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翻译【精选】

2023-05-31 12:14   geyange.com

雅言的句子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史书记载,孔子搜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民间流传的各种诗歌,计有三千多篇,经过整理加工,将其中的三百零五篇汇编成册,取名为《诗》。到了西汉时期,儒学大兴,《诗》被奉作儒学经典,尊称为《诗经》,名称沿用至今。

《论语》里所提到的诗,都是指孔子编修的《诗经》。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16.13)”。意思是说,不好好学习《诗经》,连话都说不好。

孔子所说的言,是指雅言。

中国古代没有普通话,所使用的通用语就是“雅言”。孔子三十岁开始收徒,相传有弟子三千,这些弟子来自天南地北,口音各不相同,孔子就是用雅言来讲学的,“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 7.17)”

当时可供阅读的书籍并不多,孔子编修《诗经》,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此为教材,矫正弟子们的发音,使之掌握一口流利的雅言,从而通行列国,弘扬儒学。

孔子一生有删诗书、著春秋、作易传、传经艺四大功绩。

他把三千多篇民间诗歌,删减至三百零五篇,这就是 “删诗”;后面的“书”,是指孔子编修的另一部儒学典籍《尚书》,由于采用了同样的删减手法,故而两者相提并论。

孔子“删诗书”的行为,看似是对传承文化的破坏,事实正好相反。

孔子搜集各种文献诗书,按照自己的理解,删去雷同及“越礼”的部分,选取精华汇编成册,使其涵义更清晰、结构更合理,然后推而广之,这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存。

反观那些没有经过整理的文献,散乱不成体系,在历史长河中相继散佚,没有多少能够保存下来。

有人问,本章明明是论述诗歌,为何会放到《为政篇》?本篇的主旨不是“为政化民”吗?

事实上,这是一种对《论语》篇章编排的误解。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裁书籍,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收集整理孔子及贤人弟子在传播儒学过程中、分散于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只言片语,汇编而成。构成材料的特点,就决定了《论语》的内容驳杂无绪,不会有专论体裁作品的起承转合与严密逻辑层次,也不会有层层递进、迂回曲折地表达一个中心内容的安排。

然而,《论语》的编者非常用心,采用了以类相从的编排原则,把《论语》分成二十篇,并且巧妙编排各篇首章,从而让人产生了篇章之间似有某种逻辑联系的错觉。实际上,《论语》每篇都涉及到诸多方面,并无明确统一的主旨;篇名只是简单截取首句的前二或前三个字;篇章之间没有意义上的逻辑联系;各章也不是按时间排序的……。

以当前《为政篇》为例,本篇首句为“子曰为政以德”,按照起名规则,跳过“子曰”,取“为政”二字为篇名。本篇共二十四章,跟“政治”有一定关联的只有一、三、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等章,其它各章不是阐述个人修养,就是谈论孝道,与政治并无直接关联……。故而,若将本篇主旨说成是“为政化民(为政)”,是不恰当的。

【诗三百】——《诗经》收集的三百多篇诗歌。

前面说过,在古文当中,”三”在很多时候不是指数字,而是多的意思。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道德经》里面的名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的一、二、三,并不是数字,而是形容词,是形容道生万物,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我们现在使用的一些词语,其实也是把”三”当成了”多”来使用的,譬如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句不离本行、三翻四次等等……

不过,本句“三百”,乃是指数字。

《诗经》里汇集了三百零五篇诗歌,故简称“三百”。这是古文常用的修辞手法,为了追求句子的简洁美感,往往会略去数字的尾数。这也是古文的弊病之一,言辞优美但不够严谨精准,往往让后世的读者很头痛,需要博引旁证各种资料,才能从侧面了解所描述的具体真相。

譬如本句“诗三百”,实际是指《诗经》里,按“风”、“雅”、“颂”进行分类的305篇诗歌,以及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的6篇笙诗。这是光看原文,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来的数据。

【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

蔽:解作概括。

【思无邪】——导人向善。

本句出自《诗经·鲁颂·駉》,该诗共四章,每章八句,每章均以“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起兴,通过描述牧马盛况,赞颂鲁僖公治国有方、乐育贤才。

原文节选为:“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诗义大意是:高大雄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说起这些雄壮的公马,有黑白相杂有红白骝色,有黑身黄脊有眼圈纯白,用来驾车矫健而稳妥。沿着大道不偏斜,驰骋如飞往远方。

“思无邪”是指道路方向正确,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其中,“思”为语气助词,“无邪”指不偏差。

然而,历代注解者认为,孔子引用这句诗,并不遵循原意。其中的 “思”,当指思想,“无邪” 是指没有歪曲不良的想法。“思无邪”应解作“思想纯正”或“引导思想走上正路”,如此才符合儒学理念。

这样的解释也不能说是错,但没有什么理据可依,而且有一种奇怪的笨拙感。

孔子认为,民间流传的诗歌代表了民众的思想,从中可察知社会趋势、民众意愿,及对统治者意见等,并能反过来推动这些事情的发展。所以,他把民间诗歌集中起来,把会产生不良影响和雷同的部分删掉,精选宣扬美好和合乎礼法的部分,加以推广,以达至教化民众、建设美好社会之目的。

这是孔子编修《诗经》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

故而,联系“思无邪”的原义,及孔子“删诗书”的本意,“思无邪”当取其美好祝愿之意,解作“导人向善”,如此方为最妥。

鉴于此,我作注解如下。

孔子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导人向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