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之处世之道【精选】

2023-04-13 04:08   geyange.com

孔子的名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

1: 学习方法及内容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说:要学习,以致终身学习,以学为乐。同时,学到的东西要时常去温习和练习,做到韦编三绝。是以,只有不断努力学习进取方能使人成长、使人进步、使人睿智,并且还能提升个人修养。

那么孔子讲的学习指什么呢?

孔子说的‘’学习‘’指的是学问,这个“学问”即不是指文学水平的高超,也不是指知识的渊博,而是指做人做事。由以下几个因素组成。

1: 近德修身:就是说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与自己的不良习惯做斗争,不断自我反思,改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提高自身修养,并且能够持之以恒的反复磨练。

2 : 乐感:就是耐得住寂寞。以古今中外的学问家为例,比如:中国的庄子、孔子,西方的苏格拉底、叔本华、马克思等无不寂寞一生,所以如果真心向学,就要有耐得住寂寞的精神。

诚然,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圣贤也是人,当他身处无边的寂寞中,也希望能够有一个人理解他的千秋大业,共同探讨道德学问,和他有着强烈的共鸣,能够与其砥砺互进。倘若如此,应是何等的欣慰与快乐之事!于是,孔子感叹:‘’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3: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那么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该怎么办呢?处事交友都是人生重要意义,当以‘’人和‘’为乐事,自持仁心,不断进德修身,自己的心灵就会充实,所以人的一生,关键是自知自立。自己是否幸福取决于自身,不在外人如何评价,方为君子之道。

2: 孝悌

何为孝悌,‘’悌‘’为(弟)解释为:中国传统社会要求子女对待父母、弟弟对待兄长持有的正确态度。倘若,一个人如果在家里懂得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那么当他走向社会后,就会尊重上级,优待朋友同事,能以自己的行为促进人际的和谐,进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 自省

自省是自我修养的方法,以‘’忠‘’ 和 ‘’信‘’为本。例如:曾子通过“一日三省”之法,铸就了完美的人格。在曾子看来,反省是一种很好的修养手段,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地加以改正,提升自身的思想修为和道德境界,在反思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不慎而始,而祸其终”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可是,若想一直保证自己的“不失”,似乎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为此,曾子给我们指了条明路,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每天都要进行反省。具体说来,就是每日反思三件事:第一,反思一下自己替别人工作,有没有竭尽全力。若是整天就想着自己应如何偷懒,应付了事,就是不忠。

第二,与朋友相处时,自己答应别人的事情有没有做到。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人无信而不立,倘若答应别人的事情没有做到,就是言而无信。

第三,老师或前辈们所传授的做人做事的方法,自己有没有进行实践和印证。做人做事不能只在纸上谈兵,应当付诸于实践,只有通过自身的感悟,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能否修得正果,关键在于人们是否认识到了自省的重要性。

4: 做人的途径

‘’泛爱众”,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有着广阔的胸襟,能够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保持着友爱的态度。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有了仁德之心后,若是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以去学些文化知识了。不管你想当文学家也好,还是当科学家也罢,或是做艺术家也行,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你都可以去学。

孔子说:后生晚辈在家应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爱师长,言行谨慎,做到诚实守信,要博爱大众并亲近有仁德的人。在做好这些事情后,若是还有剩余的时间,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本文摘选:(论语全解)作者:(春秋)孔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