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与投枪主要内容鲁迅 细读鲁迅 无需受限于“匕首和投枪

2023-04-13 04:27   geyange.com

匕首与投枪主要内容鲁迅

我上学初次接触鲁迅文章时,总以为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人,又见到他的照片,瘦长脸,整齐的胡须,中规中短的短发,一脸的严肃,望之更令人生畏。

那“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大概是对先生总体印象吧。

又加上老师总喜欢唾沫横飞大谈先生的“匕首与投枪”等等,于是便对他更多生了几分敬畏。

因此,读他的文章,心里老是有一种古怪的抗拒心理,远没有读别家文章来得爽快、平适可亲和容易理解记忆。

整个中学阶段,懵懂死啃那些文章,大都是囫囵吞枣不知其味,无他,仅仅为了应付高考的需要。大家对于语文课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不过,自从在简书舞文弄墨也伺弄起文字之后,写文的倒逼效应,使我再次审视起了鲁迅的文章。这一次,除了将中学所学的全部收集起来之外,另外也扩大了视野,其他文章也泛读一遍,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抛开“匕首与投枪”之论,把先生当作一位普通的作家来解读,其阅读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对于写文还有豁然开朗之神奇妙用。

我才知道任何的先入为主的阅读,均是一种带节奏的偏差,从而引起心底上的厌恶。

原来,先前老师们偏重于思想性、战斗性、嫉恶如仇性的讲解,着实是有失偏颇。

无异,这也从另一方面黯淡了鲁迅文章柔和而美丽的色彩。

时代不同,所提倡所研究的方向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过去或许杂文性质的怦击和愤世嫉俗要多一点,而新时代,恐怕要变换方式了。

把手中的笔变成匕首和投枪,又准备对向谁呢?对准了又怎能投得出呢?更多的则是被和谐掉了:你不想和谐也没法。

关于这一点,以前有文友就对此观点提出置疑,我回答说,倘以那种精神来简书发文,我敢担保不说篇篇被锁,至少一大半都会遭此厄运,而且担保你日日会气破肚皮。

因此,新情况下,就得另辟溪径来读鲁迅文章,以充分汲取其中的文学素养。

鲁迅的伟大,是从一系列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这可不像现今的某些这家那家,全凭在网上耍嘴,标新立异收割粉丝,人为堆砌出来。

要充分体会鲁迅风采,要一头扎入他的作品中。当然,我所讲的是有选择的作品。即他的小说和散文。

作为那个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干将,鲁迅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予以继承和发扬。

如果熟读了《红楼梦》《水浒传》《金瓶梅》等古典名著,再读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你会惊奇发现他们之间的一脉相承性。尤其是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用笔洗炼,一眼扫过,印象颇深。

我曾经把它们与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和散文比较着读,也许是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不同,老外们那种静态而冗长的描写,很是沉闷,一会儿就昏昏欲睡。至于情节的拖沓和散漫,于今天习惯于快节奏的人们来说,更是一种催眠。

相反,对于鲁迅的文章(小说和散文),初时可能也有此类现象,但读上第二遍第三遍乃至N遍,味道就出来了,人物,栩栩如生立在你面前,意境,回旋在你脑海中,优美而准确的用词,闪现在你眼前。

究其原因,我反复咀嚼了多遍,概因为精确而用活了动词,而且通过它们,使事物人物环境变得画面感极强。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扫,露,支,撒,系,牵,啄,拉,罩,这些动词的选用,看似平常,但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活动中写出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心情。

我猜想,鲁迅在写上述一段文字时,一定是着力进行了推敲。不信的话,再用其它类似的动词对上述文字替换,味道立马就走样。

私塾先生读书的时候,这样写: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微笑,仰起,摇着,拗,几个动作的连惯性,将一个痴迷读书的先生写活了,眼前的老先生显得如此地可爱可敬。

还有《社戏》中,向赵庄进发和离开赵庄的两段,也是极为传神。

进发时:

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拔,点,磕,退,架,笑,嚷,夹等动词的使用,将孩子们急不可待去赵庄的心情跃然纸上。

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架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径奔,拔,点,回转,架,骂等,又将孩子们看戏失望而归心似箭的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当然,在鲁迅文章中这样的描写很多,而且这还是仅就动词的选用而言,其他的如人物刻画、情节展示、写景状物等也是精准传神。

但动词就其词性而言,是在小说散文中起统领作用,因为,它的有效使用,使人,景,事活了起来,整篇文章灵动起来,氛围踊跃起来。

不过如果深深领悟鲁迅的这一娴熟的技法,读他的文章一遍是不够的,得专注反复咀嚼,甚至对其名篇予以诵读强记,并深刻分析。

说得直白一些,要专注其文章的艺术性,抛却“匕首与投枪”的习惯性思维,方能豁然发现,鲁迅确为一代文学巨匠,能从中挖掘出数不胜数的宝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