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使药房”到“百年老店”

2023-08-08 07:14   geyange.com

默沙东的口号

提起默沙东,你最先想到什么?是捐赠给中国乙肝疫苗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是创始人那句“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的……”?抑或是如今大名鼎鼎的K药?默沙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54年前的1668年,可谓是跨国药企中封神般的存在。数百年来,默沙东经历了哪些跌宕起伏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家受人尊敬的药企——默沙东(MSD)。

默克与默沙东

1668年,药剂师Friedrich Jacob Merck(弗雷德里奇·杰考伯·默克)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开始创业,他买下了当地一家名为At the Sign of the Angel(天使药房)的药店,并改名为“默克天使药店”。

默克去世后,这家药店代代相传。直到1827年,Heinrich Merck将药房转化为制药厂,并成立公司E. Merck AG,开始工业化生产吗啡、可待因和可卡因。1855年,Heinrich Merck去世时,公司的产品已经在全世界各地使用。

1899年,Heinrich Merck的孙子 George Merck(乔治·默克)远渡重洋,接管了德国默克在纽约的分公司并创立Merck & Co.,主要负责产品进口和分销,1903年,默克在美国的第一座工厂在新泽西落成。

1917年,一战爆发,美国默克被美国政府作为敌方资产没收。乔治·默克交出了属于德国总公司的80%股份,属于自己的20%则保留了下来。后来美国将收缴的股份公开拍卖,乔治·默克花了在当时属于天文数字的300万美元,从美国政府手中买回这部分原属于自己的股份,并签订协议不受德国总公司的约束。从此德国默克与美国默克断绝了任何法律关系,各自独立发展。1926年,乔治·默克去世,他的儿子乔治·W·默克(George W. Merck)继承了公司。

1953年,美国默克与沙东公司(Sharp and Dohme)合并,成立默沙东(Merck Sharp & Dohme,MSD)。根据德国默克与默沙东的协议规定,默沙东只可在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使用“默克”之名,在世界其他地区只能使用“默沙东”。

默沙东奠基者:乔治·W·默克(George W. Merck)

1933年,乔治·W·默克成立了一个大型实验室,吸引了一大批世界顶级药物科学家。仅在20世纪50年代,这个实验室就有1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工作。他们陆续开发出了短效麻醉剂二乙烯醚、链霉素、可的松、苯扎托品和氢氯噻嗪等药物,开启了多种疾病治疗的先河。乔治·W·默克的商业核心理念是:“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的,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随之而来。”这句话成了默沙东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很多企业家的座右铭。

在乔治·W·默克近30年的任期内,他将一个年销售额600万美元的小工厂转变为年销售超过1亿美元的一体化公司。

剥离多元化业务,聚焦制药管线

1965年,Henry Gadsen成为默沙东新任掌门人,为了快速扩充公司管线,默沙东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其业务管线涉及到水处理化学品、眼药水、保健产品等。但是,轰轰烈烈的多元化并没有为默沙东贡献多少利润。

1976年,John Honran接管公司,成为新一任CEO。凭借务实的态度,John Honran延续了默沙东在药物研发方面的传统,公司重新将核心业务聚焦到制药领域。在John Honran的领导下,默沙东先后推出了噻吗洛尔、头孢西丁、舒林酸、二氟尼柳等知名产品。在John Honran任职期间,默沙东销售额从26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9%,

1986年, 罗伊·瓦格洛斯(Roy Vagelos)接替John Honran。瓦格洛斯非常注重药品研发,研发投入从1987年的5.7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12.3亿美元。高投入下,默沙东也获得了丰厚回报。1985年,默沙东推出了Vasotec(依那普利),次年其销售额就达到5.5亿美金,1988年成为默沙东史上首个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的药物。另外在瓦格洛斯任职期间,默沙东还研发出了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氯沙坦等重磅药物。

同时,默沙东的年销售额从41亿美元一路攀升至105亿美元,一举登上当时全球制药企业第一宝座。

免费捐赠疫苗、药物,彰显人道主义精神

瓦格洛斯任职期间,积极开展人道主义事业。1981年,默沙东的重组乙肝疫苗获批上市。彼时,大约1.2亿中国人是乙肝病毒感染者,而国内乙肝疫苗的研发仅处于血源性乙肝疫苗工艺阶段。这类疫苗不仅安全性没有保障,而且只能小规模生产。为此,国家想要直接购买默沙东的乙肝疫苗技术。

起初,默沙东希望以“每人一百美元“的价格,向中国出售疫苗。按照当时每年2000万新生儿计算,中国每年要花20亿美元。这一价格远超中方预期,双方谈判一度陷入僵局。最终,瓦格洛斯同意以700万美元底价将这项技术转让给中国,几乎相当于白送。而且根据签订的协议,默沙东提供全套技术,并培训中方人员,还承诺“不收取任何专利费以及利润,也不在中国出售默沙东生产的乙肝疫苗”。后来默沙东在培训中国工程师和外派工作人员驻中国上的花费都不止700万美元。

默沙东当年的举措,至少让4000万中国儿童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为国家节省了巨大的社会成本。

同一时期,瓦格洛斯还向全世界无偿提供了一款名叫伊维菌素(Ivermectin)的药物,用于治疗“河盲症”。这是一种主要在非洲流行的热带寄生虫疾病,通过黑蝇叮咬进行传播,感染者会产生皮肤瘙痒和严重疼痛,最终永久性失明。当时全球有超过 1 亿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但是大多数非洲患者无力购买治疗药物。至今,默沙东已向30多个国家与地区捐赠超过25亿剂伊维菌素,帮助约2.5亿河盲症患者。由于默沙东长期向非洲地区免费发放这种药物,从而使得河盲症几乎绝迹。

1987年,在瓦格洛斯的主导下,默沙东与竞争对手分享了有关治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研究成果,为艾滋病防治做出巨大贡献。默沙东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受尊重的药企。

福维泽时代开启:力挽颓势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药研发成本逐渐增加,默沙东的重磅产品也相继面临专利悬崖,这让默沙东陷入“瓶颈”。此时,其他制药巨擘开始采取“强强合并”的模式,如辉瑞收购了法玛西亚和惠氏、赛诺菲牵手安万特、阿斯特拉和捷利康、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等,远远把仍然坚持“单干”模式的默沙东甩在身后。

2000年,默沙东的药品销售额被辉瑞和葛兰素史克超过,第一次掉下冠军宝座。2009年,默沙东排名仅占第七,这还不是最要命的。2004年,默沙东年销售额高达25亿美元的关节炎镇痛药——罗非昔布(Rofecoxib)因安全性问题退市,公司声誉一蹶不振。据2005年8月21日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罗非昔布可能导致全球60000人死亡,诉讼浪潮几乎“淹没”了默沙东。

排名不断后退又深陷诉讼漩涡的默沙东在焦头烂额中迎来了新一任CEO福维泽(Kenneth C. Frazier)。1992年,律师福维泽以总法律顾问的身份加入默沙东;2006年,晋升为高级主管,同时担任默沙东执行副总裁兼法律总顾问。期间,他以不到50亿美元的代价结束了罗非昔布的几乎所有诉讼案件,远低于当时分析师预估的180亿美元。2011年,福维泽临危受命担任默沙东CEO。

法学专业出身的福维泽十分重视新药研发。上任后,他极力主张大力投入药物研发成本,开始力图扭转曾经的颓势。在福维泽的领导下,默沙东相继推出了包括Keytruda(K药,帕博利珠单抗,收购先灵葆雅所得)、Gardasil 9(九价HPV疫苗)等在内的多款重磅药物。其中Keytruda的巨大成功,为福维泽的职业生涯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时,默沙东通过一系列并购,还获得了丙肝药物Uprifosbuvir、抗肿瘤药物OTX015、RGT100、慢性止咳药MK-7624等重磅产品。新产品研发和并购让默沙东的发展如虎添翼,福维泽掌舵期曾带领默沙东重新回到了全球TOP3的位置。2021年默沙东实现总销售收入487.04亿美元,同比增长16%;调整后利润为152.82亿美元,同比增长31%。

福维泽曾被业界视作默沙东历史上除了创始人乔治·W·默克之外,另一位备受尊敬的掌门人。2018年,福维泽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也被《时代》杂志评为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如今,福维泽已卸任默沙东CEO一职,公司前CFO戴福财(Robert M. Davis)接替这一岗位。戴福财是福维泽于2014年从百特(Baxter)挖来的CFO,与福维泽背景相似,戴福财也是法学专业出身。上任之初,戴福财表示,他将延续福维泽的创新战略,使默沙东成为一流的研发密集型生物制药公司。

曾经,默沙东凭借高产出的研发,鼎盛一时,一度把控制药行业榜首位置。但单纯依赖内生研发的战略,使得默沙东在全球化大浪潮中逐步被那些擅长并购的对手们超越(如辉瑞)。尤其是后来研发成本高涨、研发回报走低,让默沙东一度陷入困局。幸运的是,默沙东及时调整,并购这种开放式创新后来在默沙东同样得到了重视。如2009年巨额并购先灵葆雅和2014年的连续并购,都是默沙东在认识到市场驱动的威力之后,所进行的革新,也是这家昔日制药帝国逐步振兴的道路。此外,我们从乔治.W.默克、瓦格洛斯和福维泽等几任CEO身上,都看到了人性关怀的光芒,这也为默沙东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社会的认可。后续在戴福财的领导下,默沙东又将如何立于业界不败之林?值得期待。

谨以此文向默沙东这类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致敬,以下共勉:

“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将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利润从来不会消失:记得越清楚,利润就来得越多。我们不能站到一旁去说我们发明了一种新药就已经大功告成了。在我们找到一条有效途径,把我们的最佳成果带给每一个人之前,我们决不能停下来。”

——乔治·W·默克

1.;

2.罗伊·瓦格洛斯,《医药、科学与默克公司》,200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3.《从1.2亿人到7000万人,中国第一病兴衰史》,八点健闻, 2020-09-01 ;

4.;

5.;

6.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