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录里面的名言(我的微信通讯录整理心得)

2023-09-10 13:05   geyange.com

通讯录里面的名言

随着社会交往越发频繁,社交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当我把微信通讯录划到最底时,惊讶地发现好友数量已经突破了四位数。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给我带来了几个常见的困扰:

这个人是谁?每个人翻开自己的微信通讯录,肯定有几个「不知道是谁」的微信名,当别人在找你聊天的时候,就会显得格外尴尬;

找不到人?比如:想找一下几个月前在朋友聚会上认识的那个女生,结果……

朋友疏远:随着时间的流失,原来特别要好的朋友静静躺在通讯录里,然后渐渐失去联系;

杂乱无章:同一个姓氏挤满了同学、同事、朋友、不知道哪儿来的朋友,眼花缭乱看得人头皮发麻,连自己都不愿多看几眼,更别说快速寻找;

如果你的通讯录只有几十个或是更少,那我们大脑可以轻松整理,不需要借助方法和工具;但通讯录到达一定规模就必须使用一些的方法和工具来帮助你。当我们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越大、工作量越大,那么方式和工具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就越大。

微信通讯录分类

几乎所有的「整理工作」都是从 分类 开始。分类是对世界最基础的认识,也是高效人士普遍推崇的基础观念。规整精致的分类,给人带来一种美好的舒畅感,不要忽视心情也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我通过分类把联系人聚合在一起有利于寻找和搜索,根据大脑的记忆进行快速定位。

事物的分类,往往在我们大脑中就已经存在了一个定式。所以,个人认为「怎么分类」最为关键的点——直观,就是一看到这个东西,可能是字母、文字、符号、emoj等等都可以快速明白它背后的含义。反过来思考,当我们寻找一个东西的时候,脑海里最先浮现出的符号或信息就是人脑的第一直观。比如,在「家人」的代号中,有的人使用汉语拼音的 J,有的人喜欢用 family 中的 F,而其他的人喜欢用 A 放在最开始。所以,分类需需要根据个人的认知而定制化,大脑认知的分类系统和我们外在设定的分类系统保持统一,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对我个人而言,根据微信通讯录内容大致分为了亲人、同学、朋友、同事、外部工作、兴趣、其他等八个类别,具体的是 R (relative)——亲人、C (classmates)——同学、 UC——大学同学、A (acquaintance)——老友、F (freind)——朋友、B (business)——同事、W (work)——外部工作、I (interest)——兴趣、# ——其他。

微信通讯录编码

好比在书籍整理的流程中,「分类」下一步就是编码。关于一个人的关键信息发展到了现在,仅仅把姓名留在通讯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需求,例如工作单位、生活的城市、接识的方式、与之的关系、共同的兴趣统统是需要记录的信息。

根据「邓巴数字」:人的大脑,对于人与人的关系的认知是存在物理极限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大约在150人左右。所以,当通讯录里只有100人的规模,我们的大脑可以轻松应付;但是当我们的通讯录达到几百上千人的时候,这些大量的关键信息就成为了大脑的负担。而正是因为方法和工具,帮助了我们突破物理和认知上的极限。

微信通讯录的编码,不仅避免了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谁的尴尬」,在一定程度上也释放了我们的大脑活力。对于通讯录信息的编码,个人认为最关键的是——在茫茫多的人海中找到他,所以归纳出的两个信息原则是:

大脑中的敏感信息:比如工作单位、所在城市等等的这些信息在个人认知中都普遍有比较高的敏感度,在脑海中的印象较为深刻;

与人员的关联度较大的信息:比如之前的人员分类、共同兴趣安好、认识过程等等的这些信息是,方便定位和寻找。

在此基础上,对人员信息进行了分类整理确定了几个信息标签。虽然人们总是喜欢说「不喜欢给人贴标签」,大脑的本能反应却总是通过一个个标签去缩小范围去寻找人。在信息保存上,有普遍的做法:在有限的字符里保存最关键的信息。所以,我设置了四层信息点来对一个人的信息进行定位,主要是:主观的大分类、客观的细分类、客观的确定类、补充类。

第一层:以自己的主观认知分类为主,根据上一章节中的微信通讯录分类,把一个人的身份确定为亲人、同学、同事、朋友等等几个最大的范围;

第二层:以客观范围中的大脑敏感信息和关联度最大的信息为主,主要是工作单位、认识的来源、兴趣爱好的社团等等;

第三层:以客观最确定的信息为主,其中最典型就是名字,有些类似于数据库的超码对人员的信息进行唯一的识别;

第四层:通过三层信息可以直接定位到某人,有时仍然存在额外的关键信息需要保存,我就放在最后加个括号做补充信息;

因此,最后的通讯录的形式大概是:大分类——敏感或关联信息——确定信息(补充信息)

微信通讯录的整理和使用

微信通讯录整理完毕后,不仅仅是给人耳目一新、清爽整洁等在视觉上的美感,也有许多实用的地方。

微信里面又时候,总是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或是杂七杂八的人,我都会统一放到 「#」的大分类里面,有些类似GTD里面的收件箱一样,等着下一次进行分类或是清除。这个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事物在怎么细致地分类,大部分时候都有一个无法分类而被划分到其他,突兀地存在着。

活到了这个年纪,蛮多的老友静静地躺在通讯录里,因为日益减少的联系而断了联系。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惋惜和恐怖的事情。在我完成了自己的微信通讯录整理之后,我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完成手头的事情有了闲暇的时候,就会划到微信通讯录的「A」中去找几个老朋友聊聊天,用文字问问最近的情况怎么样或是打个电话叙叙旧。因为,老友们已经聚合到了一起,不需要在原来杂乱的通讯录里费力地去寻找那些最聊得来的人。

其次呢,就是最近读了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马克·格兰诺维特的书籍《弱关系的力量》 ,在书中指出了一个观点,影响人们事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在于平时联系不多、生活在不同圈子的「弱连接」。

所以,对于原来就会经常忽视这些弱连接,我就会在人际关系中注重 「F」 类朋友的沟通和交流,有时候这个弱关系就像一个放大器,他人的小价值在我们需求前都进行了放大。每周,我都会找不同行业、不同城市的「弱关系」朋友,谈谈人生,聊聊理想什么的;就复制微信通讯录的名字,然后使用这个 workflow 添加到 2do 的待办列表中。通过使用这个捷径,我还发现了一个用法。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发现了与某位朋友相关的有趣见闻和个人想法,但是当时又不方便找朋友聊天。像是原来,如果自己想起来的话就找朋友聊聊天,但没想起来,这样有趣的交际就错过了。我现在都是通过使用这个 workflow 快速记录起来,就不怕错过了。

对此我体会蛮深,在培根的洞穴假相里,人都是透过由自己的天性和教育等等筑成的认知洞穴去看外界的天空,总是带着自己的主观偏见去看待客观世界。当和不同环境的人聊天时,从他们的角度在看同一片天空的时候,会有一种非凡美妙的感觉。这让我确实感受到了人类交流和思维碰撞的魅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