,桐乡人,世居桐乡县炉镇杨园村,故学者称其为杨园先生。9岁丧父,其母训导其立志自强,张履祥从小刻苦读书,于崇祯十二年(1639)、十五年(1642)两赴杭州参加乡试,皆落第。明亡后,张履祥绝意仕途,隐居杨园,耕读相兼,教授生徒、著书立说。他一生潜心于义理,居敬穷理。
躬行实践的理学家
乾隆时期学者陈梓说:“如先生(张履祥)者,真朱子后之一人已。”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最早提到:“杨园因为是清儒中批判王学的第一人,后来朱学家极推崇他,认为道学正统。”明中期以后,王阳明心学盛行,张履园何以尊崇程朱理学,贬黜王阳明心学?
张履祥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江山易主,民族危亡,天灾人祸不断,深重的社会危机震荡着他的心灵。史载,崇祯元年,海宁涨潮,波及桐乡,河水变咸,只能引用井水,以致田涸不敢灌溉。崇祯末年,水旱蝗灾不断。张履祥在《桐乡灾异记》中记载了当时民不聊生的情况:“壬午(1642)以前死于饥,甲申(1644)而后死于盗、于兵、于吏。”1644年,清兵入关,他的老师、明代最后一位大儒刘宗周绝食而死。这一切给张履祥造成极大的冲击和悲痛。他从文化思想上反思祸乱衰败之由。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发展到末端理论上存在很大弊端,空疏不实,这些弊端会使社会产生混乱。通过对比,张履祥认为程朱理学优于陆王心学。程宝华指出,张履祥虽然崇尚程朱理学,但不守旧说,又有新的发展。他服膺朱熹的“居敬穷理”之教,并未完全照搬,而是根据时代需要和当时的学术现状做出新的调整,提出“博文约礼”之学。他还重视心的能动作用,对朱子学的发展起了开拓作用。
张履祥并不是一个书斋里的理学家,他躬行实践,以期正人心,救风俗,重整社会秩序。冯玉荣在《变乱时期地方秩序的重整——桐乡张履祥的理学实践》一文中总结张履祥在家乡重整社会秩序所做的尝试:希望恢复明初的礼治、乡约,来改善乡里风俗;革除陋习,倡导家礼,并以身示范;修家谱明世系,建立尊卑秩序以及孝悌力田,躬耕养志等。冯玉荣认为,清初江南地方社会秩序得以迅速恢复与重建,与张履祥等基层士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耕读传家
耕读传家是张履祥大力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解释耕读相兼的好处:“人须有恒业,无恒业之人,始于丧其本心,终于丧其身,然择术不可不慎,除耕读二事,无一可为者。许鲁斋有言‘学者以治生为急’,愚谓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能稼穑则可无求于人,无求于人则能立廉耻,知稼穑之艰难,则不妄求于人,不妄求于人,则能兴礼让。廉耻立,礼让兴,而人心可正,世道可隆矣。”亦耕亦读,不可偏废其一,否则“读而废耕,饥寒立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
张履祥家有田十余亩,地数亩,雇人耕种,教学之余,他也会亲自下田地干农活。他最擅长修剪桑枝,连经验丰富的老农都比不过他。他不厌其烦地教导他的子女要耕读并重,并带儿子到田间劳作,传授耕作知识。
张履祥为女儿择婿的标准之一也是看对方是否耕读传家。大女儿嫁给他的学生尤介锡,介锡幼而能文,他的父亲治农桑,勤俭持家,也是亦耕亦读之家,和张履祥家门当户对。
张履祥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经常向农民请教,加上不断钻研书本上的农业生产知识,并抄录《沈氏农书》,撰写了《补农书》。书中记载农业知识、技术、管理家丁的方法以及与农业相关的习俗、谚语等。
如在给周山甫的信中,张履祥介绍如何收割胡麻:地上所种胡麻二处,八月间宜收,前以阴雨不及一看,烦足下留心,若叶就黄落,便要剪到家中,小把置檐下,晒干击出其子,不可待其子枯,则子堕于地,不能收拾矣。
在给何商隐的信中,他谈如何栽种桑树:若桑植则虽至半月一月无害也,但细泥亦须润泽,而深厚近根处稍稍筑实,略如种树法,天晴移植,随以清粪灌一二次,无不活矣。若家内无细泥,则桑地面去湿泥半尺许,其下即潮润,可用茱萸,即雨中可种,以此树喜湿,故也。
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记载的农业知识及农业经营管理之法逐渐在太湖地区传播。
张履祥还关心家乡的水利兴修。据《杨园先生全集》附录的年谱记载,顺治六年,嘉郡水利不修,时有旱涝灾害,张履祥认为解决的关键在于疏浚吴淞江,嘉善柯耸采纳了张履祥的建议。
顺治十八年,三吴地区夏秋三个月不下雨,旱情严重,崇德以东,桐乡的南部,以至海宁,禾苗枯槁,百姓饥馑流亡。张履祥写信给曹射侯,认为疏浚桐乡、石门、海昌、嘉兴和海盐等处水利,可保水旱无虞。并提出疏浚之法:分为三区,先治崇德桐乡一区,再修海宁一区,最后疏浚嘉兴海盐一区。
张履祥生前隐居桐乡杨园,“声誉不出里巷”,死后地位逐渐被抬升,同治十年(1871)从祀孔庙,成为清政府钦定的儒学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