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法治名言集 管仲: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以法治国”的人

2023-04-16 22:57   geyange.com

管仲法治名言集

说起管仲,他的头衔着实很多,而且很响。他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军事家,并且是那个时代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因为协助齐桓公,大胆改革,使得齐国“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他被誉为“华夏第一相”。他名震古今,光芒耀映千秋,就连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提到了他。但是,他的另一个头衔却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他是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以法治国”理念的人。

(管仲)

1、跟错了人,却站对了队。

管仲出道,不能不提他与鲍叔牙的伟大友谊。两人因求学、经商走到一起,结下深厚的情谊,也因为才华出众,分别被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相中。管仲跟帮公子纠,鲍叔牙服伺公子小白。各伺其主,其主对立,他们却不伤感情,十分难得。后来,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捷足先登,当上齐国国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矣。

齐桓公为了感谢鲍叔牙,特意委他为相。但是,鲍叔牙却推辞说:经商,也许我还有一套,但是玩政治,有一个人比我厉害,你用了他,齐国一定能够强大。齐王诧异,问是谁?鲍叔牙说:管仲矣。齐王惊问:他曾经差点一箭射死我,难道你不知道他是我的仇人吗?鲍叔牙说:治理国家,就要重用贤能,更要放下成见。齐王迟疑,但还是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任管仲为相。

鲍叔牙将王令送到管仲那里,管仲摇头说:这怎么可能?我应该为公子纠效忠尽节才是。鲍叔牙劝说管钟道: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立大功者应不畏人言,你应该放眼天下,而不是为一个人。管仲这才接任。什么是友谊,知人知面知心,敬畏却能无私相助,这才是友谊。

三个胸怀宽广的人走到了一起,何愁干不成大事。知遇之恩不言报,要报就报在振兴国家上。管仲在齐桓公的大力支持下,对齐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多管齐下,史上称其为“管仲改革”,齐国渐渐壮大,直至“雄霸天下”,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管仲当初跟错了公子纠,幸亏遇上雄才大略的齐桓公,一展宏图,在相国的位置上,算是带了个好头,“华夏第一相”实至名归。

(鲍叔牙)

2、以法治国,一匡天下。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管子校注·明法解第四十六》中说:“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由举措而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理念的人。他将国家治理与法家思想高度的统一起来,认为以法治国,可以有效地统一政令,无论施政、治理,都不过是“举措而已”。

管仲提出以法治国思想,不仅是其法家思想的升华和融会贯通,更是他洞察时代大背景下关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的思想总结。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诸侯不朝,王命不行”。周王朝走向衰落,诸侯国群起,大小国之间的战争以及合纵连横不断。诸侯国之间的丛林法则就是,“适者生存,强者号令”。在这样的一个春秋争霸的时代,法家思想的产生及其形成为气候,是有其根源的,以至管仲之后的孔子和孟子推行儒家“仁政”思想不为统治者所接受,也就可想而知了。统治者考虑的是,如何控制住局面,如何在丛林法则之中不仅要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还要出人头地,称霸一方。

管仲顺应时代,先从国内做起。一国不强,何以立身。而要国强,就需要有秩序,有制度,有法令。管仲先有理论,后有实践,他遇到了能成大事的人物齐桓公,结果他成功了。齐国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支独秀,“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3、功成名就,终老一生。

管仲做了三十余年的齐相,将一个二流国家治理成春秋霸主强国,后因病让贤鲍叔牙,活到78岁,浩然辞世。一代伟相,终老一生。齐桓公感念他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管仲的一世,波澜壮阔,他遇到了齐桓公,得以大展宏图,善始善终,功成名就。

大凡改革,皆有风险,甚至会送上举家连族的性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有多少像管仲这样,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屈原,怀才不遇,以死殉国;商鞅改革触动贵族势力,被车裂,全族被杀;王安石被罢相,被流放,客死他乡……

管仲、鲍叔牙之后,晚年的齐桓公昏庸无度,没有听从两位贤相的劝荐,任用小人易牙、竖刁,齐国开始走向衰弱,雄霸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头条历史 @今日头条文化频道 @头条读书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