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及解释意思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名言?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知耻近乎勇。――《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学不可以已。――《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5、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7、三思而后行。――《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9、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1、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15、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1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8、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9、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2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6、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2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9、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3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32、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译: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求:找寻。疵:毛病。
3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译: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3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3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译: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译: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4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4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42、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译: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迁怒:转移怒气。贰:再,重。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译: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4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译: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4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译: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译: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4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译: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49、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译: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5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译: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51、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译: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F(què)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弗,不。纳:入,使入。
5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译: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5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54、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译:人生在世应当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使死了也不当害人的“鬼”。
5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5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5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解释: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9、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译文:(曾子说)要慎重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追祭祖先,(这样做了)人民地道德就会归复忠厚老实。
6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6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6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6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6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6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6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6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7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对任何事业来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7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7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7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74、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7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7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77、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7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7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8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8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8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8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解释: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84、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8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86、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7、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88、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译文:一个人如果大言不惭,那么,他一定没有实际去做的志向。
89、不以物挫志。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9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9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译文:发愤时,竟忘记了吃饭;快乐时,便忘记忧愁。简直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
9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9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94、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译文: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95、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
96、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9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98、是可忍,孰不可忍。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9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100、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10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0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0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10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解释: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105、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译文: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106、三思而后行。―《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0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08、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10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11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112、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1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君子懂得义,小人懂得利。
11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115、在美国,学英语最实用的是听和说,还是读和写?
116、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解释: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11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1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译文: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11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1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1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24、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1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126、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27、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12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2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130、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31、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
1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13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134、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135、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136、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译文:子贡说:过错,人们都看得见;等到他改正了,人们都会仰望他。
137、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译: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13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39、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解释: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14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14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14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译文:真像是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
14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14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45、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解释: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1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解释: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4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14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1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