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的生活的名言 开启新生活的格言汇编100句
从2020年通过校招入职中梁近1年半了,经历了从校招生到职场人的蜕变,在心里成熟的同时又感觉青春在逐渐逝去。尤其是今年主持校招,感概良多,校招后总感觉在心里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有些话不吐不快,所幸将心里所想写出来。
中梁管培生:
1、重视程度:管培生属于很特殊的群体,从上到下对管培生是很重视,不仅高层、部门领导对其重视,周围员工也是很重视或者羡慕。
2、培养体系:整体处于”人治“状态而不是”法制“,个人成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门领导,敢于放权则成长的快,只分配简单的任务则成长的慢甚至会废掉。
3、发展速度:原则是7分成熟大胆任用,会给予管培生较多的试错空间和发展机会,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启动的567计划,会直接提拔一批管培生到区域的中层岗位。(当然可能会存在硬拔的不良影响,但总体是利大于弊,最起码干于给他们试错和成长的空间)
4、非凡生和新栋梁:说实话这两个在中梁内部区别不是很大,各层级人员也没有分开看待,活动也都是同步参加,唯一的区别是营销和非营销。(基本薪资非凡生会低,总不能基本薪资一致,还拿很高的销售提佣,这样的话新栋梁还活吗)
中梁平台:
1、制度完善程度:制度不是很完善,整体特点是不断发展,从不断”抄越“到”超越“,所以内部会变化很大(比如去年上线的财务共享、全面预算系统等等),但是大的逻辑不会变,就是不断超越。
2、人员稳定性:除管培生外,其他社招基层员工变动较大,很少出现在中梁工作5年以上的员工,这个会在无形中增大内耗,即刚刚成熟的员工就离职了还需要招募新的员工来适应。
3、薪资水平:算不上最高,但是也算不上很低,行业中等水平吧
4、内部发展机会:如同上面说的,因为人员变动较大,所以内部发展机会也较多,管理岗位倾向于从内部提拔。(中层员工的保留率还是较好的,激励也比较高)
中梁感受:
1、工作很累,加班加点的工作属于家常便饭。(指望朝九晚五,轻轻松松不用考虑来)
2、内心很苦,层级相对较多,需要拉通各个条线进行沟通,可能一天主要在沟通中度过。
3、结果导向,从来都是真枪实战,不搞虚的,领导直接看工作结果,完不成直接干掉。
总体而言,中梁这个平台能够承担起行业20强的水准,但是目前发展不是很完善,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2-3年,也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房地产行业环境大幅下行下,中梁作为房地产中的一员也是很不好过的,明显感觉到人员会有频繁”变动“,营销指标不断穿透到全员,但是薪资还能及时发放(这个是红线,延迟发放人力总和董事长会被干掉的)福利也没有减少,年底大概率还是会有奖金,可能金额会比较低。尽管房地产下行,但还是真的进行校招并且发放offer的,不是虚假的走过场宣传企业来骗学校和学生。整体而言,属于不幸中的万幸了。
说一下校招这段时间的感受吧:
1、一起躺平 规划不清
感觉目前大部分学生普遍是躺平的心理,周围人没有找工作自己也不急,最主要的是对自己没有一个发展规划,到底是想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就业找工作自己都说不出来个方向,总是心理想着今年因为疫情不着急,明年再说.....明年再说的人多了。
2、自我否定 不断内卷
一蜂窝的去考研,自我否定认为本科生比不上研究生,其实就企业来说找的是合适的人而不是学历高的人。面试的时候很少出现卡死学历,我见过许多优秀的本科生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临机应变能力都要高于研究生。
3、认知不明 自我感动
考研和考公务员都可以,尤其公务员是很好的出路,关键是当自己确定要考了就要去努力,而不是自我感动自己,认为随便考考就可以考上了,最终时间浪费了,机会浪费了,反过头来埋怨就业难。
当一个应届生错过了秋招和来年的春招时就没必要抱怨就业难了,私企都是直接卡死毕业时间比如2022届毕业生,错过了就不是校招了,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马上就有下一届的毕业生了。公务员大部分岗位需要面对的是全国所有学校的学生(包括上两年毕业的”应届生“),在公务员面前是没有学校优势的(除了特殊的公务员比如:一些选调生、定向选调生面向双一流)。
现在考研和考公的压力很大,有许多人选择曲线救国:即考一个竞争力较小学校的研究生,然后获得应届生身份再考公务员。(这种选择的不乏双一流院校的学生,千万不要自以为形式很乐观)
上面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尤其是针对应届生就业和考公的看法,因为每个人角度、家庭环境、立场不同,导致观点不一致很正常。————姑妄言之 姑妄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