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观 你的人生观是什么
最近开始拖延,以及“不务正业”了。
设想的每周研究一个思维模型,开始变得难以实现。每次到了要研究的时候,都把议程无限往后推。
看来,大家都是个凡人,终将被琐事及拖延所累。
有天早上晨起,读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其中第一章聊的是胡适先生的信仰,其中聊到了他的人生观。
看到这里颇有感悟,所以有了本文。
人生观是什么?
人生观就是一个人对人生目标和人生意义的看法,这种看法影响着这个人的价值判断,最终影响着他的态度和行为。——这是句偏正统的解释。
用大白话翻译过来一下:人生观就是你怎么看待人生,以及认为人这辈子应该怎么活。
看完这个定义,大家是不是觉得人生观非常重要?!
是的,非常重要。
但现实却是,很少有人能够想的很清楚的,不信你可以问问自己,问问周边人:你的人生观是什么?你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意义是啥?
可以说,考虑过这个问题的人十之一二,更不用说考虑清楚的人了。
人生观的详细解释
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从多个维度看待并且解释,这里,我们分三个角度对于人生观做个详细的解释。
希望某个角度的详解能够与你产生共鸣。
一、人生观,是你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看法。也就是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某个人的人生观。
1、人生目的:
还记得哲学上关于人生的三大问题么?“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要到哪里去”就是关于人生目的的。
人来世上一圈,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的答案不一而足。
有的想成为有钱人,过别人羡慕的富裕生活;有人想成为高官,享受一览众山小的权力;有人想成为一个旅行者,去体验世界的精彩;有人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有智慧的人,不让自己活得糊涂;还有的就想做一个普通人,有车有房,安稳的过日子......
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人生态度
根据每个人的认知和观念不同,尤其是受世界观的影响,大家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不同的。从人生态度上来讲,大致有以下人生观
①享乐主义: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认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
②厌世主义: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
③禁欲主义: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
④幸福主义: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⑤乐观主义: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还有体验主义:认为人生就是个体验的过程,所以需要不停的感受新的生活,适应新的环境,走遍世界看完不同的风景。
正是因为每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同,所以对待人生有不同的呈现。
你对人生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3、人生价值:
这个问题相比前两个,层面就要更高了,已经上升到愿景,使命的高度。正如上面说到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有的人认为,我过好我这一生,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就行了;有的人认为,我要赚够足够的钱,实现买买买的自由。他们不会考虑自己跟社会,跟这个世界的关系。
但有的人,给自己赋予了关于价值的意义。
也许他的人生价值很小:影响身边人,让他人快乐,正能量。
也许他的人生价值想教书育人,让年轻人活得更清楚更通透。
也许有的人定位更高,想让环境变得更好、想让人类脱离贫困、想改变世界等等。
无论是什么,他们对人生价值都有了自己的思考。
二、关于物质与精神
最近这几年,能够明显感受到这两种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
有的人是实用功利主义,一切以有用没用为出发点。
这个朋友觉得有用,就可以约着聊聊,这件事如果能够产生实际的价值和意义,就能做。然后这些人对于一些强调精神、心灵层面的人非常鄙视,觉得是浪费时间,无病呻吟。
有的人,则非常重视自己的内心,所以,他们关怀自己,注重正念冥想,个人修行。他们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内心的投射。包括开心、幸福等等,都源于自己的内心,而跟外部世界相关性不大。人生是否圆满,并不跟你最终挣钱多少,职位高低有关。
人生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在当前的阶段体现了一定的对立。
关于物质与精神,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是更加强调实用功利还是更加强调精神心灵呢?
三、关于短暂与永恒
人生到底是短暂的还是永恒的?
这个命题,或许也没有终极的正确答案,在这里,我引用胡适先生的一段话,来表达我非常认可的观点。
“我这个‘小我’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和无数小我有直接或间接的交互关系的,是和社会的全体和世界的全体都有着互为影响的关系的,是和社会世界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因果关系。……这种种过去的‘小我’,一代传一代,一点加一滴,一线相传连绵不断;一水奔流滔滔不绝,——这便是一个‘大我’。‘小我’是会消失的。‘大我’是永远不灭的。‘小我’是有死的,‘大我’是永远不死,永远不朽的。‘小我’虽然会死,但是每一个‘小我’的一切作为,一切功德罪恶,一切语言行事,无论大小,无论是非,无论善恶,一一都永远存留在那个‘大我’之中。那个‘大我’,便是古往今来一切‘小我’的纪功碑、彰显祠、罪状判决书,孝子贤孙百世不能改的恶谥法。这个‘大我’是永远不朽的,故一切‘小我’的事业、人格,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一个念头,一场功劳,一桩罪过,也都永远不朽。这便是社会的不朽,‘大我’的不朽。”
这个维度,非常好的阐释了短暂与永恒,小我和大我之间的关系,给我们的人生观又增添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考角度。
人生观为何重要?
1、人生观是人存在的意义
存在主义的大师萨特的名言就是“存在先于本质”(Jean-Paul Sartre,1943)。萨特说过,“说存在先于本质,这里是指什么呢?他的意思是: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按照存在主义者的看法,人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最初他什么也不是,只是到后来他才是某种样子的人,而且是他本人把自己造成了他所要造成的那样的人……人不仅是他想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而且也是当他冲入存在以后,决心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人,除了他把自己所造成的那个样子以外,什么也不是。
”存在主义认为,人和其他的物品不一样(Frances
Bernard,2006)。一个杯子,从诞生之日起,它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盛水。而人在诞生那一刻的意义是什么?没有意义! 上帝把人创造出来,是没有目的的,也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人生就这样彻底虚无了吗?没有,人可以根据自己今后的所作所为,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2、不同的人生观导致了不同的人生
(还记得我们以前聊过的信念么?)
人的行为都是受观念/信念的影响。
面对不同的选择,每个人做出的决定不一定相同,这个背后就有人生观的影响。
正是在一个个选择,一次次表现上的不同,最终形成了不一样的人生。
无论一个人做出怎么样的选择,做了哪些有意或者无意的事情,都对他的存在产生了影响
选择什么样的路走下去,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人生观就是最大限度的影响了一个人的判断,判断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本段部分节选自“talkroom”)
人生观是一成不变的么?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正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气质和性格,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每个人的人生观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外因是日益疯狂的世界,导致很多人的直觉和感受发生变化,产生人生观错位等,也许这是人类世界发展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
如何树立人生观
这段不知道怎么“扯”,直接抛出我的答案吧。很简单,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无他,多读书,多思考,多跟智者请教尔。
名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在这里,我们引用一些名人的人生观,以期对这个话题阐释的更加清晰。希望大家在这些内容上能够细细品味,认真咀嚼。
1、关于个人和世界的关系: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大家都懂,就不用翻译了。
王安石:“为己是学者之本也,为人是学者之末也。学者之事必先为己为我,其为己有余,则天下事可以为人,不可不为人。” 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最初的时候应该为自己,在为自己有余的时候,就该为别人,而且不可不为别人。
孔子:“修己以安人”
2、胡适先生有关自然主义人生观的论述:
“小我”是要死灭的,而人类这一“大我”是不死的,不朽的,叫人知道“为全种万世而活”就是宗教, 就是最高的宗教。而那些替个人谋死后的“天堂”、“净土”的宗教,乃是自私自利的宗教。
3、周国平
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说: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
最后,轮到你了
考虑一下:
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你所认为的人生意义是什么?你的人生目标又有哪些呢?
PS:你有哪个想聊的思维模型,或者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通过
评论、私信,进行交流沟通。
如果你觉得喜欢,欢迎收藏,转发,或者打赏(如果有这么个按键的话,哈哈)
TY聊思维,一起学点思维模型,让我们共同走在成长的路上。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