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慎言的名言
劝人慎言的名言
慎言名言慎言经典语录共收录关于慎言的名言16条
节饮食,慎言语。宋末元初隐士 蒋捷
利口伪言,众所共恶。 慎言名言
宋・欧阳修《论修河第三状》。利口:口齿厉害。伪言:假话。恶(wù务):讨厌。这两句大意是:口齿厉害,假话连篇,这是众人都讨厌的。利口伤人,伪言惑众,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们不可说假话,不可恶语伤人,以免惹人讨厌。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论修河第三状》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六章》知(zhi治):同“智”。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也有作另一种理解:智者是不向人民发号施令的,发号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老子・五十六章》这一章讲的是智者的修养方法及其效果。老子认为,智者不应是说教者,而应通过自我修养,言行一致,豁达大度,以取得人们的尊崇。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老子・五十六章》
淑身涉世,谨行慎言。 《女儿经》 《女儿经》
节酒慎言,喜怒必思。唐代诗人 孟郊
修身e行,言必由绳墨。 关于慎言的名言
宋・王安石《命解》。e(Jié杰):同“洁”;絮行,使自己的行为清白无污。绳墨:原义为木工用以取直线的工具,引申为准则、标准。这两句大意是:使自身的品德完美,行为清白,言谈话语必定遵循正确的准则。这两句话原是作者赞美孔子的,现在可供论述应当谨慎言行,注意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命解》
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原名陈,台湾女作家 琼瑶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三国・魏・孔融《临终诗》。器。器皿。这两句太意是:话说得多了,一定会使事情失败;器皿漏水是苦于它不严密,有漏洞。孔融对曹氏政权多有抨击,终被曹操所害,此二句是他对曹魏野蛮专制政权的控诉,也是对自已惨遭不测的总结。作者认为,自己的悲剧是由于言多所致,其实不然,在没有民主、没有自由的时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东汉文学家 孔融 《临终诗》
轻言骤发,听言之大戒也。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慎言名言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烁金。晚唐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其三》
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
唐・吴兢《贞观政要》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别做;想要别人不听到,不如自己别说。
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
言行,君子之框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周易・系辞上》。枢(shū舒)机:枢,门的转轴;机,弓的弩牙;枢机比喻事物运动的关键。这几句大意是:言行,是君子立身的关键;它就像弓的弩牙、门的转轴一样,一旦话说出口,行为构成事实,是荣是辱就全由它们决定了。这几句说明言行决定着一个人的名誉,对于自己的言行不能不慎。
《周易》 《周易・系辞上》
誉人之言太滥不可,责人之言太尽不可,含蓄之妙不可不知。 关于慎言的名言清代医家,作家 石成金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汉・崔瑗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汉代书法家 崔瑗
学会这些:1.别人持才自傲,你却虚怀若谷。2.别人卖弄口才。你却多思慎言。3.别人拼命外显,你却韬光养晦。4.别人你斗我争,你却远离是非。5.别人直来直去,你却融方于圆。6.别人争破头颅,你却以退为进。7.别人拿放不起,你却能屈能伸。8.别人趾高气扬,你却不显不炫。低调:是态度,也是智慧!海派清口创始人 周立波
名人名言分类:慎言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