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越多越无知的名言(古人云,识不足而多虑,可苏格拉底说,我拥有的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请问怎么理解这两句话)
我觉得要想让苏格拉底的话和老子的话,有个较为丰满的比较,恐怕首先得弄清楚,识不足而多虑是个啥意思?
那么,怎么表现识不足而多虑呢?
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言必信,行必果。
怎么样?平常是不是老有人把这话当成“正面”的?
瞧瞧!多有气势,说过的话,必然要实现,不能像个“小人”说过的话不算话。
行动必然要有结果,不能半途而废!这怎么看,怎么正面,励志。
但这句话的“虑”——思考,演绎,推理,判断,其实都是识不足的结果,因为丢了后句: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也!
第二个:三思而后行。
我小时候也没少被这句话“坑”。
因为这句话也是典型的怎么看(思考—思虑)都好像是对的那种类型的。
遇事审慎,考虑周全再行动,听起来也是怎么也挑不出毛病。
结果,如果你但凡耐心的去寻找一下它的出处,好玩儿的东西就出来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思虑一件事情,一而再,就够了,再而三就“识不足而多虑”了。
我记得《三国演义》里就是这么形容袁绍的: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我觉得题主可以把这个看成“识不足而多虑”的必然现象。
很好,我们再来看第三个例子。
我拥有的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
这句话什么意思?
按照题主的提问,似乎题主认为这句话与“识不足而多虑”是相反的。
似乎也有理,知识越多,我越觉得自己无知,那我是不是应该多思量一下,才能尽量不让自己做出因为无知而“出丑”的事情?
可是我并不觉得这是苏格拉底的“原话”。
我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个类似的: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这句话的本意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用苏格拉底引用德菲尔神庙的一句话来做“注”:
人啊!认识你自己。
我们真的以为知道自己“无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吗?当我们在这里回答问题,颐指气使的说明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无知”,什么是“虑”的时候,我们纷纷繁繁制造出来的那些“概念”真的就是“识足”吗?
更进一步的是:我们真的认为知识就是对抗“无知”的吗?
知识的增加是消减“无知”的吗?还是说,只有拥有了充沛的知识,我们才能真正的洞见“无知”的意义呢?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到《老子》的原话: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注释这句话我们又可以看看《论语》:
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件事情说的非常“完满—完备”它是不是就是巧言令色呢?是不是就是“识不足而多虑”呢?
怎么样?这算不算另一个:人啊,认识你自己(多么无知)!
我们在“多虑”什么呢?
在我们做出有价值“决断”的时候,什么时候不是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信息必然是不完备的呢?
难道信息的不完备不是必然的吗?也就是说,难道无知不是“必然”的吗?
如果无知是必然的,那么“识不足而多虑”最大的现象,难道不就是想尽办法想要让自己不是“无知”的吗?
从这点出发,苏格拉底和老子还矛盾吗?
回答问题(不一定有答案—允许无知的存在)和给出答案(答案要一定能解决问题—追求完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路径。
老子也罢,苏格拉底也罢,如果你把他们提供给我们的“智识”当成了“知识”,那么“多虑”就必定出现。
人认识不到“无知”,也就是说知识的“不完备性”。那么就注定了会走向“多谋而少断”的情景。
不管我们学的是什么知识,不管我们如何给知识起名字,不管叫他“阿拉耶识”还是“仁”,不管是“觉悟”还是“洞见”。
只要是这世间的“知识”,那么与“无知”就永远纠缠不休。
好了!到了这一步——有趣的事情来了。
那么我扯了这么一堆“大道理”又是什么呢?
回到苏格拉底,最后还是那句话:
人啊!认识你自己!
这样你才能有机会(也仅仅是有机会)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无知”。
大智若愚,莫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