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天最好的准备就是今天做到最好英文翻译【精选】

2023-04-08 23:36   geyange.com

对雕塑家的赞美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艺术领域,一向主张立足本土,放眼全球。未来的青年艺术家将带来什么突破,明天的艺术又将呈现怎样的模样?

在“明天雕塑奖”的评选过程中,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振华的一番话很有启发意义:明天还不好理解吗?它近在咫尺,隔日可待。问题是,活在今天的人,谁见过明天呢?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对当下,正视当下。明天是当下的延续,是当下的建构。

3月24日,第十届“明天雕塑奖”在四川美术学院揭晓奖项。年度大奖得主由王浩摘得,4位年度奖艺术家分别为陈昱辰、邓坤、卢征远、滕家琪。

年度大奖王浩作品

第十届“明天雕塑奖”自2022年7月15日开始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共计700件(组)作品参评,20位艺术家的作品入围。

孙振华评价道,今年的作品一如既往,秉持了“明天雕塑奖”的学术品格,总体而言,展现为“人的状态”“社会的状态”“雕塑自身的状态”三种当下的状态。“正是明天这个词本身,决定了以‘明天’来命名的雕塑奖如同一个西西弗斯似的任务,一个充满了形而上意味的期望,一种充满了各种未知因素的想象。”孙振华谈道,正是带着对明天的期待,明天雕塑奖的评审以及展示,代表了雕塑界面对明天的一种努力。与眼下众多的展览相比,明天雕塑奖显然更侧重于跨界,更着力于拓展,更强调实验。

观众在雕塑展现场

据了解,明天雕塑奖自2013年举办首届直至2022年以来,承载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692位艺术家、4652件作品。经过十年的持续深耕,逐步从对艺术作品的塑造,走向对历史、文化及社会的深度思考,坚持立足于当下,以“全球地方化”的开放性视域,探寻雕塑本体语言与时代思潮的张力关系,呈现艺术作为创造性思维对社会意识的深度书写。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