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交朋友的句子 幼儿友谊:只要能遇到朋友的影子

2023-06-08 08:02   geyange.com

幼儿交朋友的句子

从交换开始

小朋友们到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求建立与其他小朋友的的友谊。我们会看到小朋友们一起交换玩具,一起玩积木,或者一起快乐的奔跑,这其实都是在进行友谊的构建。

这种友谊在我们看来是生涩的,不成熟的。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长,他们获得友谊的坚持和努力,远远比成人更强。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会注意到谁跟自己玩的好,谁不怎么跟自己玩。这个时候他们也会产生烦恼,产生纠纷,获得快乐。

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小朋友在四岁半的时候进入了人际关系的敏感时期,最初他会带着玩具去学校和同学们进行分享。他会摊开自己的零食和玩具对同学说:跟我玩吗?

旁边的小朋友们会告诉他:一起玩。

然后他的玩具和零食很快就会被瓜分完毕,在他的东西被瓜分之后,他们便聚集在了一起,共同的玩耍。

可是这个小朋友也会烦恼,他会觉得只要我分享了零食玩具,小朋友们就会跟我一起玩,可是事实不是这样啊,有时候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的很好很投入的时候,他的零食派不上用场的。

当他想加入进去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束手无策。这个时候他就会产生了烦恼,和妈妈进行诉苦。可是妈妈在这个情况下也无法帮助他,只能抱抱他安慰他。

之后这个小朋友每天早上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挑选自己的玩具和零食(在一些幼儿园是允许的),而晚上回家的时候背包里的东西几乎所剩无几,但是小孩子很高兴啊,他通过交换玩具发展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有时候他也会愤怒,愤怒是因为有时候他跟其他小朋友交换来的是坏的玩具。这个时候他会掺杂着各种感受:后悔,难过。包括刚刚交换成功时候的喜悦。

慢慢的,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小朋友不再带玩具和零食,他开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结交朋友了。他开始认识到交朋友不一定通过交换的方式来获得。

他慢慢的也理解了:交换就得公平,好的跟好的交换,坏的跟坏的交换。他在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知道了如何公平的相处,这样他们才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孩子追求友谊的早期,他们普遍的选择是通过交换玩具或者零食的方式构建自己的友谊。

在小朋友们交换玩具或者零食的时候,要给予孩子自由。既然玩具零食是孩子的,那么他们就有处置他们的东西的权利。

即使在大人的价值观看来,他们用一个几百块钱的枪换回来了几块钱的小零食。那么我们也不要阻止。

也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孩子是在讨好别的小孩儿,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可是在小孩子的眼里,他们没有贵重和便宜之分,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交换的法则。

他们发现可以用物质来交换友谊,这是他们构建人际关系的开端,当他们长到四五岁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来自于共同的爱好,或者就是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

他们能够交到朋友,是因为他们志趣相投,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规则

阿德勒说:

我们发现儿童和成人都有一种与他人产生联系的倾向,他们乐意与别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务,任何让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表现用社会情感一词描述再合适不过了。

小朋友们都有和其他人连接的需求,他们渴望集体的生活,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做事,一起完成任务。也许这是大自然的规则所致。

达尔文说如果大自然忽略了某个物种,没有赋予它们单独行动的防御装备,例如爪子,尖牙,翅膀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们就会形成群体一起生活以抵御外界侵害。

动物学家对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这些动物群体中存在着不成文的规定,大家都按照规则行事。猴群中被派出去的先谴侦察兵要遵循既定的规则,稍有差池就会受到群体的处罚。

而小朋友交朋友的过程中,他们也会自发的形成自己的规则。

有一天,闺女的幼儿园同学来到了我家,这是一个小男孩儿。他们都很喜欢玩乐高的积木,于是他们分别开始了搭建。小男孩儿搭建的是一个小房子,而我闺女总想给他的房子种个树,放个花什么的。

小男孩儿说: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随意给我瞎放。

我闺女也并不认怂:这是我家,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两个小朋友开始吵了起来,我们父母并没有参与劝架。反而是看着他们如何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由于在幼儿园他们经常一起玩,老师也教会他们如何处理问题,后来他们达成了一个规则:

当一个人的积木完成之后,另外一个人才可以在上面随意摆放,在没有完成之前,自己做自己的积木。

当孩子五六岁的时候,他们会对规则高度感兴趣,所以一起玩的时候,先要建立好规则,然后再规则下自由的玩耍。

他们这个时候思想是很单纯的,没有过多的想法。他们不会因为同伴对他们的方式令他们不满意而产生过多的其他想法。他们会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达成一致。

建设友谊

建立友情这件事,如果孩子是个性积极的,那么在他们会想办法努力的融入一个群体,伴随着他们的积极的活动,他们自己也会产生幸福感和力量感。

对于小孩子如何努力的建立友谊,加入小团体,下面这个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乐乐三岁多的时候开始寻求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另外的毛毛和保保关系很好,一起玩耍。有一天乐乐去他们的旁边又蹦又跳,反复折腾,可是两个小孩儿并不理睬他。

一天乐乐看见保保和毛毛在娃娃屋里玩游戏,当他看见有其他小朋友按门铃进入了屋子,他也学着按门铃,两个小朋友开门迎接他进来。可是乐乐进去之后开始给两个小朋友提各种意见:娃娃应该怎么放,房子上应该挂哪个窗帘。

结果两个小朋友并不吃他这套。乐乐只好灰头土脸的走开。但是呢,乐乐并没有放弃啊,他依然继续的尝试着如何跟这两个小朋友建立友谊。

反观我们大人,如果在建立友谊的过程中,对方一次不理我们,对方第二次不理我们,我们也许会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可能不会再尝试跟对方交朋友。

这一次乐乐的机会来了,有一天保保生病了,没有来幼儿园。他马上抓住机会,进入娃娃屋。

毛毛是一个凡事要居主导地位的人,她开始指挥乐乐一会儿照顾孩子,一会儿指挥他给鹦鹉喂药。

而乐乐却也乐此不疲。当她发现毛毛喜欢照顾生病的鹦鹉时候,居然自己也假装生病,大喊肚子疼。引得毛毛不得不去照顾他。

在浑然不觉中,乐乐取得了成功,他成功了进入了他们两个人的小团体。自此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啊。当乐乐发现他在两个人面前蹦蹦跳跳不管用的时候,并没有放弃。看到别人按门铃也学着按门铃,这次尝试依然失败的时候,乐乐继续在努力着。最终他看到保保因病没来学校,抓住了机会。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像乐乐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有的小朋友在交朋友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发生了抱怨。可能他回到家跟妈妈诉苦说。抱怨别人不跟他玩,或者有人打他。

这个时候我们大人要耐心,最好去幼儿园跟老师了解清楚,因为我们看到过这样的例子,小孩儿回家告诉父母在学校有人打他,可是去幼儿园跟老师沟通发现没有这种情况。

我们不如邀请“打”他的人来自己家里,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一起玩耍,在宽松的环境中构建双方的友谊。

其他

有的小朋友可能在学校没什么朋友,也不会交朋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请和小朋友性格相近的朋友来到家里一起玩耍。当他习惯了之后,还可以去其他的小朋友家串门。

有的小朋友会失去朋友,这个时候他一定很痛苦,他可能会伤心哭泣,也会伴随着其他的生理现象,比如做恶梦,尿床。

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给他足够的安慰就好了,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我们要相信孩子,在这之后,他一定会想办法交到其他的小朋友,就像我们成人一样,我们会失去朋友,也会重新交到朋友。

当孩子重新获得了友谊,他一定会更加的自信。小朋友们就是在痛苦和挫折当中获得了成长,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

也许,只要能遇到朋友的影子,就算幸福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