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贫的古代名言(在中国古代,且看古人如何“扶贫”)
在中国古代,有“扶贫”政策吗,古代人又是怎样“扶贫”?中华民族是一个乐施好善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建设“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礼记·大同章》里记载:“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意思是说在那样的世界里没有人搞阴谋,也没有人盗窃财物、兴兵作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描述了上古先民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憧憬。
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的统计,从公元一世纪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约2000年中有史料记载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国共发生过5023次,平均每年近3次,每10年左右就会有一次范围较广、灾情较为严重的灾害。
每当这时就需要国家对那些因灾致贫的人给予帮助,形成于西周时期的荒政便是专门针对自然灾害而推出的扶贫对策。南宋时,曾任瑞安知县的董煟编写了一部《救荒活民书》,总结了之前历代救荒赈灾政策的利弊得失,所举的救荒政策已多达数十项,到了明朝,荒政思想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
清代的荒政思想和政策措施更集历代之大成,政策十分细致具体,程序也更为规范,《大清会典》也归纳出“荒政十有二”,包括备侵、除孽、救荒、发赈、减粜、出贷、蠲赋、缓征、通商、劝输、兴工筑、集流亡等,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等方方面面。
“精准扶贫”非今天所有,在古代就得到非常重视。相对于因灾荒、战乱等原因所引起的大面积贫困,存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各个角落的贫困人口更是扶贫的难点,这就需要实施“精准扶贫”。
比如:《礼记·大同章》中所提到的“鳏寡孤独废疾者”就是对日常生活中贫困人口的界定,包括年老的男人没有妻子(鳏)、年老的女人没有丈夫(寡)、年老而没有子女(独)、幼年死去父亲(孤)、身体残缺(废)、长期患病(疾)等几种情况,《孟子》将他们称为“穷民”,认为应该优先得到照顾。
对于贫富的辨别,古人也想出了很多细致的办法,除了民户自己申报的财产情况和官家掌握的田地、房屋情况外,民户营养不良、面容憔悴、精神萎靡等有时也作为参考依据,有的还实行“公示制”,还有的发动百姓监督检举等方法。
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扶助贫困人口往往是这一思想的体现,究其根本动机,主要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