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和佞臣的典故(逻辑小故事——“良臣”与“忠臣”)
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由于魏征为人正直,主持公道,得罪了不少人,经常遭到非议。
有一次,有人向唐太宗奏告说,魏征私自提拔亲戚做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并无此事。但是,唐太宗还是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
魏征就去见唐太宗,说:“我希望陛下让我做一个良臣,不要让我做忠臣。”
唐太宗听了很奇怪,就问魏征“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
魏征答道:“像古之稷、契、咎陶就是良臣,像龙逢、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以国事为重,公而忘私,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
忠臣则不然,唯唯诺诺,只为个人打算,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唐太宗觉得很有道理,非常赞赏魏征。
良臣一定是忠臣,忠臣不一定是良臣.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良臣做对国家、对君王、对自身都有益的事;而忠臣,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要做忠臣,so easy,不用费脑子,直言进谏就可以。不论他们的进谏是否有理,是否有利于国家,后世都会因为他们直率而给予褒奖,甚至鼓励“冒死进谏”。当臣子摆出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逼迫君王做一件他不愿意做的事,那么杯具就发生了。比如伍子胥,他刚愎自用,虽然所谏有利于国家,但是手段过于单一而刚直,致使吴王渐渐对他产生反感,并将他赐死。结果,吴王背上暴君的名声,成为反面教材,伍子胥死后得到直言进谏的美名,而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
而良臣,除了忠诚之外,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才能以及应变的手段。要能判断政治局势,分析君主的心理和所思所想,选择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魏征自己,一生进谏无数,虽然引起唐皇的反感,但从未驳斥甚至治罪,足见方法之成功。他自己成为古代进谏的典范,李世民成为古代明君的典范,李唐之初呈现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
在这个故事中,魏征就运用了下定义这种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通过给“良臣”和“忠臣”这两个概念下定义,揭示了它们的本质属性和特殊属性,从而明确了二者之间本质的区别,既简单又深刻,从而深深地打动了唐太宗。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学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将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揭示出来。
在思维的过程中,定义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巩固人们认识成功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人们对事物有了具体认识之后,就可以采用定义的形式总结和概括这些成果。
其次,它有助于人们学习知识。学习科学知识,就是明确这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就要了解这些概念的定义。
第三,检查自己所使用的概念是否明确,也可通过下定义的方法进行。如果能给概念作出明确定义,就说明对该概念是明确的,否则就不能说对这个概念已经明确。
第四,要把一个概念传达给原来不了解这个概念的人,也可应用定义,从而使他掌握这个概念,以便顺利地交流思想。
但是,定义只能揭示事物某些方面的规定性,只能用概括的形式揭示概念的内涵,不可能揭示事物的全部、丰富的内容,因而定义总是不完全的。所以,一方面要看到科学定义的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定义的局限性任何定义都不能替代对事物的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