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名言包括意思
读书名言
1.开卷有益。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益:增益。本句大意是:只要翻开书本就会有所增益。~是人们劝学的常用名句。它肯定读书的重要作用,引导并鼓励人们认真读书学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被人奉为绝对真理。进入当代,此句虽仍活在日常口语中,但大多使用者都认为,在各种信息充斥的今天。开卷未必一定有益.读书应该有选择,不健康的书不读.对组成自己知识结构无用的书不读。这是对~的一种修正与发展。
宋代文人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
2.韦编三绝。
见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叫“韦编”。韦,熟牛皮。三:多次。绝:断。本句大意是:翻来覆去地阔读,竞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好多次。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后来人们就把~用以形容读书十分勤奋,把书读烂了多少回。~的治学精神,至今仍是可以效法的。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孔子世家》
3.读书要玩味。
宋・程颢《遗书》。本句大意是:读书要反复咀嚼体味。此条阐明读书的方法。认为只“读”而不“品”(玩味),便不可能理解书中要义。可见读书最忌一目十行,不求甚解。~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至今仍可惜鉴。
宋代教育家 程颢 《遗书》
4.读书贵精熟。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本句大意是:读书以精读、熟读为难能。该名句强调读书以精熟为贵,反对贪多不化。读书以精熟为贵,是古人读书经验的总结,生吞活剥、一目十行的读书方法,不可能理解书中的要义,因而不可能化为技能,也不可能付之实践。因此,“精”读虽然数量少,“熟”读虽然用时多,却是最有效的读书法。此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容易言之于口,故常为世人所称引。
明代理学家 胡居仁 《居业录・学问》
5.书肇于自然。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蔡邕
6.为乐趣而读书。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 毛姆
7.宰相必用读书人。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文臣》注引《宋史》载宋太祖语。宰相总揽国家大事,日理万机,事务繁杂,必须知识渊博。知识一方面来之实践经验,但这远远不够,必须多读书,天文、地理,历史等等,无所布知。从书本中获取卸识和经验作为借鉴,来补充实践经验的不足。若孤陋寡闻,知识浅薄,就不能胜任所负的重大责任。可用来要求和评议国家高级干部种负有重任的人要多学习,多读书。
明末清初学者 程允升 《幼学琼林・文臣》
8.不读诗书形体陋。明末清初诗人 吴嘉纪
9.不动笔墨不读书。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特立
10.勤奋是好运之母。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富兰克林
11.勤奋就是成功之母。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茅以升
12.谨防专攻一书的人。英国犹太政治家 迪斯雷利・伊萨克
13.读书使人心明眼亮。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哲学家 伏尔泰
14.天才是勤奋造就的。古罗马哲学家 考利 《考利奥族》
15.人不读书,其犹夜行。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本句大意是:人如果不读书学习,他就会像在黑夜里行走一样茫然。该名句以打比方的方法,用一个家所熟知的、形象的比喻,直观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种直观的手法,其效果更含蓄,更形象,更富有艺术性。借助形象说理是古人常用的说理手法之一,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应该很好地借鉴。
唐代小说家 段成式 《酉阳杂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