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被乾隆抄家是故意的

2023-06-23 21:44   geyange.com

张廷玉 名言

原因大概可以总结为三点:

1、他为人太过精明,和乾隆一样,两人气场不合。

2、他手里的权利太大,而乾隆当时正想办法打击朋党。

3、年老糊涂了,连续做了几件激怒乾隆的事情。

张廷玉这个人,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做官本领最高强的大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大臣之一。

虽然高处不胜寒,但张廷玉却有本事在政治中枢这一高危区域如履平地,步步高升,走出一波惊人漫长的大牛曲线,成为清代文臣最成功的代表之一。

具体来说,康熙晚年到雍正晚年,清代政局算是很动荡的。

康熙朝诸子争立,雍正朝整肃政治纪律,不断收拾大臣,张廷玉却正是在这样一个动荡时期,从一个普通进士,一步步晋升到位极人臣的大学士,直到乾隆中期以前,四十七年间,没有犯过任何错误,没有受到任何处分,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那么他作官有什么绝窍呢?我们看一下他的履历。

1.

张廷玉是安徽桐城人。

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是康熙朝大学士张英,所以从小家教特别好。

二十九岁,张廷玉中了进士,又被点了翰林。

三十三岁那年,康熙皇帝在一个偶然的场合遇到了他,发现这个年青人长得一表人才,言谈举止又特别稳重特别得体,落落大方,很高兴,命他「侍直南书房」(《张廷玉年谱》),就是把他留下来作了自己的贴身低等小秘书。

从那之后,张廷玉就交了好运了。

从三十三岁到四十五岁,他给康熙皇帝当了十二年秘书。

同样的才华,同样的努力,在不同的岗位上,回报大不一样。

给皇帝直接服务,回报当然是非同一般。

在这十二年间,因为康熙皇帝十分赏识他,他的级别,从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副处级研究员,升为从二品的礼部侍郎,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整整升了十级。

这是康熙朝,张廷玉从一个进士,做到了侍郎。

有的小说说他康熙朝就是权倾朝野的大学士,这是不符合史实的。

那么到了雍正朝,张廷玉就更了不得了。

康熙去世,雍正登基。

雍正一见张廷玉,对特别欣赏,说他「气度端凝,应对明晰」(《张廷玉年谱》),就是说气质沉稳,头脑清楚,应对起来特别有条理。

雍正皇帝是一个特别有魄力的人,敢于破格用人,康熙去世才半个月,他就把张廷玉升为礼部尚书,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正部长。

我们都知道,雍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难伺侯的皇帝,为人特别苛刻。

但是他对张廷玉,却是一见如故,欣赏至极。

把张廷玉提拔为礼部尚书之后,雍正就离不开这个人了,每天都要张廷玉进宫,什么事,都要和张廷玉商量,凡是发布圣旨,都是雍正口授,张廷玉记录。

头一年不是把张廷玉升为礼部尚书了吗,第二年又让他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管理翰林院。

雍正四年,又晋升他为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

雍正六年,又让他兼吏部尚书,一个人,做了两个部的尚书。

到了雍正七年,雍正设立军机处,又让他做了首席军机大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了天底下除了雍正皇帝外最有权的人。

当然这个首席张廷玉只做了三年,雍正十年鄂尔泰从外省进京,按照清代先满后汉的惯例,鄂尔泰做了首席军机大臣,张廷玉退居次席,但仍然很有实际权力。

除了不断给张廷玉加官晋爵之外,还有两件小事情,可以看出雍正对张廷玉是多么重视,君臣感情是多么好。

第一件事,雍正五年五月,张廷玉生了病,请了半个月病假。

病好以后,进宫见皇帝,雍正见着他,第一句话就说:「朕前日向近侍曰,朕连日臂痛,汝等知之乎?」

就是说,「我前两天对太监们说,我这几天胳臂疼,你们知道吗?」「近侍惊问故,朕曰,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痛而何」。

「太监们忙问怎么了?胳臂疼怎么不找御医看呢?我笑了,说,大学士张廷玉病了,这不就相当于我胳臂痛吗?」你看,雍正视张廷玉如同自己的肱(gōng)股,离开一天,就如同没了胳臂那么难受。

第二件事,雍正十一年,张廷玉有一次请假,回老家去探亲。

回老家之后,雍正皇帝很想念他,在奏折上批了这样一段话:「朕即位十一年来,在廷近内大臣一日不曾相离者,惟卿一人。义固君臣,情同契友。今相隔月余,未免每每思念。」

(《张廷玉年谱》。)

这段话写得,简直有点像情书。

说的什么意思呢?说我当皇帝十一年了,和你啊,一天也没有分离过。

我们名义上是君臣,实际上,就是拜把子兄弟!契友,就是结拜兄弟。

说如今,分别了一个月,我是特别的想念你。

可见君臣两个人感情好到了什么程度。

因此雍正去世后,张廷玉获得了清代汉族官员从来没得到过的一个殊荣:身后配享太庙,也就是死后与雍正一起到阴间做伴。

这是一项极高的政治荣誉,整个清朝,从关外算,二百九十六年,从入关算,二百六十八年,他是唯一享受到这个待遇的汉人。

那么有清一代,汉大臣当中不乏为大清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为什么只有张廷玉一个人配享太庙呢?这还要从清代的宗庙制度说起。

太庙是皇帝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起源很早,夏商周时期就有了。

当然那时最高统治者不叫皇帝,叫王,宗庙也不叫太庙。

夏朝叫「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代称为「明堂」,秦汉时候起才称为「太庙」。

太庙一开始,只供奉皇帝的祖先,后来觉得光自己祖先在这呆着怪孤单的,所以把皇帝们生前的大臣也供进几个来,给死去的皇帝做伴。

但是,能够获得这项荣誉的大臣很少,能进太庙的大臣,只有两类人,一类是皇帝的至亲,另一类必须是对江山社稷做出了特别重大贡献的大臣。

所以清朝太庙的配享殿分为东西两殿,东配殿供的是宗室亲王,比如为清朝开国立下大功的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多尔衮,晚清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恭亲王奕新等十四个人。

西配殿供的是非宗室的功臣,比如开国勋臣扬古利,额亦都,乾隆时的著名大臣傅恒、福康安等十二个人。

所以整个清朝,一共有二十六个人配享太庙,非宗室的功臣仅有十二人。

清朝多少个皇帝啊?十二帝,一个皇帝平均才有一个非宗室的功臣配享。

所以这是一项极高的政治荣誉。

而在这所有的配享的臣子当中,只有张廷玉一个人,是汉族。

也就是说,整个清朝二百余年,他是唯一享受到这个待遇的汉人。

所以这绝对这一项殊荣,可以说明雍正对他是多么看重。

这是张廷玉在雍正朝的情况。

到了乾隆朝呢,乾隆元年,张廷玉已经六十五岁,是三朝老臣,又有拥立之功。

当初雍正皇帝在密秘立储之后,传位密诏的副本开始只给一个人看过,那就是张廷玉,后来又加上了一个鄂尔泰,一共看过的就这两个大臣。

雍正刚刚去世,大家一时慌乱,找不到传位密诏,这时候只有张廷玉一个人知道密诏的副本放在哪,指示太监很快找到了,帮乾隆顺利即了位。

所以乾隆对他非常尊重,继续让他做大学士,和鄂尔泰一起,处理国家大事。

乾隆平时和张廷玉说话,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称他为先生,从不直呼其名。

张廷玉上朝时,乾隆总是要提醒身边太监,赶紧上前搀扶,别让老人家有什么闪失了。

乾隆二年,皇帝又特封张廷玉为三等伯爵。

文臣封伯,这开了一个特例。

可以说,乾隆初年,张廷玉所享受的待遇,在清代的所有汉族大臣中,堪称空前绝后。

这是他在乾隆朝的情况。

2.

然而,没有任何人,能做到一生总是成功。

到了乾隆中期,张廷玉这样官场上的超人,也居然倒了楣了。

从我们开头提到的他因为提出想辞官退隐而惹火上身,他一生幸运的大门就缓缓关闭了。

那么,为什么一直屹立不倒的张廷玉到了乾隆朝就倒楣了呢?

第一个原因,是乾隆这个人太精明了。

乾隆皇帝的性格与雍正很不相同。

雍正皇帝这个人,我们对他的印象,一般都是很严厉,很苛刻,很阴沉。

但是这只是他性格中的一个侧面。

其实他身上还有大家不太了解的另一面,就是特别直肠子的一面,一旦认准你是个可靠的人,就会对你掏心窝子地好,什么心里话都和你说。

所以我们看雍正的朱批,他给那些他信得过的大臣的朱批,就象好哥们聊天一样,什么亲热的话都往外说。

比如我们看他给宠臣田文镜的一条朱批: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

这样的朱批,其他皇帝绝对写不出来。

所以说他性格中也有天真淋漓、真性真情的一面。

雍正皇帝之所以这么喜欢张廷玉,除了张廷玉有才能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两个人的性格特别互补。

雍正这个人性格喜怒不定,大起大落,所以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曾经批评他性子急,遇事容易冲动,这一点是和史书中记载一致的,《清世宗实录》记载,康熙早年曾经评价雍正,说他性格是「喜怒不定」,「为人轻率」。

雍正虽然很在意康熙的批评,努力改正这个毛病,但是改得不那么彻底,雍正在自己的书房中,一直挂着康熙手书的「戒急用忍」四个字,用来提醒自己,还是经常犯性急病。

那么张廷玉这个人呢,性格周密细致,特别有耐心,特别有涵养,所以君臣二人,性格上非常互补。

我们知道,人们交朋友的时候,有时往往对自己身上没有的那些特质特别欣赏。

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喜欢外向的人,外向的人也喜欢内向的人。

因此雍正和张廷玉这对君臣,相处得非常好,每当雍正性急病发作的时候,张廷玉总是能耐心地劝解,让他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所以在雍正看来,张廷玉算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忠心赤胆的纯臣。

因此,他在遗嘱中给张廷玉这样打了保票:

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朕可保其始终不渝。

将来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

(《清世宗实录》)

就是说,雍正保证,这个人,肯定是忠臣,以后也不会犯错误,所以我死后,你要继续使用他,死后要让他进太庙配享。

打这样的保票,这是雍正对张廷玉最大的认可。

然而乾隆皇帝对张廷玉的印象,与雍正可大不一样。

人和人之间啊,性格相似的人,有时会特别默契,但有时却会相互排斥。

精明人最排斥的就是和自己差不多精明的人。

乾隆和张廷玉一样,都是特别世故、特别精明、特别有城府的人。

所以乾隆一眼就看出了张廷玉身上的「巧」和「滑」。

乾隆认为张廷玉做事,表面上大公无私,背后却心机极深。

他虽然为君主办事尽心尽力,功劳不小,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和别人一样,同样是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因此称不上纯臣。

张廷玉也为部下办过不少事,只不过他办得特别隐蔽,一般人看不出来。

但是乾隆能看出来。

你看,张廷玉做了这么多年官,把自己的家族的人,自己的门生,自己圈子里的人,都安排得很好。

张廷玉的两个弟弟张廷璐、张廷瑑(zhuàn)分别当了礼部侍郎和内阁学士,儿子张若澄和张若霭也都入值南书房和军机,参与机要。

「一门之内,朝绅命服,辉映闾里,天下荣之。」

(《张廷玉墓志铭》)一家子的人穿的都是高品级的官服,让天下人都很羡慕。

所以乾隆认为张廷玉是一个心机很深的人,需要提防。

这是他不喜欢张廷玉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张廷玉年纪大了,可利用价值已经大大降低了。

乾隆刚即位的时候,对张廷玉那么尊重,那么重视,不光因为他是顾命老臣,更主要的原因,是他那个时候,特别需要张廷玉的政治经验。

如果说大清帝国政治是一架精密的机器的话,张廷玉脑子里装着每一个零件的说明书和使用记录。

所以乾隆刚当皇帝那阵,离不开他,因此才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政治待遇,封了伯爵。

不过,当了六七年皇帝以后,乾隆对政务已经越来越熟悉,对张廷玉这样的老臣,也不再象以前那样重视了。

而且,张廷玉年纪越来越大,精力和记忆力也大不如前了。

乾隆三年,张廷玉曾经上书,请求辞去他所兼的吏部尚书一职,他在奏折中说:「今犬马之齿六十有七,自觉精神思虑迥不如前,事多遗忘,食眠渐少。」

(《张廷玉年谱》)那一年他六十七岁,大脑已经不如以前好使,记忆力也不太行了,睡眠也越来越少。

办起公来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所以乾隆从那个时候开始,不断提拔重用年轻的大臣。

因为年轻人做事,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干脆利落,效率很高,不象老臣那样瞻前顾后,拖泥带水的。

我们说过,军机大臣里,鄂尔泰进了军机后就一直是首席军机大臣,张廷玉是二席。

乾隆十年,鄂尔泰去世了,乾隆没让三朝元老张廷玉做首席,却起用了年纪轻轻而且又没有什么资历的讷亲,做了首席。

讷亲才三十多岁,排在了七十多岁的张廷玉前头,这让张廷玉心里难免有点不舒服。

那么到了乾隆十一年,乾隆又下了一道命令,说「大学士张廷玉服官数十年。

今年逾古稀,每日晨兴赴阙,未免过劳,朕心轸(zhěn)念。

嗣后不必向早入朝。」

(《清高宗实录》)就是说,张廷玉今年七十多岁了,老了,每天一大早进宫不方便。

我体恤他,以后就不用他上早朝了。

这道谕旨,表面上是体恤老臣,实际上,是宣布,张廷玉以后不再参与核心机密。

因为乾隆每天商量什么大事,主要就是在早上这一时段。

很显然,张廷玉在大清朝廷中的实际地位大大降低了。

所以身体原因是乾隆不再重用张廷玉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打击朋党的需要

乾隆执政初期,朝中就出现了以鄂尔泰和张廷玉为首的朋党问题。

鄂尔泰与张廷玉二人,都是乾隆特别倚重的大臣,都是军机大臣,大学士,俩人地位相当,但因为性格不同,彼此长期不和。

满族大臣一般都投奔鄂尔泰门下,汉族大臣渐渐聚集在张廷玉门下,出现了朋党的雏形。

那么,要解决朋党问题,首先就要打击朋党的首领,所谓擒贼先擒王嘛。

所以乾隆的打击目标,就瞄准了朝中最重要的这两个大臣,鄂尔泰和张廷玉。

3.

为什么乾隆对朋党问题这么重视,朋党又有哪些危害呢?

朋党之争,说白了,就是大臣们为了小集团的利益,你争我夺,搞窝里斗。

朋党问题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痼疾,它的危害性一言以蔽之,搞不好就会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

中国古代有过三次最著名的党争,搞垮了三个大王朝。

哪三次呢?唐代的牛李党争、宋代的新旧党争、明代东林党争。

牛李党争是指唐代末期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的斗争,朝中分成这两大派,斗了将近 40 年,结果把唐王朝斗垮了。

大诗人李商隐一辈子在官场上不得志,就是因为在牛李党争之中没有周旋好。

宋代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围绕着到底变不变法,也是争了几十年,最后还没争明白呢?北宋已经在内争中不断衰弱,最后灭亡了。

明朝的魏忠贤阉党,与东林党,也展开了长期激烈的斗争。

大臣们忙着结党内斗,没心思管正事,不能全力对付各地起义和关外满族的威胁,明朝也灭亡了。

所以乾隆皇帝对朋党问题非常警惕。

他即位之初,朝中形成了鄂张两大朋党,明争暗斗,虽然这个时期朋党活动跟以前朝代相比,并不明显,极为轻微,但是乾隆皇帝的执政风格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他誓言在要他这一朝,彻底打掉朋党这个政治顽疾。

在乾隆还没开始动手前,乾隆十年,鄂尔泰得病死了。

于是,乾隆打击的重点就落在了张廷玉身上。

乾隆深知,要打击朋党,必须先打击这个山头的核心人物,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山头的人群龙无首,不攻自散。

所以鄂尔泰死后,乾隆一直在观察张廷玉,想抓他的小辫子处理一下。

幸亏张廷玉这个人在朋党问题上是特别谨慎,绝不轻易帮别人说话,也绝不轻易介入各种人事纠纷。

他的名言是什么呢?「予在仕途久,每见升迁罢斥,众必惊相告曰:此中必有缘故。余笑曰:天下事,安得有许多缘故。」(《澄怀园语》)

就是说,我当官当得这么久,见得事多了去了。

每一次人事有变动,人们就在那乱猜,肯定是这个原因,那个原因,猜得很离谱。

其实天下事,往往都是很简单,哪有那么多原因。

所以张廷玉的从政原则是事不关已,绝不发言。

但鄂尔泰死后,张廷玉还是越来越害怕。

因为他知道皇帝要打击朋友,肯定要找他的茬。

虽然从他本心来讲,深谙为臣之道,一生谨小慎微,并不想成为朋党领袖,但是身处如此高位,想不被别人攀附是不可能的。

主动要投靠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赶都赶不走。

同时,要想在政治高层立足,下面也确实要有一批支持他的人,一批给他抬轿子的人,这样你才能站得住,不可能和谁都不交往。

所以他很清楚,几十年间,他给这些门生故旧,也办了很多事,虽然他办得手腕高明,毕竟不能完全没有形迹。

一旦查出来,自己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张廷玉感觉,自己退休的时候到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