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 如何理解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这个问题可以借电影《卧虎藏龙》来理解。
2000年,导演李安拍了《卧虎藏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
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很喜欢影片对中国古典审美意境的表达,但对理解片中人物感到困难,对白听起来也是云山雾罩。
最近重温这部电影,才理解到,原来,影片在武侠的外壳之下,讲述了一个关于人心和情感的故事。
就像片中李慕白所说:“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
那么,人心里又如何卧虎藏龙?
实际上,这“卧虎藏龙”,表现了人们心中的欲望和对欲望的压抑,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是人内心中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和争斗。
早在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提出了意识和潜意识(也称无意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有很多觉察不到的、隐秘的情感、愿望和冲动。他在晚年又进一步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
本我,与生俱来,遵循快乐原则。完全隐藏在潜意识内部。
超我,是父母教育和社会规则的内化,遵循道德原则。超我并非完全在意识之内,仍有我们难以觉察的部分隐藏在潜意识中。
显而易见,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存在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是由自我来调节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一部分能被意识到,但大部分仍存在于潜意识。自我责任重大,不仅需要兼顾内心的本我和超我,还要考虑外部现实的要求,承担着一仆三主的工作。
在《卧虎藏龙》这部影片中,李慕白(周润发饰)这个人物,是超我主导的。
李慕白是一代大侠,无论剑法还是武德,都为人称颂。他和俞秀莲(杨紫琼饰)多年互相爱慕,但仅以知己相待,从未在一起。原因是,多年前俞秀莲的未婚夫孟思昭为了救李慕白而丧生。
对此,俞秀莲对玉娇龙(章子怡饰)做了这样的解释: “我们都是坚持要对得起思昭和那一纸婚约,你说的自由自在,我也渴望,但我从来也没有尝过……我虽然不是出身在官宦人家,但是一个女人一生该服从的道德和礼教并不少于你们。”
遵守道德和礼教,是超我的功能,而追随内心的情感和欲望,是来自本我的要求。李慕白有强大的超我,这么多年都在对本我的欲求严防死守,但他终究守得住吗?
这个问题在影片开始就有了答案:李慕白修炼未成,提早出关,来见俞秀莲。
他说:“这次闭关静坐的时候,我一度进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我的周围只有光,时间、空间都不存在了……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的,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超过了我所能承受的极限。我出了定,没法再继续。”
他还让俞秀莲将青冥剑转送给贝勒爷,说“该是离开江湖恩怨的时候了。”
他在修炼中体验到的,很深的寂静,寂灭的悲哀,似乎是,欲望的火焰熄灭了,本我的力量越来越微弱,而本我是生命的原动力,因此在欲望即将消亡之前,他感到了寂灭的悲哀。
经历这样的体验之后,他内心的三股力量经过调整,达成了新的妥协:原先被压抑的欲望得到允许浮出水面——他想和俞秀莲在一起。
至于退隐江湖,表面上,可能是为了避开现实中礼教的束缚和评判,而在更深层,似乎是为了逃避内在超我的道德审判。
电影中,俞秀莲领会到他的心意,于是小心的表示:“你来,我就等你。”——可见她是一直在等待的人。
而李慕白的回应很有趣,他含糊的说:“也许吧。”
可他在行动上更坚定一些——他来到北京找俞秀莲,还说:“我以为我们……已经讲好了嘛。”搞得俞秀莲一头雾水。
他这种纠结拧巴,心口不一,也反映出内心的矛盾挣扎。
后来,玉娇龙偷了青冥剑,李慕白不停追着玉娇龙还剑,还非要收她为徒,甚至不惜打破武当不收女弟子的规矩。竹林打斗那一场,看起来好像是暧昧的、高级的调情。
很多人看了电影有疑惑,李慕白对玉娇龙到底有没有情欲?他为什么被玉娇龙吸引,是因为她年轻漂亮又性感,还是因为她是难得的习武人才?
玉娇龙是什么样的人?放到现在看,就是一位十足的“问题少女”。她向往江湖的自由自在,看上青冥剑,就去偷,还偷两次。和俞秀莲对打,明明讲好打输就交出剑,结果输了非但不交,还用剑刺伤了人家,完全不念人家刚刚还在刀下留她一条性命。她逃婚后闯荡江湖,完全不讲江湖规矩,把无冤无仇的人都伤得不成样子。
玉娇龙身上,体现出明显的本我的特征:强烈的爱,强烈的攻击欲,自由,任性,无视道德和规则,反抗权威,毫不顾忌行为的后果。可以看出,她的超我非常弱,自我功能也不成熟。强烈的本我欲望缺乏超我的压制和自我的管理,让她成为“问题少女”,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这么说,似乎本我的欲望是危险的、自私的,好像并不是好东西,可另一方面,本我是生命的原动力。有欲望,才有活力、有力量。本我欲望的满足,带来的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快乐。
这正是李慕白被玉娇龙吸引的根本原因。一个本我被深深压抑的人,反而更加向往这种无所顾忌的自由和力量。似乎是,自己无法满足的欲望,要通过她去实现。因此他会不由自主的想和玉娇龙发生联系,对她产生情欲也并不奇怪。就好像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乖乖的、循规蹈矩的女孩,反而喜欢痞痞坏坏的、玩世不恭的男生。
这也是为什么,玉娇龙虽做出不少“坏事”,可很多人看了电影,还是会莫名被这个人物触动,甚至有点暗暗的羡慕——没有人能在现实里活得像她这么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敢爱敢恨,多带劲!
对于李慕白来说,他被玉娇龙身上这种本我的自由和力量吸引,那么他要如何与玉娇龙发生联系呢?这个愿望经过伪装,找到一条出路:收她为徒。既能满足本我的愿望,又能通过超我的道德审查,在现实中也光明正大,符合大侠的名声。而这全部的过程,都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如果说,李慕白代表超我,玉娇龙代表本我,那么俞秀莲呢?她是三个人中自我功能最好的,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力量平衡,这样内心冲突比较少。尽管她也受到礼教束缚,但她心里是想通的,还告诉李慕白:“压抑只会让感情越强烈。”
同时她对外部的现实也能处理得很好,让玉娇龙偷宝剑的复杂局面得到妥善解决。可以说,她代表了心理健康的状态,从结局来看,她是三位人物中唯一活下来的那个。
而李慕白,为救玉娇龙而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能够冲破超我的防线,向俞秀莲表白:“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要用这一口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我宁愿游荡在你身边,做七天的野鬼跟随着你。就算落进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
这段表白,深情,炽烈,也令人深深遗憾。而且,即便在最后,他的超我也在对他进行严酷的惩罚——如果留在俞秀莲身边,就要变成孤魂野鬼。
如果说李慕白死于超我太强,那么玉娇龙在片尾跳入万丈深渊,似乎是本我极度放纵带来的结局。玉娇龙跳崖前,提到了那个跳下深渊就能满足愿望的传说。由此可见,她的死,可能与愿望有关,或者说,与愿望无法满足带来的幻灭有关。她不顾一切的追求自由,却终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可见,健康的、适应性好的心理状态,既不是严厉的超我牢牢压抑天然的欲望,也不是本我无拘无束的放纵,而是三个部分都具备各自的力量,达成平衡。
怎样才能达到平衡呢?俞秀莲在李慕白死后对玉娇龙说的那句话,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不论你对此生的决定为何,一定要真诚的对待自己。”
何谓真诚的对待自己?必经的途径是更明白自己,也就是: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探索潜意识的记忆、情感与愿望,让冰山一点点浮出水面,将潜意识带入意识,这便是活得更明白了。
如果李慕白能明白,自己想收玉娇龙为徒,其实是因为他向往本我欲望的释放,那他就可以直接去和俞秀莲开开心心过日子,何必和玉娇龙纠缠以致丢掉性命?
从这个角度看,活不明白的,往往被称作命运;而活明白了,就会看到人生中本有更多的选择。
也许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最好的自由。
参考资料:钟杰,编剧心理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