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名言(中华古典文化名言)

2023-05-22 10:44   geyange.com

中华文化的名言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第一》

7、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管子·霸言第二十三》

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

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五章》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八章》

1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

1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二十二章》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三十三章》

15、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老子·四十六章》

1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五十七章》

1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18、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六十三章》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六十七章》

21、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

22、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一》

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一》

24、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第一》

2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

2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第二》

2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第二》

29、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四》

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31、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第五》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第七》

3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第七》

34、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第八》

3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第十》

36、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第十》

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第十二》

38、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第十二》

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第十二》

4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第十二》

41、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第十二》

42、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第十三》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第十四》

44、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第十四》

45、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第十四》

46、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第十四》

4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4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0、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3、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第十六》

54、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第十六》

5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56、学然后知不足。《礼记·学记》

5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58、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5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

6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礼记·中庸》

61、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礼记·表记》

62、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礼记·表记》

63、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

64、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天下鲜矣。《礼记·大学》

65、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礼记·大学》

66、君子远庖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6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6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6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7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7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7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章句上》

7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章句上》

7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孟子·离娄章句下》

75、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孟子·离娄章句下》

7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

7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7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章句下》

79、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

80、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上》

81、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章句上》

8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8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84、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第十八章》

8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第一》

86、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第一》

87、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逍遥游第一》

8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第二》

89、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齐物论第二》

90、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齐物论第二》

91、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第二》

9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第三》

9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第六》

94、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庄子·在宥第十一》

95、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第十七》

96、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庄子·达生第十九》

9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第二十》

9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第二十一》

9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第二十二》

10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徐无鬼第二十四》

10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第二十八》

102、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第二十九》

103、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庄子·渔父第三十一》

10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第三十一》

105、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篇第一》

10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篇第一》

10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篇第一》

10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第一》

109、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六韬·文韬·文师》

110、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立官长以为官,非立官以为长也。《慎子·威德》

111、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1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1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卷三季春纪·二曰尽数》

114、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卷七秦五》

115、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卷十七楚四》

116、同明相照,同类相求。《史记·伯夷列传》

11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8、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

119、太子友知子胥忠而不用,太宰嚭佞而专政,欲切言之,恐罹尤也,乃以讽谏激于王。清旦,怀丸持弹从后园而来,衣夹履濡。王怪而问之,曰:「子何为夹衣濡履,体如斯也?」太子友曰:「适游后园,闻秋蜩之声,往而观之。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随风撝挠,长吟悲鸣,自以为安,不知螳螂超枝缘条,曳腰耸距,而稷其形。夫螳螂翕心而进,志在有利,不知黄雀盈绿林,徘徊枝阴,踙跃微进,欲啄螳螂。夫黄雀但知伺螳螂之有味,不知臣挟弹危掷,蹭蹬飞丸而集其背。今臣但虚心,志在黄雀,不知空埳其旁,闇忽陷中,陷于深井。臣故袷体濡履,几为大王取笑。」《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

120、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傅子·口铭》

1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22、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笋谱·五之杂说》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