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竺可桢说的话(浙大竺可桢学院怎么样)

2023-08-02 08:15   geyange.com

浙大竺可桢说的话

今年大四要毕业了,看着之前写的这个东西,发现许多观点略显幼稚;而且最近竺院出了很多新政策,所以更新一下。

=========================2016.6.25=========================

本人竺院混合班;高考保送进竺院,高中无竞赛经历。

1. 专业选择上极大的自由度

今年竺院推出了“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即三个双专业班级:金融+数学、计算机+统计、自动化+计算机,全部瞄准在未来可能有很大发展的交叉学科:金融工程、大数据、机器人,专业热度和资源配置没得说,而且主修哪个双修哪个由自己定,最低学分要求和单个专业一样,仅为180分。我们这些老竺院人私下讨论的时候,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大胆很吸引眼球的尝试,如果办得好,应该会成为竺院最吸引人的地方。要知道,能考上浙大的这批考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从学校好坏的层面去考虑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因为除去清北的其它几所学校都是中国顶尖的大学,各有优劣,综合实力差不多,更应该关注自己想学的专业哪个学校更好。

如果对这三个双专业不感兴趣,理工科的学生可以来混合班,浙大所有专业任你挑。自从浙大将大类招生阉割成小类招生以来,混合班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很少有人在刚刚高考结束就对自己的兴趣、人生规划、各个专业有正确清晰的认识,把选择专业从高考结束推迟到大一下,往往可以做出更理智的选择。插一句:按照大的学科方向划分的小类招生是学院(特别是冷门专业学院)和学校博弈的结果,既保证了各个专业的人数和学生质量又在选专业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被阉割了的大类招生还是大类招生吗?目前全校范围内的小类招生+竺院混合班的大类招生是一个很理想的组合。

2. 26门荣誉课

混合班大部分基础课程,如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普通物理、C程,均设置了荣誉课程,任课老师是浙大最一流的老师,很多课程使用国外的原版英文教材,课程难度、任务量比大类的基础课程大很多。

求是科学班的的课程设置更加高精尖。求是科学班是教育部专门的项目,针对基础科学的,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物医学计算机,清北交大南大都有类似的班,有大量的钱砸到上面。小班教学,用的是外国的原版教材,开课老师绝壁是浙大最牛的老师,会讲很多很前沿的东西,还有很多讨论课,这种教学模式是很锻炼人的,有时还会请一些知名学者给他们上课讲座。还有很多出国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费用大多是学院来出。当然在这样的班压力更大,淘汰率更大,大一结束求数貌似一共17人,被淘汰了7个。

但是无论多难的课,想水总是可以水掉的;如果足够主动,即使课程要求很低,也可以构建非常完善的知识体系。

3. 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

大一下学期即开始进行学生和导师的双向确认,之后会和导师一起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并按照该方案修读课程,因此在课程选择上享有一定的自由度。更重要的是,导师制给我们提供了得到优质科研训练的机会,无论是院士、长江、大千人等学术大牛,还是刚刚回国的青千等青椒,你都有机会进到他们的课题组里,进行SRTP、省创、国创等项目研究。

当然,浙大大部分老师都很欢迎本科生进到组里,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即使没有导师制,只要足够主动,大都可以进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里。但是导师制保障了竺院学生能够优先得到优质资源,还提供了一个与导师进行更密切交流的平台。

我的导师是学院里最大牛的教授之一,长江、973首席、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组里的三年,我进行了三项科研项目、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和多个国内的会议。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科研,我的导师都给了我非常宝贵的启发和指导;在我海外交流选导师以及出国申请的时候,我的导师给了我非常中肯的建议和非常实际的帮助。

4. 海外顶级名校(哈佛,MIT)毕业设计

“关于选拔“

年竺可桢学院世界名校科研实习奖学金”的通知”节选如下(

\?catalog_id=381&object_id=45970

,需要浙大内网访问)

一、项目时间及试用期

出发至2016年5月30日,约1年

三、研究领域和名额

拟招收35名左右学生参加,根据海外教授需求和申请情况适当调整,宁缺毋滥。(大王来巡山注:竺院混合班每年约200人)。去年实际参与毕业设计为30人,竺院专业背景为:数学2名、统计1名、计算数学1名、物理3名,化学1名、生命科学6名、计算机科学2名、电子信息2名、电自1名,光电2名、控制2名、通信1名,材料科学1名、经济学2名、政治学与行政学1名。

七、说明

1)本项目定义世界名校:哈佛、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普林斯顿、耶鲁、斯坦福。

2)本项目时间跨度大,请同学认真考虑后续的课程安排、免考、培养方案,及时关注毕业设计进程。

对于打算本科毕业打算申请国外PhD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申请国外PhD时,科研经历是最重要一部分,海外顶级名校近一年的科研经历和一封名校教授的推荐信无疑对申请有很大的帮助。当然,除了这些,个人的科研能力、学术视野、英语水平、生存能力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提升。这个项目推行以后,竺院拿到顶级名校全奖offer的人数大大增加(6人增长到2016届的22人)。我有两个基友,都通过这个项目,去了MIT两个院士的课题组,现在也顺利地拿到了MIT全奖PhD的offer。

5. 最重要的是和你一起成长的那批人

大学四年,我感到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了竺院的这批小伙伴。竺院卧虎藏龙,大都思维很活跃、很有想法、且踏实努力,平时看起来没那么厉害的人保不定哪一次上课就会让你大吃一惊。

竺院同学和大类同学是否有差别,去教室看看就知道了。因为大三就要和专业班同学在一起上课(但仍和竺院在一起住),通识课什么的也是全校一起上,所以可以看出两者明显的差别。因为我喜欢做前排,偶尔一回头就可以知道大家都在干嘛。竺院的课上,很少见到有睡觉玩手机的,也很少有发呆的,到课率也很高。李胜宏老师在数分第一堂课上就说“给你们上课很累,下了课放了学就会被你们围住问问题,这是你们和大类学生最大的差别”。至于和大类同学一起上的课,翘课的会更多一点,上课睡觉水手机更比比皆是,甚至很多时候,只有前两排在听课,也少有去问问题和老师讨论的,当然这跟专业也是有关的,竞争力很大的那几个专业,学风并不比竺院的差。

我并没有黑大类的同学,并不是说大类就比竺院的低一等,我绝对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在描述这两个群体,而不是群体里具体的个体。只不过竺院优秀同学的比例比大类的稍微高一点而已。竺院自然也有很多天天白天睡觉夜里Dota一星期都不出门的,每年都会淘汰一批GPA太低或挂科较多的同学。我认识很多大类的同学,他们都非常优秀,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6. 毕业走向

竺院组成为(2016届为例)混合班185人,人文社科班59人,巴德年医学班(8年制,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浙大读博)46人,求是科学班133人,数学与应用数学班6人,启真班70人。其中读理科的人数占比较少,所以平均下来,出国的比例会少很多。但是每年毕业生深造比例依旧近 90%,出国毕业生中中约有一半赴全球 top50 名校深造,约 30%赴全球 top20 名校深造。

表一: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以 2014 届为例)

数据来源,浙江大学汇报材料中的各高校 2014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E5NzY0Nw==&mid=2651005697&idx=1&sn=ebef15b1a8de56baeda0b943e84daabf&scene=1&srcid=0626F8J7F7i5ndWb47Q9R5oc&key=77421cf58af4a6536f68f11bffee878d80641146134b6c95af8368a1a09f7655122552ae20b5bea73b372292cb18b872&ascene=0&uin=MjUxNjkwODg0MQ%3D%3D&devicetype=iMac\+MacBookPro12%2C1\+OSX\+OSX\+10.11.3\+build\(15D21\)&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WCzyl8mvMeOMbYFzzxGOMO82OeFOulEFqS0W2PF73MNaoWrPgLtoNYGmdlbd2qMZ

表三:2012、2013、2015、2016届学生赴12所世界名校深造情况

7.说说不好的。

竺院同学大一大二时一起上课,大三大四换了校区也还在一起住,一个寝室四个人的专业很可能都不一样,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造成了和大类同学的交流较少等问题。

竺院是学校改革的试验田,很多新政都会把我们当小白鼠,所以政策比较多变。

竺院和专业学院的工作对接不够好。有时会出现踢皮球没人管的情况

写在最后:

说到底,竺院只是一个平台而已,有很多资源在那,但也需要你自己去争取。而浙大这个平台已经很高了,即使不在竺院,只要够主动、够坚定,也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成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