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中悉达多的扮演者是谁【精选】
与中国的孔子几乎同一时间,紧邻中国南方边境的尼泊尔一侧,也产生了一位伟大的智者,一个注定要改变人类历史文化进程的人,他的名字叫乔达摩·释迦牟尼。
乔达摩·释迦牟尼与孔子是同时代人,但比孔子年龄略长,容貌也较孔子英俊很多。更为重要的是,乔达摩·释迦牟尼成功创造了一套与孔子儒家学说迥然不同的精神文化体系和哲学思想体系,且在其死后的很多年里,与儒家学说在中国大地上分庭抗礼,直到今天仍未见胜败分晓。
乔达摩·释迦牟尼原名叫悉达多(Siddhartha),释迦牟尼是他的法号,中国人有时也称他为佛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放弃王子身份而成为宗教精神领袖的心灵忏悔者,他所创始的印度佛教,后来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史料记载,悉达多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63年或564年。中国人考证他的生辰应该是夏历四月初八日,比中国孔子早生11年或12年。——12这个数字在中国曾被推定为天干地支纪年坐标上的一个小轮回,但二者之间究竟有无别的联系,我们尚不得而知。
有关悉达多出生及幼年时代的大部分记载现都已失传。我们仅仅知道,悉达多出生的那个地方叫蓝田比尼,在今天尼泊尔境内靠近印度一侧。悉达多出生时,他的父亲据说还是卡皮拉瓦斯图王国的部落联盟首领。按今天的习惯,我们该称悉达多为王子,因为他是古皮拉瓦斯图王国的法定继承人。古皮拉瓦斯图王国的疆域位于现在尼泊尔王国西南边境一带,今天已隶属印度联邦管控。
悉达多王子是在王宫里长大的孩子,16岁时与同龄的一个表妹结婚,过着锦衣玉食、游哉悠哉的日子。悉达多虽然身为王子,身边不乏物质享乐,但他的心情却一直异常郁闷。因为他看到自家王宫以外大多数人都过着极为艰难困苦的生活,即使稍稍富有一些的人,也常常因病魔缠身而早早夭折。这对悉达多是个极大的刺激。他坚信,生活中一定还有比倏即消逝的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在等待他去寻找和挖掘。
29岁时,悉达多的妻子为未来的佛陀生下了第三个女儿。然而就在那一年,悉达多却依然决定,放弃王国法定继承人身份和优越的王宫生活条件,一心一意要去寻求生命的真谛。他告别妻子儿女,抛弃万贯家产,只身离开王宫,以身无分文的流浪汉身份,踏上了寻求真理的漫漫征途。
史料记载,最初一段时间里, 悉达多曾和当时蓝田比尼地区一些很有名气的圣贤一起探讨人生。但是很快,当他熟知了他们肤浅的说教后,他感到他们所提供的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无法令他信服。
那时,北印度地区乡村知识分子中盛行极端禁欲主义。人们普遍认为,禁欲是抵达真知的重要途径。在他们的感召下,悉达多也曾一度连续几个月极度食素和禁欲,企图通过苦行接近真理。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此路不通。他觉得以禁食、禁欲折磨自己肉体,不但不能接近真知,反而会使人的头脑模糊不清。因此,他恢复了正常饮食,抛弃了禁欲主义。
他继续四处流浪,寻找真理途径。不久,悉达多喜欢上了独处幽居的修行方式。他觉得独处幽居能使他保持清醒的头脑,更便于思索人生问题。终于,在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刻,他坐在一棵巨大的无花果树下沉思默想时,仿佛一瞬间,他郁积在脑海中所有的人生之谜,忽然一下都解开了。
悉达多顿悟了。
沉思默想让悉达多找到了通向真理的孔道。第二天,当他再次确信他已找到人生谜底时,他把他的伟大发现告诉了所有他能遇到的穷人。他成了一位开明之士,一个佛佗。那年,他35岁。
接下来的45年中,佛佗足迹遍及整个印度北部山区,向所有愿意听他布道的人宣讲他的人生观。公元前483年,佛佗在他80岁时无疾而终。那时,他在印度北部山区已赢得了数十万忠实信众。
佛佗的传教生涯并无可靠文字记载可查。他的许多教诲铭刻在他的教徒心中,世世代代口耳相传。佛佗认为,佛教不分种族、肤色、姓氏、阶级和阶层,人人都可修而行之,并达到理想彼岸。佛佗的这一主张,与中国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几乎如出一辙。
佛佗的主要思想,在佛佗死后不久,经由他的弟子们总结出来的 《四谛》中得以准确体现:
A. 人生是由无数苦难组成的一个生命过程,不幸会伴随人的一生。
B. 人生的所有不幸,均来自于人的私欲膨胀和无边无际的贪婪。
C. 人的私欲是可以解除的;脱开私欲是人生避免不幸的唯一途径。
D. 脱开私欲的方法主要有八种。即:正观、正思、正语、正行、正坐、正求、正心和正省。
在悉达多死(Siddhartha)后的最初一个时期里,佛佗的思想传播并不十分顺畅,甚至十分艰难。直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一位名叫达里勒的印度新国王毅然皈依佛教,才使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新国王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与倾力支持,佛教的影响随着释迦牟尼这个不朽的法号,在印度次大陆迅速传播开来,并波及到相邻和遥远的不同国度:南起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东至缅甸、老挝、泰国,然后又从那里传及东南亚,直至今天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苏门达腊。
佛教向北传播,借道喜玛拉雅山口,进入西藏广袤草原荒漠地带。在那里,它说服当地土著,成功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高原王国;然后再向西北蔓延,直至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哈萨克斯坦。
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内陆的,至今仍是个谜。较为可信的两种说法是:通过陆路,从阿富汗、西巴基斯坦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新疆,然后东渐进入中原;另一种可能是,通过海路,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以马来西亚为跳板,在广东、福建一带登陆,逐渐向中原拓展。
其实,究竟从哪种途径进入,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大量史料证明,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在短短100年不到的时间里,佛教在中国本土差不多赢得了400万信众。甚至与中国为邻的朝鲜和日本,佛教也成功取代当地原始宗教,成为这两个东北亚国家千百年来最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
令人困惑的是,与外阜热闹非凡的发展景象形成鲜明对照,佛教在其发源地的南亚,却悄悄走上了衰落之路。史料记载,在公元10世纪以后的印度次大陆,问佛教为何物,都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释迦牟尼的思想及其宗教教义,是在他死后几百年间,才被人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广为传播。如今,又是1000多年过去了。佛佗的思想与教义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已分裂成数量众多的各种宗教派别。有的教派甚至已完全脱离佛教原貌,蜕变为一个全新的宗教,融入了当地土著文化。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小乘派虽然仅在南亚地区活动发展,且信众人数相比不是太多。但小乘派所秉承的思想与释迦牟尼最初创始的教义却比较接近;而大乘派在中国西藏及中国北方地区以及东北亚一些地域占据统治地位,信众人数也相对较多,但其思想与释迦牟尼最初创始的教义已相去甚远。
有人曾说,如果耶稣基督和穆罕默德再生,他们一定会对后人以他名义所从事的很多事情深感震惊,对自称是他的信徒而组成的不同教派之间的血腥冲突感到恐惧。其实,假如释迦牟尼能够再生,他也一样会对两千年来人们以他名义不断提出的各种佛教新学说倍感诧异。
佛教本质上是一种主张内心修炼、反对暴力冲撞的宗教;它的非暴力倾向曾在很多佛教国家政治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作用。佛教虽然也有许多教派,各教派之间也有巨大的文化差异,但是,佛教史上发生的教派流血冲突,远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要少。这一点,我们只能理解为,释迦牟尼的非暴力学说对其信徒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耶稣基督和穆罕默德对其信徒的影响。
释迦牟尼对世界的影响与孔夫子对世界的影响极为相似,这突出表现在他们二人的信徒在思想、观念和认识方面的高度重叠和相互渗透。在中国,人们之所以习惯把释迦牟尼与孔子相提并论,正是因为释迦牟尼与孔夫子在很多方面已事实上已合二为一,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人自己并不知晓的。
但不管怎样,释迦牟尼与耶酥基督、穆罕默德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伟大人物,都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今天,全世界有六亿人信奉佛教,十二亿人信奉伊斯兰教,另外还有九亿人信奉耶酥基督。这些数以亿计的信众本身,就是对他们这些杰出思想家和文化先贤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