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名言

2024-11-22 18:50   geyange.com

1.民以食为天。

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指最重要,最根本的依靠。此句又作“民以食为天”(见班固《汉书・郦食其传》),本句大意是:老百姓把吃饭作为最要紧的事。活着就得吃饭,食物是维持人们生命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生活资料,须臾不可缺少,故此句把它喻为天。可供强调农业生产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时引用,也可用于说明饮食对于人的重要性。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高筑墙,广积粮。

清・张廷玉《明史・朱升传》。这两句大意是:把城墙筑得高高的,广为储备粮食,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攻下了徽州,有人把朱升推荐给朱元璋。朱元璋向朱升询问当时的形势及策略,朱升告诉他三句话:“~,缓称王。”朱升的献策,受到朱元璋的称许。因为不管保证战争的胜利还是保持政治的稳定,“广积丰良”都是十分重要的。

清代大臣 张廷玉 《明史・朱升传》

3.所贵惟贤,所宝惟谷。东汉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 张衡

4.食者,圣人之所宝也。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5.拥抱希望是穷人的粮食。威尔士诗人 牧师 赫伯特

6.粮食是一切问题的基础。 列宁

7.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俄罗斯诗人 普希金

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古风二首其二》。两句大意是:谁知道盘子里的饭食,粒粒都是辛苦劳动得来的。诗共四句,前两句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农夫耕种的艰难。后两句生发议论,说吃饭的人有几个真正理解每一粒粮食中都凝集着农夫的辛苦,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可供引用告诫人们爱惜粮食,珍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也可用于论述农业生产的辛苦,强调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唐代诗人 李绅 《古风二首其二》

9.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北朝・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两句大意是:粮食是天下百姓生命之所系,是国家之至宝。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我国自古就有珍重粮食的优良传统,这两句至今仍不失为警世箴言。

北魏农学家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

10.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1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 李绅

12.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汉・班固《汉书・食货志》。积贮(zhu助):指积蓄储存粮食。大命:命脉,命根子。这几句大意是:积蓄储备,是国家存亡的命根子,如果粮食储备很多而且财物有剩杂,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这是贾谊向文帝上疏中的一段话。贾谊认为国家应以农业为车,重视积贮,并且把积贮提到国家“大命”的高度,因为国家有了丰厚的积贮,才可以保证人民有安定的生活,可以应付水旱自然灾害和突然发生的战争,确保安定的政治局面。文章说理透僻,精警有力,受到文帝的重视并采纳了他的建议,对西汉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食货志》

13.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春秋・管仲《治国》增产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人君的重大任务,是招引民众的途径和治国的道路。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治国》

14.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

15.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汉・晁错《论贵粟疏》。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受舜禅让。其子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代。汤:即商场,原为商族领袖,后灭夏,建立商朝。捐:捐弃。瘠:瘦病。备先具:预先准备停当。这几句大意是:尧禹时代遇到九年水灾,商汤时遇到七年大旱,而他们的国家却未因水旱灾害而闹饥荒遭毁灭,这是因为他所储藏的粮食多而预先已作了充分准备的缘故。晁错是西汉政论家,汉景帝的“智囊”,他主张“重本抑末”,奖励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积贮物力财力,打击商人投机牟利。《论贵粟疏》是他一篇极有名的议论文章,~是该《疏》中的一段话,说明了积贮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了雄厚的物力、财力的储备,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也能保持政局的稳定。尧禹商汤所以成为圣王,与他们“蓄积多而备先具”,在严重灾害面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有重要关系。

西汉政论家 晁错 《论贵粟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