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比能力更重要 你认为知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2024-05-12 07:21   geyange.com

知识比能力更重要

先说结论:

在古代——“知识更重要;

在现代——“能力更重要;

在古代,人类掌握的知识总量不多,各种行业发展缓慢。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即可拥有稳定的工作,比如:代写书信、打字员、接线员、电报员、售票员等。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一书说:

那个时候书不多且奇贵。清朝末年,曾国藩买了一套《二十三史》,花了他一百两纹银,这大概是一个七品官员两年半的俸禄。

现在(2014左右)网上《二十四史》一千三百人民币,大概是处级干部一周的工资。所以古人盛赞一个人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牛B不说,这能省多少钱![1]

正是知识的稀缺性,导致了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并用考试来测量“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前曾经流行一句口号,叫“知识就是力量”。

到了上个世纪中,书成为大部分人都消费得起的东西。知识的竞争力开始转向阅读量。这时候大伙主要拼阅读量和理解力。书上都是正确答案,你知道得越多,读的文献越多,就越能胜出——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是这个阶段的思路。[1]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信息)爆炸式增长,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知识不再是稀缺资源了。与此同时,人们掌握的基础技能也不断增加,上述那些依赖固定知识的传统职业都消失了。

公交车售票员,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刷卡器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说:

1018年,宋朝的穷人家会教小孩如何种稻或织布,有钱人家则是教男孩读经写字、骑马射箭,教女孩三从四德,当个好妻子。

毫无疑问,这些技能到了1050年还是很重要。

目前有太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仍然在于灌输信息。这在过去说得通, 因为过去信息量本来就不大。

相较之下,对于中国或世界其他地方,到2050年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实在一无所知。

所以,现在孩子学的各种科目技能,到2050年绝大多数可能没有什么用了。(251页)

新的职业不断出现,旧的职业不断消失,人们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

这个年代的人面对了太多全新的问题,相关的知识也不断更新,以至于我们无法知道哪些是被验证过的,哪些是扯淡。这就需要我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个年代,知识的差距转向了能力的较量——搜索能力、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谁能在同样的知识海洋中学得更快、更多、更精准,谁就容易获胜。[1]

当知识不再稀缺时,稀缺的是获取、理解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是最没有迁移能力的,即使你读到了医学博士,也照样不一定会做麻婆豆腐。隔行如隔山,说的是知识的差距。[1]

相比于知识,能力更有“迁移性”。

例如,逻辑思维能力,在学校里,它有助于推导公式、文章写作;在工作中,它有助于口头表达、分析新闻等。

智联招聘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的应届毕业生中,近四成签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2]为什么企业会招聘专业不对口的学生?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力

“知识”与“能力”的定义

知识:是文明的既有结论[3],它擅长解决“确定的”任务。例如,在学校里,大多数的问题都有确定的、唯一的答案。

能力: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素质[4],它擅长解决“不确定的”任务。例如,现在创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常态,人们必须不停地面对新市场、新产品、新观念,工作中的许多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

*注:能力技能的是两个相似又有区别的概念。能力,是可以脱离知识而单独存在的心理特征,即使一个人没有任何知识,也一定具有这有这几种能力,如,注意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而技能是依赖于某种知识和技术才能存在的。

“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成本

从“获取成本”的角度来比较二者:

知识——获取成本越来越低:在古代,书很贵,识字的人很少,知识的获取成本很高。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成获取本很低,只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即可。近几年,人工智能淘汰了很多仅需要固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例如,不仅淘汰了打字员、接线员、收费员等职业,甚至已经威胁到司机、快递员、初级翻译、律师、会计、医生等职业。[5]如果某个岗位的工作是计算机可能完成的,精打细算的老板和充满激情的IT公司会密切合作,开发用机器代替人工的技术。即使暂时不能代替,这份工作的工资也不会很高。

能力——获取成本一直是非常高的:要提高某种能力,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几个月时间(后文会列出一些能力的训练方法)。

未来学家乔治·吉尔德在1990年出版的《微观宇宙》中说,

在每次产业革命的过程中,都会有某样关键的生产要素成本大幅度下跌,价格几乎降为了零。

例如,经过工业革命,和从前的用动物和人力相比,机械的动力成本几乎成了免费的。

突然间,你可以让一个工厂24小时不间断地开工,这在工业革命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在信息革命(第3次工业革命)中,成本大幅下降的生产要素就是信息(包括:智能计算、储存、传输等成本),它正好对应于人类的知识检索技能

慢慢地,“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被提到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了。在万方网的文献中,这句话被提起的次数,从2012年起逐年下降。

教育评价,“知识”vs“能力”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重点仍然在于灌输知识,而没有将工作中更有用的“能力”作为直接的培养目标。学校里的很多课程,对未来生活的实用价值不大。

《今日简史》一书中说:

那我们该教什么呢?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现在该教的就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ivity)。

说得宽泛一点儿,学校不应该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P254)

如何测量能力?

我们通过“笔迹”这个途径,测量到了能力

《笔迹触觉与心理》一书介绍了8种能力,它们分别是:1注意力;2逻辑思维能力;3速度;4应变与变通能力;5心理承受能力;6人际融合能力;7感知力;8创造力。

下面的回答详细解释了能力的概念。

以上,引自我写的《笔迹触觉与心理》,简介见文章。

您的赞同和收藏,会让我知道这篇文章的价值。谢谢!

参考

^

「知识」与「能力」没有那么明确非此即彼的边界。

「知识」里没有「能力」,是一堆砖头。「能力」里没有「知识」,那是烂尾楼。

孤立的知识,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比如你只知道1+1=2,那么2+1=?你可能就不知道了。但如果你掌握了「算数加法」的能力,原则上一切加法算数,你都可以以此类推 迎刃而解。

能力如同战术,若是没有真正的用武之地,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能力也如同连接知识的桥梁,能力越强,桥宽更宽;能力越多元,桥的承载结构更稳固。

所以,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重点不在于谁更重要,而是如何由更好的协同运用。

(一)知识,更偏具象;能力,更偏抽象。

只有知识砖头的简单堆砌,没有能力框架做支撑,那建造起的房子一碰就倒。同时,也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砖头,能力的房子框架才有意义。

比如:你学习语文,也学习英语。语文课上学的成语,不一定能用在英语的谚语上。在学习学科的具体知识上,是有比较明确的界限感的。

但是,在语言文学上,语文与英语是有很多的共性的。以笔者所在的教学工作为例,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阅读一定是最大的分值。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任何的语言最终承载的就是信息传输。在考试的文化里,阅读题型的本质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带着目标问题准确找到文字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过程。那如何破解呢?迅速找到定位。如何定位?找出同义表达。又如何得出正确的答案?若是选择题,找到选项中最符合文意的那一个。若是敞开型问答题,应该考虑罗列哪些点,并且这些点的逻辑关系该如何排列…其实很多学习方法是可以共通的,语言类的如何学习,背诵类的该如何进行,理工科该如何高效刷题…都是可以花些精力去研究,并指导自己的实践的。

找到学科间的共性,可以事半功倍;找到学科间的区别,才能更有的放矢。

又如:语言都讲究押韵美感,好的翻译是可以很接地气,并让人心领神会。笔者上课会举例子:

People who make PowerPoint always have no power or point.

做屁屁踢的人都是被踢屁屁的。

每次讲到这个例子,学生们都会对此哈哈大笑。在这种氛围里,作为老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们学好语言可以收获更多的趣味,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与能力是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知识」的提升,可以放大「能力」的用武之地;「能力」的提升,可以提升「知识」的应用效率。当应用效率的提升时,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知识;与此同时,当知识提升时,就会发现知识间的共性,并可以知识晶体提炼出来,提升自己结构化的能力…

螺旋上升,是知识与能力共生的常态。经常是发现绕了一圈回来了,貌似回到原点,但其实并不是。当你走完一个小循环的时候,你的思想维度比之前高了一点,带着这样的觉察,又投身到下一次的实践中…

突然想到一句话: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两者都要。都要需要能力,一切都是选择和平衡的艺术。

人生路很长,大家一起来升级打怪吧!

我是Renata,金融出身 教英语的 效能达人。 ​

期待大家对赞同 评论、 分享 、转发 和感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