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貝爾的名言名言大全
1.關於福祿貝爾的一句名言國民的命運與其說.出自哪一本書
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福祿培爾
1、福祿培爾,德國教育傢(1782—1852),其教育理論以德國古典哲學和早期進化思想為主要根據,以裴斯泰洛齊的教育主張為教育思想的主要淵源,他也是幼兒園運動的創始人。
2、這句話的意思是:母親的工作是通過培育子女完成對人類的貢獻。作為母親,肩負著多種職責,但首要的職責是養育子女。正如蘇聯教育傢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無論您在工作崗位的責任多麼重大,無論您的工作多麼復雜,多麼富於創造性,您都要記住:在您傢裡,還有更重要、更復雜、更細致的工作在等著您,這就是教育孩子。
2.幫忙找福祿貝爾語錄的英語原文
Xiaomiao hungry children, as the need for water and nutrients, the natural desire to fit the environment in a natural and healthy growth, they need activities, need to be to arouse interest and to cultivate, they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3.福祿貝爾的介紹
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Frobel)於1782年4月21日生在德國鄉村吐林根(Thuringian),其父是位虔誠的牧師,育有子女五人,福祿貝爾是他最小的孩子。福氏誕生後九個月,母親就逝世了。他的父親獨立負責六、七所教會,所以照顧福祿貝爾之責,落在兄姊和傭人肩上。在他四歲時,父親續弦,繼母很喜歡他,這段時間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可是不久繼母生了一個男孩,從此,福祿貝爾的日子起了變化,繼母開始待他如外人。在這種情況下,福祿貝爾受到很大的打擊,自然而然,在繼母和他之間形成了很深的“代溝”。由於環境的改變,精神上的孤獨,形成了內向的性格,不喜歡交朋友,所以他的哲學思想性格,可以說是受了傢庭及環境的影響。在鄉村中生長,不僅形成他孤獨的個性,同時亦喜歡和大自然接觸,並沉浸在大自然的安慰裡,不斷的思索。以後幾年,他更深愛花草樹木,在大自然中體會出宇宙的真理和奧秘。日後他的思想來源,已在他幼小的心裡發芽了。
4.福祿貝爾的相關信息
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bel 1782-1852)是牧師的兒子。
1782年出生在德國一個美麗的村莊,在他出生九個月時母親去世,父親再婚,繼母對福祿貝爾很冷淡。年幼的福祿貝爾由舅舅撫養長大,舅舅也是一位牧師,他無微不至地關懷孤獨的福祿貝爾,並將他送入學校學習,讓他和同齡的朋友一樣,生活在幸福的傢庭之中。
1797年16歲的福祿貝爾按照父親的希望,學習幾何、測量,當起了森林管理員,1799年進入“艾那大學”哲學系。1805年去葡萄牙開始教育生涯,他兩次訪問瑞士.J.H裴斯泰洛齊的伊韋爾東學院並在該校任教,他深受誇美紐斯(JO-Hann.amos Comenius 1592-1670)母親學校的思想以及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傢庭教育論的影響而成就其特有的幼兒教育思想。
1837年,年已五十五歲的福祿貝爾開始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同年四月,他邀請瑞士工匠紫格爾(Seigal)擔任助手,開始為孩子制做“恩物”(Gabe gift)(即福祿貝爾教具),同時,動員傢長制做教具,向傢長講解教具和手工的內容。1839年,他開設了幼兒教育輔導學習班,設置了遊戲場所。
1840年將此遊戲場所命名為幼兒園,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幼兒園,福祿貝爾也為此被後人譽為幼兒教育之父。福祿貝爾的幼兒園的概念是綠色傢園,是讓所有生命都健康成長,使幼兒與大自然和諧統一,讓幼兒的生命經歷變得豐富多彩,都能成為傑出人才。
此幼兒園於1851年8月被當地政府以“幼兒園宣傳無神論和社會主義”為理由,下達禁令,此禁令直至1852年6月21日福祿貝爾離世,也未被解除。 福祿貝爾七十一歲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但他的教育思想卻在世界廣泛傳播,直至今日他所發明的福氏教具,仍為孩子們所喜愛。
在他逝世後,1861年出版了論文集《幼兒園教育學》。 1、和傳統數學比較 傳統數學大多以計算為主,唱數、數數、認數字、計數大多是以計算能力為主,在高科技和電子計算機普及的情況下,這個能力的意義不大,實在不必花費孩子太多的時間。
由於一般傢長不了解學習數學的意義,所以常認為學會計算能力,便是最好的最直接的成果了。 更糟糕的是孩子傾向記誦,對計算本身的結構,孩子根本不了解,便背九九乘法表及功文式數學,孩子對加、減、乘、除的意義,幾乎完全不懂。
2、和蒙特梭利數學比較 醫生出身的蒙特梭利,教學方法和福祿貝爾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說福祿貝爾傾向柏拉圖式的ldea type ,探究宇宙本質結構,蒙特梭利則屬亞裡斯多德式的生物經驗法則,著重在經驗組成的邏輯結構。 蒙特梭利屬十九世紀末人士,現代科學正在啟蒙階段,加上本人是醫生,了解人類的思考架構,源自神經的感覺學習,所以蒙特梭利各學習方法,都是以感覺學習為基礎。
相對福祿貝爾重視本質,教學直接由數學切入,蒙特梭利比較著重人文,數學區隻是學習區的一種而已,不過蒙特梭利在感官區中,似以數學教具為其重點,顯示她也肯定數學是一切學習基礎。 蒙氏教具的操作,重感官經驗的累積,故大多有一定過程,操作上也有一定的標準方式,更以此來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再進入邏輯化的數學世界。
相對福祿貝爾的遊戲顯得自由多了,孩子可以自己觀察,找出自己的方法,更能發揮其創造能力。因此,一般孩子大多認為福祿貝爾比蒙特梭利好玩多了。
3、和建構數學比較 建構數學(Construction mathmaties)是建構主義學派所發展出來的數學教學法。和福祿貝爾相同,建構數學也認為數學是宇宙建構的秩序,數學是科學的基礎,也是探討宇宙奧秘的工具。
不過,建構數學比較重視實際生活上的應用。由實際經驗所能學習到的,去累積數學思考的通則,進而做更細膩和更廣泛的觀察。
因此建構數學解題、破題的過程,比答案更重要。 建構數學的基本概念是正確的,但由瑣碎的應用問題著手,又缺乏宏觀的宇宙秩序為基礎,反而讓人覺得像是考益智問題,而欠缺對數學整體架構的認知。
如孩子能夠事先有福祿貝爾的認知,在進入建構數學時,就不會如此慌亂、難懂而容易被誤導了。 4、福祿貝爾中的美學精神 福祿貝爾最了不起的是他把宇宙的秩序、數學結構和美學做了完整的結合,讓我們真正領會到宇宙是最完美的主體。
最美麗的聲音,我們稱之為天籟,大音樂傢的音符,也大多由數學學派中呈現出自己地超級美感。 這些美學都隱藏在數學對稱,均衡等秩序中,有些時候,秩序的破壞也會出現另一種美感,福祿貝爾教具的延伸,可以讓孩子在認識基本數學的規律中,建構出美學的基礎。
其實,福祿貝爾最重要的是自我回饋及延伸體系,雖然也有一些固定的教學法,但主要精神似是遊戲,孩子在遊戲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也真正做到了自己教自己…… 數學是宇宙的語言,如果真有外星人到地球來,唯一能做為溝通工具的便是數學。 數學的基本架構,便是微積分——微分和積分,分類便是微分,集合是積分,所以幼兒數學教育一樣要從分類和集合建構起。
數學的范圍包括量、數、形、時間、空間、序數及邏輯秩序,秩序便是美,所以數學不隻是邏輯思考的架構,也是美學的基礎,音樂是數學,美術、建築、雕刻等也都離不開數學。 福祿。
5.簡述福祿貝爾學前教育思想
1、教育順應自然
福祿培爾基於性善論,把教育順應自然作為兒童教育的基點和中心。教育順應自然的思想貫穿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始終。”自然”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是指大自然;另一方面是指兒童的天性,即生理和心理特點。在論述教育順應自然時,自然主要指後者。
2、兒童”自動”發展思想
所謂”自動”發展是指個體利用自我能動的力量,使內部表現於外部和使外部表現於內部的過程。
據此,福祿貝爾把人的教育年齡范圍劃分為幼兒期和少年期兩個大的發展時期,幼兒期兒童通過活動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表現出來,這是一個使內部的東西成為外部東西的時期;而少年期主要是學習的時期,這一時期兒童通過各種感官接受外界的刺激吸取知識,是使外部的東西轉變為內部東西的時期。人的”自動”發展就是通過這兩個階段實現的。
3、作業教學和恩物教學
作業是福祿貝爾為幼兒園確定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福祿貝爾為幼兒設計了許多適合他們完成的作業,主要有繪畫、紙工、用小木棒或小環拼圖、串聯小珠、刺繡等,還包括一些勞動活動,如初步的自我服務和照料植物等,並開辟勞動園地,組織兒童進行栽種。認識自然的初步訓練工具。
4、遊戲理論福祿貝爾強調遊戲的教育價值,他是第一位闡揚遊戲功能及價值的人,福祿貝爾把遊戲的教育價值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在他看來,”兒童早期的各種遊戲,是一切未來生活的胚芽,因為整個人的最純潔的素質和最內在的思想就是在遊戲中得到發展和表現的。人的整個未來生活,直到他將要重新離開人間的時刻,其根源全在於這一生命階段”。
擴展資料:
自我活動的原理:輔導幼童本身的活動,讓幼童自己決定自己的行動,成人不加以幹涉,讓幼童藉此來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輔導他們自我操練,通過他們的行動、工作,啟發他們的潛在力量。
連續發展的原理:“連續發展”這一句話在福氏的“人性教育”基礎論中已有論述,人類的成長乃是連續的發展,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倡“教育乃從受胎同時開始”。
福祿貝爾認為人類生命的發展,是由一點連續進行,嬰兒、幼兒、兒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人類發展階段,連續由內部進行,彼此是有關連的。福祿貝爾曾批評一般父母,說有的父母對青少年時期的兒女,要求他們的行為各方面要像青年。
福祿貝爾特別期望父母不要對自己的子女有如此錯誤的要求,生命的發展乃是連續性,如此的要求會妨礙他們未來的種種發展。福祿貝爾曾特別強調,對正常的兒童,不能從小就施予特殊的教育。
福祿貝爾對嬰兒的看法,認為其不隻是傢族的一份子,也是全民族、全人類的一員。所以,嬰兒的成長發展有關的,可由人類發展的現在、過去、未來的必然結合中,來觀察小孩。
福祿貝爾在基礎論中說過:“小孩的教育,對人類發展的現在、過去、未來的要求能結合、調和而一致,是有神的素質、自然的素質和人的素質的人、神自然和人類的關系。在自己本身有統一性、個別性和多樣(元)性”。
在人性教育基礎上,福祿貝爾最強調的是宗教心、道德性的萌芽,福氏說幼兒期的感情,特別是幼兒的微笑是共同感情最初的表現。這社會性的感情是連結在父母、兄弟、姐妹精神的基礎上,就是說,共同感情是真實的宗教心的最初萌芽和發端,是由母親培育的。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弗裡德裡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