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经典语录

2024-11-25 01:35   geyange.com

黄河的经典语录

黄河名言黄河经典语录共收录关于黄河的名言23条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唐・张(bīn宾)《登单于台》。单(chán蝉)于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相传汉武帝曾率兵登临此台,这两句大意是:一轮白日,跃出平地;千里黄河,天外飞来。诗句写塞外风光。前句写太阳一跃而出,喷薄而上的动态;后句写黄河汹涌奔腾,源远流长的形象。“白日”、“黄河”对举,在寥廓苍茫之中给人以壮丽多彩的感觉。语句浑朴,境界辽阔,令人为之赏叹。这两句常用来状辽阔壮丽之风光,表蓬勃宏大之高趣。

唐代诗人 张 《登单于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黄河名言

唐・王之涣《登鹳鹊楼》。依:傍着。尽:指日落。这两句大意是:夕阳紧贴山峰,缓缓沉下,黄河一泻千里,东流入海。诗人撷取黄昏山河最为动人的一刹那加以刻画:白日、苍海、青山、黄河。上有白日经天,下有大河贯地,景色壮美雄阔。加上后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更贯注入诗人进取的激情与热力,富有深刻的哲理。现在写壮丽山河的黄昏景色时,可借鉴前两句,而后两句则常用来鼓励人们自强不息、奋进不止,成为人生理想追求的常用座右铭。

唐代诗人 王之涣 《登鹳鹊楼》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三十八。砥砺(dǐlì底厉):磨刀石。裳带:衣带。这两句大意是:泰山变得磨石一样小,黄河变得衣带一样细。这本是刘邦封侯时发的誓言,表明自己永不夺取功臣们的爵位,除非~。从本义来看,是托物明志,即以泰山、黄河为喻,表现一种不变的决心。这个角度,今天写作时仍可借鉴。阮籍在这首《咏怀诗》中从相反的意义上化用了这个典故,用以感慨功名难恃,人生如云,世态变化莫测:“~,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捐身弃中野,乌鸢为患害。”后世即以“砺山带河”代指功名。

三国魏诗人 阮籍 《咏怀诗》

黄河西际海,白草北连天。唐代诗人 岑参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唐代诗人 李白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关于黄河的名言

唐・王之涣《凉州词》。一片:在这里意为“一座”,蒹寓孤单之意。万仍、仞(rěn任):古时八尺或七尺为一仞,“万仞”极言其高。这两句大意是:滚滚滔滔的黄河像条丝带远远地飞上云端,一座孤城坐落在高山之间。首句写的是诗人从黄河下游向上游眺望时的特殊感受:黄河由近而远,由下而上,天水相连,直上云端,这是一种非常开阔而又广漠的景象。在这辽远阔大的背景下,又出现了高山脚下的一座孤城。“万仞”与“―片”相对照,更显出山之高峻,城之孤危。孤城中的征夫远离家多,关山阻隔,思乡念远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就自然引出了这首诗的后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用以描写边塞风光。诗句以河之远、山之高衬托城之孤,这种写作方法可资借鉴。

唐代诗人 王之涣 《凉州词》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唐・柳中庸《征人怨》。三春:古称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此指春天的第三个月,即暮春。青冢(zhǒng肿):西汉时王昭君出塞远巡匈奴,死后所葬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名。黑山:此指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黑山,距青冢不远。这两句大意是:时届暮春,但塞外酷寒,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虽去黑山甚远,但诗人为征卒抒怨情,在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画面里,表现出征戍之地的荒凉寒苦和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

唐代诗人 柳中庸 《征人怨》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浪淘沙》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人胸怀间。

唐・李白《赠裴十四》。写:泻,倾泻。这是李白赞美裴叔则的话。这两句大意是:你胸襟浩阔,就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向东海,汹涌万里,都能容纳在你的胸怀里。全诗说:“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裴回六台无人知,飘若浮云且西去。”诗人先用玉山作比,形容裴叔则洁白如玉,光彩照人。接着又把裴叔则比作“黄河”,形容他气度非凡,简直使人敬畏。诗人用山和河比人,这种比喻是很新奇的。我们可以用这两句来描写万里黄河的伟大形象,也可以用来比喻气度不凡的人物。

唐代诗人 李白 《赠裴十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黄河名言

唐・李白《行路难》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了山路。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唐代诗人 李白 《行路难》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华山,在陕西省境内.峥嵘:高竣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华山巍峨高峻,多么壮伟!黄河像一根游丝从玉际飘来。此名句上句惊发感叹,突出华山高大峥嵘。下句以浪漫的笔触,用黄河如丝的形象比喻,反衬华山的无比宏大,两句侧重不同,角度各异.然而异曲同工,使诗风显得豪放、飘逸、洒脱,独标高格。今人多在身临华山胜景时,借用此二句以表现西岳的雄伟气势。

唐代诗人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涡:水的旋涡。毂(gǔ古):旧时车轮中心的圆木。秦地:华山一带古为秦地,故云。这两句大意是:黄河万里洪涛滚滚,其势能触动山岳;湍急的河水旋成深涡,其形如车轮急转,其声如秦地雷鸣。诗人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写黄河怒不可遏地冲击着、奔腾着、撼动了山岳大地,发出咆哮如雷的吼声,写出了黄河狂放暴躁的性格,是咏黄河的名句。

唐代诗人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巨灵咆哮掰两山,洪波喷流射冬海。

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巨灵:神话传说中的河神。掰(bāi)两山:古代传说,西岳华山与首阳山本为一山,挡住了黄河的去路。河神用手掰开山顶,以足踏离其下,才分为首阳和西岳,黄河得以通过。这两句大意是:“巨灵”咆哮着掰开两山,洪波喷涌而出,直射东海。诗人用浪漫主义精神进行大胆的艺术创造,把神话传说中的“巨灵”形象与大自然中的黄河形象交融为一。两句诗把黄河的声、状、态势、性格、气魄全都概括出来了,并且充满了奇幻神秘的色彩。

唐代诗人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鱼触龙门。 关于黄河的名言

唐・李白《公无渡河》。昆仑:昆仑山。黄河源于它的支脉巴颜喀拉山。龙门:在山西河津县西北,传说夏禹治水,凿以通流,又称禹门口。这两句大意是:黄河西来冲决了昆仑山,她大声咆哮着,奔腾万里,怒触龙门。诗句大气磅礴,把万里黄河描写得宛如有着无限生命力的巨龙,所以成为咏叹黄河的名句。可用来描写黄河的气势。

唐代诗人 李白 《公无渡河》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唐・李白《北风行》。捧土塞河:《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裁:止,减。这两句大意是:滔滔的黄河之水还可捧土阻塞,未亡人的愁怨却如怒号的北风、弥漫的雨雪难以停止。这首诗写一位阵亡战士的妻子怀念丈夫的痛苦心情。~两句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把思妇的感情集中化、典型化,它不只是思妇的激愤呼声,也是诗人愤怒感情的外化。尽管“黄河捧土尚可塞”的夸张并不符合生活的逻辑,由于感情是真切的,在本质上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就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加强了艺术氛围的渲染,深化了诗的主题。

唐代诗人 李白 《北风行》

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

明・萧C《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九曲:板言黄河曲折流长。华岳三峰:指华山的莲花峰。落雁峰和朝阳峰。这两句大意是:远望黄河九曲,仿佛从天边落下;近看华山三峰好像向马前迎来。写游历中的远景、近景。黄河源远流长,一望无际,好像从天边垂落。华岳气势飞动,游人骑马前行,倒像是山峰迎客而来。可用于写游山玩水时的感受。

明代官员 萧C 《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

万壑深松寒白日,三峰积雪照黄河。清代官员、诗人、书法家 颜光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名言唐代诗人 李白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唐代艺人 刘采春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唐代诗人 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唐代诗人 李白 《赠裴十四》

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过程中,如果沉淀于泥沙,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关于黄河的名言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俞敏洪

元代,汉人的地位很卑下。民分四等,蒙古人为第一等,色目人为第二等,黄河流域的居民是第三等,长江流域和以南的是第四等。在《再生缘》中,元帝竟接连以汉人为后,且在朝廷中担任王侯将相的都是汉人,而且都是南方的汉人,此外却看不见有什么显赫的蒙古人。这是完全违背史实的。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郭沫若 《再生缘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陈端生》

名人名言分类:黄河名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