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自然观和方法论

2023-08-26 11:13   geyange.com

与自然规律有关的诗句和名言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日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这是《周易·系辞下》中的一段话。“天地之大德曰生”本意为“天地的弘大德业就是化生万物”,也就是说,能够赋予天下万物以生命,是大自然盛大的功德。

《周易》也称《易经》,儒家经典之一,是群经之首。《周易》之“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之义。《周易》是古代一部筮书,是在卜筮者长期经验和记录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的最终补充和编定当在西周初年。《周易》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经》,其二是《传》。《经》部共六十四卦,每卦先列卦形,次列卦名,次列卦辞。

从史学角度看,《经》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它所记载的社会现象相当广泛,经济情况、社会制度、思想意识等都有涉及。《传》的主要部分是解释《经》的经文和筮法,对占筮原则和体例以及对《经》的阐释过程中运用作者的哲学观点进行引申、发挥,从而使《传》成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典籍。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巨著,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史学、哲学、文学等方面,而且深深地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出自本段的《系辞》是《周易》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品。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这句话出自《尚书·周书·泰誓上》,是周武王姬发在讨伐纣王誓师大会上的讲话。“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意思是说,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类是万物之灵。

这种思想古代先贤多有表述,《庄子·达生》中也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下万物都是大自然的子孙,人的一切都是天地(大自然)的附属物,生命也是自然赋予的。《尚书》原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尚”即“上”,“尚书”即商代以来之书的意思,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按朝代分,《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按文体编、《尚书》又分为诰、训、谟、誓、命、典六种、诰是君臣之间对国家大事的讨论;训是国王对臣民的训词:谟是臣下的奏议;誓是出征的暂词;命是朝廷的诏令;典是帝王事迹的记载。《尚书》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完整的史书,是对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历史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保存了我国上古时代极为珍贵的史料。《泰誓》是《尚书》中的篇名、也叫《太誓》、相传是周武王伐纣至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的誓言。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这句话选自《礼记·孔子闲居》,是孔子闲居时对他的弟子子夏所说的话。子夏问孔子:“什么是禹、汤、文王这三王的德行呢?”孔子说:“要奉行“三无私'来服务天下。”子夏又问“什么是三无私?”孔子就以“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回答他,并以《诗经》中的描述进一步颂扬了禹、汤、文王奉行“三无私”的德行。子夏听了,高兴得一跃而起,说:“弟子敢不承乎!”(弟子怎么敢不领受这番教导啊!)孔子所说的“三无私”的从政道德,就是要像天一样覆盖大地而没有私心,像大地一样载育万物而没有私心,像日月一样普照万物而没有私心。

《礼记》是战国及西汉各种礼仪著作选集,后列为儒家经典。由西汉戴圣编纂,约成书于西汉宣帝时。《礼记》的主要内容包括礼乐的理论和具体制度。在理论方面,《礼记》阐述了礼乐的起源、发展、本质及社会功能;在制度方面,《礼记》详述了自古以来一系列礼乐仪式的具体规定和形式,其中以祭礼和丧礼最为突出。《礼记》卷帙繁浩,体例不一,但内容丰富,涉及广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孔子闲居》是《礼记》中记载孔子与其弟子子夏围绕怎样才能具备君子王者之德这一问题进行对答的一篇文章。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句话出自《庄子·外篇·知北游》,意思是说,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都是由于大自然的伟力所致,人在宇宙本相面前,只有虔敬才是本分。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贵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

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选句出自荀子《天论》。意思是说,自然的运行变化有它固定的规律,不会因为是圣王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是暴君而不存在。这句话阐述了荀子的自然观。荀子认为自然界有自然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能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控制自然。

《荀子》是战国末期荀况也称荀卿撰写的一部思想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赵国(今山西省南部)人,晚年居兰陵(中国古代名邑,地属鲁国,战国时为楚国的领地)设教著书,其著名学生有韩非、李斯等。荀子学识渊博,继承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荀子》一书除个别篇目为其学生所著外,由三十二篇独立的论文编辑而成,每一篇都有一个独立的中心思想或论题,篇名大都表现该篇的主旨。

《荀子》一书,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不少地方用对偶的句法,以铺列论据作论证,开骈俪文字的先河。荀子的文章,往往连续使用排比手法,笔墨恣肆,气势宏大,特别善用比喻,言简意赅、生动流畅,是今人习读古文的绝好读本。

中国古代先贤对天地(大自然)从来充满敬畏。儒家、道家、阴阳家等在其他方面有分歧有争论,但在对天地的敬畏上则惊人地一致、这是因为:天地(大自然)是厚德无量的,“万物皆备于我”,赋予天下万物以生命,并使之繁衍生息;天地(大自然)是无私的,无论是谁都能从它那里得到物质与精神的一份赏赐;天地(大自然)又是有规律的,四时更替,春种秋藏,不会为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天地(大自然)又是最美好的,明山秀水,冬雪夏月,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幸福与快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等于没有话说。人类今天的很多行为让不言的天地(大自然)感到难堪。不要忘记,天地(大自然)也有发怒的时候,因此我们要将这种敬畏进行到底: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不愧“万物之灵”的称谓。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