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王子和公主不顾一切的相爱
通过
@冷哲
先生看到这个题目。对已有答案都不太满意。答案大多低估了民间传说的产生时间,并不自觉将传说里的王国和真实历史中的王国等同起来。
近二三百年,传说的价值被人重视,记录渐多。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的故事多是混合了历史悠久、远道而来的故事片段的大杂烩。即使是如此,最早的对欧洲精怪故事进行自觉整理的故事集《故事或过去的传说》早在1697年就已出版(法语),故事的主体元素的出现可能远比这个时间要早得多。根据欧洲的习俗,讲故事的人大多是典型的女性,比如英语和法语中的“鹅妈妈”,是个坐在火炉边纺线的老太太,”英文中“纺纱线”(spin a yarn)也有“编故事”的意思。
直至19世纪中叶,大多数欧洲的穷人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而大部分欧洲人都是穷人。更古久时代的故事讲述者文化水平可以想见,是否能理解王国、王子、公主的概念都是可疑的。安吉拉·卡特这样描述讲故事的情形:“这里加一点,那里减一点,有时候还会和其他故事混作一团,直到说故事的人亲自编排,好满足现场观众的需要 这些观众可能是小孩,或是婚礼上的醉汉,可能是下流的老妇人,或是守灵的哀悼者,又或者只是她自己。”
为什么皇族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安吉拉·卡特猜测这和通俗小报喜欢报道英国王室是同一回事,因为他们光鲜迷人。讲故事的人对真正王族的生活方式也不怎么熟悉。有故事称“王宫有很多房间,一个国王占一半,另一个国王占另外一半。”也有故事称“那时候,人人都是国王。”
苏西·胡佳西安-维拉(Susie Hoogasian Villa)对精怪故事中的王室有客观的看法:“往往国王只是村里的首领,公主也干枯燥的活计。”穿皮套装的公主珠莱达会像平民家的姑娘一样熟练地烘焙糕点、打扫厨房,但是她打扮起来会让戴妃黯然失色:“她像柏树一样高挑,面色像玫瑰一样红润,身上的绫罗珠宝好似国王的新娘身上的华装,她一走进来,屋里就变得亮堂堂。”我们面对的是想象中的王室和想象中的风格,里面含着幻想和愿望的创造,所以精怪故事松散的象征结构才会使得它们如此向心理分析学的诠释开放,仿佛它们不是正式的创作,而是公开场合里的非正式梦想。
换句话说,欧洲传说频繁出现王室,主要因为不熟悉王室的故事讲述者修饰故事的一贯传统。传说里的王室不能等同于现实世界的王室,只是故事讲述者和听众对富有、光鲜的人物形象的共同的文学想象。
而我国的情形,我猜测,和民众对于统治者及其体制有相对更全面的了解有关。故事讲述者将故事主角修饰成王室会有反效果,会让听众认为不真实。因此,讲述者自觉将主角定位为英雄、聪明人、勇敢者等更为可信的角色。
中国没有欧洲中世纪那种小国家,也正因此,许多历史学者对“中国是否经历过封建社会“的问题颇有微词
中国的大分裂时期五胡十六国,随便拿一个放到欧洲都是相当可以的了
我读格林童话的年龄,和了解到“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有几百个独立政权”的年龄,差不多是同一时候
现在还记得当初是看了一个数学故事:“德国(神圣罗马帝国)有两个小国家A和B,本来货币可以互相流通,后来关系恶化,A国王宣布B国100元只能兑换A国90元,B国国王也宣布A国100只能兑换B国90元”……
所以我当时就明白了,欧洲的王子公主根本不值钱,用权游圈子时髦的话讲就是村长打架
虽然中国也有句话叫王权不下县,但人家毕竟不叫王子公主……
题外话
我妹妹心中的公主王子,一直都是阿拉丁和茉莉那种画风的。出门不能骑马,一定要骑大象
虽然直到她嫁人,或许都分不清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中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