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名言理性 合理性取代了理性

2023-06-14 21:53   geyange.com

康德名言理性

(图文无关,图为索尼2020国家大赛获奖作品))

NO.18(合理性其五)

前一篇:

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起,经过奥古斯汀、安瑟尔谟,阿奎那和奥康姆,以后又经过笛卡儿、莱布尼兹和洛克,直至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理性概念一直是关键的哲学概念。当然,不应忽视上述哲学家之间存在的、他们自己也非始终正确意识到的对理性迥然不同的解释尽管有这些差别,但仍有某些共同之处;为说明这些共同之处,我想分析一下这一统一的即古典的传统中,两位风格迥异的代表人物: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因为他俩关于理性的学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决定了不属一个世纪的思维性质。

我一反编年史的先后顺序,先从康德谈起。康德认为理性是最高的理论特点(我们暂且不说理论功能)。他把理性定义为制定原理的能力,把理性同智性区别开来,认为智性是为把感性的多样性归于概念统一性制定规则的能力。照康德的说法,原理不全是可以成为推理之大前提的一般论断(例如,康德认为,几何公理就不是原理,因为它们必须以直观为依据,即,用现代语言,而不用他人的包括康德的语言说,几何公理是构思的结果)。只有当我们借助概念,而不是单凭经验从整体看出局部的时候,我们才能从原理中获得认识。康德写道:

“我们的任何认识,都始于感觉,然后转化为智性,最后成为理性。我们没有任何高于理性的东西用以整理直观材料并把直观材料归人思维的最高统一。”

总之,思维是在我们的经验领域形成统一的能力。康德把这种能力分为两层:借助规则(即范畴)实现统一的智性;按照原理实现智性规则之统一的理性。这表示,理性组织的不是材料,不是经验,而是智性本身。

“理性致力于把多种多样的常识知识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原理,以此达到二者的最高统一。”

康德划出运用理性的两种方式:形式的或逻辑的方式;实际的或先验的方式。逻辑运用时,理性给定间接结论即推论的能力得到应用;实际运用则要求理性有衍生特殊概念(康德追随柏拉图,称之为理念)的能力。康德说,哲学首先应研究如何先验地运用理性,研究理性衍生先验理念的能力。理性借助理念得出最系统的知识统一。

理性的先验理念是什么?先验理念让我们了解哪种统一?让我们听听康德是怎样说的。

“完全基于理性概念的最高形式的统一,是万物的合乎目的的统一,理性的思辨兴趣迫使人们这样看待世界的整个结构—只要这种结构的产生是出于最高理性的意愿……这个原理为我们的理性展示了……全新的前景—按照目的论规律把世界万物结合起来,以此达到万物的最系统的统一。”

我们看到,康德认为目的论统一,通过目的达到的统一是最高形式的统一。照康德的说法,作为调整原理的理性理论,致力于为认识目的概念的性质奠定基础,因此他把理性称作“目的能力”不是偶然的。科学的最高使命是

“根据所有可能的统一原理(目的的统一是其中的主要原理)触及自然界的最深层。”

康德的如下思想现在越来越清楚了—理性按照下述原理产生智性规则的统一:理性把智性只能使之归于原因(近代数学科学把它视为自然规律)的东西,上升为最高统一即目的统一。在康德智性范畴系统中,没有目的范畴。目的是理性原则,而不是智性范畴;但智性又不能没有理性原则,否则就会失去调节。

“最系统的因而也是最合乎目的的统一,是能最充分地使用人的理性的素养甚或基础。因此,这种统一的思想与我们理性的本质密不可分。”

我们看到,在康德看来,目的和合乎目的性才是理论认识的最高原则。而由智性规定的规律,掩盖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现象表现为实现目的的手段系统,这里说的目的不是人或人类的主观目的,而是客观合理性,因为此时所说的已是理性的理论应用了。

依康德之见,自古以来的理性领域,一向是自由领域:构成实践理性核心的福祉思想,从合目的性原理的形式看,类似于理论理性。尽管以前把理性分成理论的和实践的,然而福祉思想则是一般理性的最高概念。

“不仅在道德领域—在这里,人的理性揭示出彻底的因果关系,理念变成(行为或客体的)实践原因————而且在自然界本身方面,柏拉图都认为理念是其产生的明显特征……只有天下万物关系的总和才完全适合理念……这位哲学家从清楚地看出世界秩序中物理的东西,上升为看出物理的东西按目的即理念的结构关系,值得尊敬和效法……”

康德认为理性的道德一实践根源存在于伦理学中。这里,作为原理能力的理性已不只具有协调功能,而且还有构拟功能:理性原理,即其目的,变成行为的实际原因。实践理性是理性的意志。康德写道:

“意志是生物因果性的一种类型,因为生物是有理性的。”

从理性原理出发行事,就是遵从福社思想。

“意志是这样的能力:它只能选择理性不依好恶认为是实际合乎目的之事物的东西。”

道德世界是真正的作为物自体的理性王国,目的王国,因为只有在理性获得了构拟功能的地方,我们才能超越简单的现象,置身于物自体的世界,即自由的理性的物或人的世界。康德写道:

“人是客观目的,即其存在就是目的本身的对象。”

这就是康德对理性的解释。但我们要补充一句:这决非康德一人的解释。这位德国哲学家在欧洲哲学传统中完全不是例外:通过目的概念中介分析理性的本质,是康德与柏拉图(他常常引用柏拉图的话)的共同之处,而且是与亚里士多德的共同之处,再进一步说,是与数百年来解释理性的传统的共同之处。这种传统经过中世纪终结于莱布尼兹。

引用自:

[1]П.П.盖坚科(俄),余青.20世纪末的合理性问题[J].哲学译丛,1992(04):20-28.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