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行的成语(管理者必须牢记的十个成语)
作者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群情激昂——企业的生命源泉
企业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员工积极性是企业一切发展难题的先决条件,这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逻辑。任何不以激发员工积极性为根本目标的管理方法,都没有实际意义。
道法自然——管理的最高法则
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激发员工积极性就是要按“人的客观规律”办事。“人的客观规律”就是人的自然天性,简称人性。管理工作就是要按人性办事,即韩非子所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即人性。
趋利避害——人性的自然规律
人的自然天性是什么?商鞅的治国思路是“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韩非子直言不讳道:“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二人所论之人性,“趋利避害”而已。
无论管理学如何发展,有一话题是亘古不变的——奖惩。“奖”是为激活人的趋利本性,使其为利而“趋”;“惩”是为激活人的避害本性,使其畏害而“避”,亦趋亦避,员工就会努力工作。
危迫利诱——管理的本质要义
如何激活趋利避害的人性?机会是人们最渴望的东西,而危机则是人们最厌恶的东西。要激活人性,就必须把人置于机会和危机的急流中,使其逆水行舟时。进,则海阔天空;退,则万劫不复。然,员工“不进也不退”和“工作半死不活”却是企业面对的最大困惑,这是因为在机会和危机之间存有“风平浪静”的休闲地带。
垂法而治——管理的根本方法
管仲曰:“法者,天下之仪”;《黄帝经》有云:“法度者,政之至也”。管理工作由人治和法治组成,法治在于明理故为主,人治在于融情故为辅。时人常把“依法而治”理解为法治,但这是一种严重依赖管理者的“人治人”状态,管理者若能“六亲不认”还好,否则就没戏。
垂法而治则是“法规制度自动执行”的“法治人”状态,属真正的法治。要实现垂法而治,就必须按照“机会和危机的反生、反噬原理”来设计制度,从而赋予法规制度生命力,使之成为机制。
无为而治——法治的基本要求
赋予法规制度生命力后,管理者能否“无为而治”尤为重要。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通过法规制度来作为。因为法治是管理的根本方法,法制就自然成了管理的基本工具。故而,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建设法制的过程。专注于法制建设的管理者看似很“无为”,却很受下属敬重和信任,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单位事业蒸蒸日上,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所不为”。
称物平施——企业的命门穴位
当企业缺乏生命化“机制”时,若要管好企业,管理者就要充当好“包青天”的狠角,六亲不认地严格推行各项法制。严格推行法规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确保公平。公平是什么?公平是企业命门。一个缺乏公平环境的企业早晚要玩完,这是不需多费口舌的命题。
天道酬勤——凝聚员工的磁场
团队精神、领袖魅力、目标认同等是许多企业用以凝聚员工、打造团队的招法,一个企业,若有“投桃报李、天道酬勤”的管理环境,团队凝聚力就只是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简单问题;反之,在一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管理环境中,任何凝聚团队的做法只会是昙花一现、譬如朝露,最终也改变不了“一盘散沙”的宿命。
约定俗成——企业文化的起源
企业文化是什么?“一个人的习惯叫性格,十个人的习惯叫风气,一百个人的习惯就叫文化”。对一群人而言,习惯就是习俗,习俗从哪来?古有云:“法立于上,俗成于下”。企业文化只是企业法规制度综合作用的产物,而任何没有法规制度作支撑的工作要求,要么昙花一现,要么“永远在路上”。
秦智虞愚——人才济济的秘诀
企业若有顺应趋利避害人性的管理环境,员工就会自育成才,单位就会出现“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局面。相反,在一个不能顺应趋利避害人性的管理环境中,想让员工自育成才不仅是痴人说笑,就连“圣贤”也会变成“剩闲”,“贤人”也会变成“闲人”。
在胜利和挫折的考验中,每一天都拼命努力,这本身就是在孕育成功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