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名言哪个错了 《资治通鉴》25句至理名言,洞见古人智慧
1.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2.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资治通鉴•宋纪》
释义: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
3.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4.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让人不相信自己。
5.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到别人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而驰骋辩才,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且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主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6.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千钧重的弩弓,不会为了射一只小鼠而开动;万石重的大钟,不会因为一根草茎碰撞而发出声音。指大材不可用在小处,大事不会因小的动静而启动。
7.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闭塞无知。
8.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资治通鉴•陈纪》
释义: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得不义之财), 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9.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离开自己的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10. 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11.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大丈夫答应别人一句话,即使许以千金也不会改变。
12.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会设法改变现状。
13.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标杆弯曲,其影子也一定是歪歪斜斜的,源头清澈,水流也一定是清清洁洁的。
14.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资治通鉴•陈纪》
释义:残留在地里的头季稻谷不早点割掉,它落下的稻粒必然会使良田荒芜。
15.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16.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难,怎么可以独自活下来呢?
17.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听人说的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
18.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白白占着位子。
19.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一辈子连句怨恨的话都不说,这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
20.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这种人是最难让人猜测的。
21.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22. 明者,销祸于未萌。——《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聪明的人总能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
23.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24.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25.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会愚昧不明。
《资治通鉴》权谋智慧:全面解析,为什么会被出卖
西晋,八王之乱过程中,赵王司马伦灭了贾南风之后,便废了晋惠帝,自己称帝,但是司马伦自己没有多大的才华,所有的事情都是委托孙秀来操作,所以,权力随之转移到了孙秀手里。一时间权势熏天。孙秀作为小人得志,自然让很多人不服,张林就是其中之一。
【出处】《资治通鉴》第84卷 晋纪6
【原文】孙秀专执朝政,伦所出诏令,秀辄改更与夺,自书青纸为诏,或朝行夕改,百官转易如流。张林素与秀不相能。且怨不得开府,潜与太子荂笺,言:“秀专权不合众心,而功臣皆小人,挠乱朝廷,可悉诛之。”荂以书白伦,伦以示秀。秀劝伦收林。杀之。夷其三族。
【译文】孙秀专擅把持朝政,司马伦所下的诏令,孙秀随意改动增删,甚至自己写在青纸上作诏书。有时朝令夕改,百官像流水一样换来换去,张林一直与孙秀不和,加之怨恨没有得到开建府署的资格。暗地里给太子司马荂一封密信,说:“孙秀专权不能服众,而功臣都是小人,扰乱了朝廷,应当把他们全部诛杀。”司马荂将这封信告诉了司马伦,司马伦又把信交给孙秀看。孙秀就劝说司马伦拘捕了张林,把他杀了,并夷灭三族。
一、选错了对象
1、没有信任基础
张林之前和太子司马荂(读“夫”音)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他的这封信,送到太子哪里之后,太子如何信任他,而且,他的打击面很广,功臣都是小人。太子没有必要为就因为一封信就全面树敌。现实职场也是如此,有人给你告密,首先要想的就是自己是不是被他利用了。
2、没有利益联盟
这封信,直说孙秀不能服众,功臣都是小人,扰乱朝廷,但是,作为太子看完之后,他会怎么想?朝廷什么状态,和我有多大关系呢?我的好处在哪里?我为什么要按你说的做,我的动力在哪?如果不做我的风险在哪?利害分析都没有,高大上的理由是借口,但绝对不是动力。
3、没有共同敌人
孙秀并不是张林和太子的共同敌人,这么合作本身就是没有什么基础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永远都是不过时的政治原理,张林应该找到同样受到孙秀迫害的,或是对孙秀不满的,只有把所有的反对派聚集起来,这些人才不会出卖他,即使出卖,也不会有人真的相信这些人。
二、选错了形式
1、留下书面把柄
张林竟然书面写了封信,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这么高的位置的。任何人都该知道,谋划这类有风险的事情,最好不留下任何的把柄。说话都怕隔墙有耳。张林到好,直接把刀把子递给了别人。
2、缺乏反制能力
任何的合作基础都是拥有反制能力,如果没有反制能力,都会随着利益的变化而失去主动权。很明显张林对太子的举动,没有任何的制约能力。人家出卖他,毫无任何条件羁绊。
3、没有应急预案
张林没想过,被人家出卖之后,自己如何立足吗?他在这样的大事情上做的非常草率,当被孙秀报复的时候,没有人出来说话,没有人帮他,直接就被族灭,这谋划水平太低。
三、选错了时机
1、孙秀大权在握
这个时候,孙秀大权在手,自己都能直接书写,和篡改诏书,很多官员都是他提拔的自己人,这是他势力作为旺盛的时候,张林选择此时对抗,无疑以卵击石。
2、个人能量太小
张林的个人能量太小,没有开府的资格,也就意味着,自己没有一个完整的领导班子,而且自己身,也并没有建立一个对抗的自卫队伍,这时候,个人能量太小,又没有外部乱局可以利用。
3、上级领导重用
因为司马伦自己无能,所以对孙秀无不言听计从,这是他们合作的蜜月时期,司马伦对孙秀没有任何的猜忌或是不满,怎么可能这时候去挑拨离间呢。
所以,当张林拿这封信给太子司马荂的时候,太子立即就把这封信给了孙秀,出卖还无成本,孙秀收拾张林,毫无压力,司马伦是毫不在乎,所以张林的盲动,导致了自身的悲剧。不精通权谋,不能整体布局,就开始对抗强敌,无异于引火烧身,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