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待流言蜚语的名言(流言蜚语名言)

2023-07-31 01:34   geyange.com

关于对待流言蜚语的名言

1.乱国之俗,甚多流言。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精谕》。流言:不符合实际的言论。这两句大意是:混乱国家的习俗,通常会有很多流言蜚语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惶惶;众口杂辞,惑言熏天;小道消息,政治谣言,不胫而走。国情如此,这十国家就危险了,这两句说明流言盛行,是国家混乱的一个标志,应引起治国者的高度注意。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精谕》

2.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战国・荀况《荀子・大略》。瓯臾:瓦器,一说凹下之地。知:同“智”,这两句大意是:滚动的弹子遇到低凹地便停止了,流言蜚语遇到聪明人便消失了。一二句以形象的语言说明了生活中的一个真理: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滚动的弹子若在倾斜的地上滚动,将是越滚越快;一旦遇到了障碍,弹于便无法滚动了,流言蜚语遇到那些拨弄是非者,则会添枝加叶,越传越离奇。但谣言一到聪明人那里,便会嘎然而止。因为智者不会相信这些流言,“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见《论语・阳货》)。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大略》

3.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越:今浙江一带,春秋时属越国。西子:即西施,古代越国著名的美女。善毁者:善于诽谤诋毁、说人坏话的人。闭:掩盖。这两句大意是:即使最善于诽谤诋毁的人,也不能掩盖住越国西施的美色。美自美,丑自丑,自有公论,并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有时出于某种目的,可以信口雌黄,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但只能蒙人一时,终有云开雾散,真相大白的时候。这句名言以贴切的比喻,说明了这个道理。可供论述凡是真正美好的东西,总能冲破重重障碍,显示出它的价值来,也可供论述流言蜚语水能掩盖事实真相。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4.对流言蜚语最好的谴责就是不加理睬。西班牙17世纪思想家、哲学家 格拉西安

5.浮言可以事久而明,众嗤可以时久而息。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浮言:改有根据的话。嗤(Chī吃):讥笑。这两句大意是:对没有根据的话不用理它,事情久了自然会澄清;对众人的讥笑也不用理睬,时间久了自然会平息。为人应心地宽阔,旷达乐观,对于那些流言蜚语和冷嘲热讽,不必过多地计较。事实胜于雄辩,时间能证明一个人的真伪。可以此二句说明有些事情无须辩解,只须让事实和时间说话即可。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

6.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战国・荀况《荀子・致仕》。流:没有根据。流诉:谗言,毁谤。不官:不公开。衡至:横逆而至。这几句大意是:凡是那些没有根据的言语、说法、事情、谋划、称赞、毁谤,不公开而横逆而至的,高尚的人对这些要小心对待。世上总是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流言蜚语,不管它是毁也好,誉也好,既然它不敢公开,而是通过一些不正常的渠道传播,大多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怀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的作为,至少也是一些好奇无聊的人不负责任的妄言,其结果往往伤人坏事。所以高尚的人对此要洞察秋毫,谨慎对待。若是对己,要置若罔闻;若是对人,则不可以讹传讹。这几句多用于告诫人们对一切流言蜚语都要小心谨慎。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致仕》

7.流言蜚语毫不容忍正直者的缺点,而允许正直享有特权又是对它不够热爱的表现。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

8.那些纠缠到深夜里的流言蜚语我不怕让你听到、也不怕让全世界听到。我是怕你听到了、并相信。当代青年诗人 海子

9.流言蜚语是无所不在的,否则世界便不成其为世界,千千万万的人会闲得发慌像苍蝇一般大批大批死去。俄国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

10.流言蜚语是一只缠扰不休的黄蜂,我们对它决不能轻举妄动,除非我们确信能打死它,否则这反击我们时会比从前更加凶猛。法国剧作家,杂文家 尚福尔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