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谅:诚信。
便(pián)辟.逢迎谄媚,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啥也不是);便辟,针对事物的道理方面。
便(pián)佞.用花言巧语取悦于人,善于言语奉承,即拍马屁。强调语言上对待他人。
善柔:则不是嘴上的功夫,而是在行为上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强调行动上对他人。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在论交友之道。孔子把人们相互接触交往、结识朋友,分成两大类六种情况。过去有句老话:观其人,先观其友。一个人的周边环境,经常接触什么人,常年和谁在一起,相互之间的影响确实很大。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可以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这里是说,还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与何人为伍(他的朋友圈),来了解他究竟是哪一类的人。
前面学过,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无友不如己者”;曾子说过,“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要通过交结益友,以帮助培养仁德。交什么友才能“不亦乐乎”“以友辅仁”,本章孔子做了具体说明。孔子把交友分成“益友”“损友”两大类六种情况。
有益于自己的朋友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就是要与正直、诚信和博学的人交朋友。一是“友直”,是正直而能向自己直言的朋友。朱熹说:“友直,则闻其过。”有能直言相告的朋友,自己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错,才有改正的机会。否则,错了都不知道。
二是“友谅”,谅是诚实守信,虽然“谅”是小人之信,但在与朋友交往中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言必信,行必果”的表现才能建立信任。所以孟子说:“君子不亮(谅),恶乎执?” 和诚信的朋友在一起,自己也日进于诚。
三是“友多闻”,就是朋友见多识广,通古博今。与有见识的人交朋友,可以广博自己的见识,而日进于明。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因此要与有识之士相与为友,虚心学习,把别人的“多闻”“多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见识。
总之,交友就要交结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积极影响和正面能量的朋友。孔子反复强调“里仁为美”,“见贤思齐焉”,“就有道而正焉”,也是说与“益友”在一起,如琢如磨,如切如磋,相互促进,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再说“损友”。有损于自己的朋友三种,“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一是“便辟”,指“威仪习熟”,修饰外貌的人,就是装模作样、装腔作势的人。这种人为人虚情假义,曲意讨好。《荀子·非十二子》:“辩说譬喻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可见,“便辟”与“直”形成鲜明对比。
二是“善柔”,是善于谄媚奉承、圆滑世故的人,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云亦云,口是心非。《皇疏》:“善柔,谓面从而背毁也。”可见,“善柔”与“谅”形成鲜明对比。
三是“便佞”,就是能言善辩,巧舌如簧,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类似于“巧言”,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于仁。”
张居正说,与“便辟”为友,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越来越轻浮放荡;与“善柔”为友,得不到进步教益,越来越卑污下流;与“便佞”为友,听不到真知灼见,越来越孤陋寡闻。孔子告诫谨记,以上三种人不宜结交朋友,因为他们不仅不能给自己的人生修养带来任何帮助,交往久了,反而会造成自己思想混乱,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水准下降。
朋友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个人成长产生巨大影响。古语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朋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朋友?
前边学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了解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还可以“观其人,先观其友”,通过观察一个人与何人为伍,来了解他究竟是哪一类的人。孔子的择友标准,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借鉴。
当然,交友之道是一门细微复杂的艺术,而且人也是丰富多面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如何与对方相处,还要靠自己的生活体察和实践。而且,自己也是在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能够给予自己帮助的朋友也是不同的。不过,谨记孔子交友的核心标准肯定是没错的。交友当有益于自己的成长,这里的有益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自己人格品行的修养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