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知之明的名言名句 自知之明名言
自知之明名言
1.自知者为明。
唐・韩愈《复忘赋》。本句大意是:全面了解自己的人是聪明人。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说过“自知者明,自胜耆强”,韩愈此句即由此而来。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容易夸大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以致盲目自满,固步自封;如能更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能经常警戒,谦虚谨慎。这句话被后世引为“自知之明”;有了这种“自知之明”,才能扬长避短,在事业上做出成就来。
唐代文学家 韩愈 《复忘赋》
2.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隋・王通《中说・周公篇》。选两句大意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为英俊豪杰,能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为强者。人对自己应有正确的态度,知道自日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在行动中便能扬长避短,无往而不胜。同样,人还应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将感情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的人,自然能创造出更大的成就。自知难,自胜更难.因为有许多人对自己的缺点虽有了解,但不能克服(如嗜烟酒女色者,权财迷窍者)。可以此二句说明人应有自知之明,有超越自我的决心。这祥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隋代文人 王通 《中说・周公篇》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春秋・老聃《老子》第三十三章。这两句大意是:善于识别人的人,可谓智慧;善于认识自已的人,可谓明达。常言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故知人很难,能知人者十分聪明;能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更十分困难,故人贵有自知之明。此二句以精练的语言指出知人难,自知更难;只有能认识别人又能认识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明智。它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老子》
4.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
见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知:了解。诚;的确。这两句大意是:了解他人是困难的事,了解自己也的确不容易。知人难,自知也难。过多是由于人的复杂性和认识者的主观片面性造成的。所以能知人者是聪明,而能自知者则是明智。这两句可以告诫人们既要有知人之明,又要有自知之明。
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
5.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眦(zì自):眼角。这两句大意是: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东西,但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眼角。事物的作用都是有一定范围、一定限度的。就眼睛来说,它的功能也不是全备的,可以看得很远却不能看到近处的眼角;就一个人来说,他容易观察别人而却不易认识自己。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说林训》
6.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唐・郭震《云》。作:做作。万端:各种各样的形态。这两句大意是:浓云在空中翻滚,不知道自身本是无根之物;做作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把星星和明月遮没。浓云蔽月遮星,本为人们习常所见之事,诗人对此平凡景物却能出以奇思妙想,以拟人的手法加以表现,颇得浓云之神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憎恶的感情。可用来描写翻腾的浓云,也可将这两句当作比喻形象,用以讽刺那种为所欲为而无自知之明的人。
唐代诗人 郭震 《云》
7.天下无万能的人,人贵有自知之明。中国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 邹韬奋 《韬奋文集》
8.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战国・荀况《荀子・荣辱》。穷:窘迫。这几句大意是:能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的人,从不埋怨别人;知道自己命运前途的人,从不埋怨上天;埋怨别人的人,常常很窘迫;埋怨上天的人,常常没有志气。这几句说明人不应“怨天尤人”。而要做到不怨天尤人,必须有自知之明,能够了解自己,战胜自己;同时能审时度势,对大环境、天气候有所了解。做不到这些,常常会在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出现问题后又怨天尤人,无助于解决问题,只能增长消极情绪,志气低落,从而产生新的、更多的同题。可用以劝勉青年人应有自知之明,不要怨天尤人。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荣辱》
9.石块砸陶罐,倒霉的是陶罐;陶罐砸石块,倒霉的还是陶罐。 犹太人
10.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败莫败于不自知。
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想和他人辩论,首先要说服自己,想要认识别人首先要认识自己。【解读】“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意思是说,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困难。然而,不自胜何以胜人,不自论何以论人,不自知何以知人?要做艰难险阻中的强者,做权钱诱惑前的清廉者,做事业上的成功者,必须自控、自胜、自强!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先亡》
11.人贵自知;有自知之明后,才能量力而为,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在最有效用的地方。台湾言情小说作家 席绢 《水恋月》
12.我在日常生活中严守着一个美好的准则:"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是素以此来鞭策自己的。法国画家 安格尔 《安格尔论艺术》
13.啊,谁能老是依靠着命运呢?一个人跟着忙碌的世途追逐,常常在不警觉之间就被摧毁了。人总有自知之明才是道理。小心谨慎,莫让幸运来谄媚你,她是最善于趁你漫不经意的时候向你袭击的。英国诗人 乔叟
14.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入得下是一肚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掌声,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够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视之,决非易事。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种肚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多年磨练才能养成,拿得直,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 《佛家妙语》 《佛家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