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名言 《论语》中有哪些名言呢
子张问明。
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Zizhang inquired about perspicacity .
The Master replied:“A person who stays aloof from slander that pollutes the community and from rumor mongering that spreads like a rash can be said to be perspicacious. Such a person can also be said to be discerning。”
子张询问关于洞察力的问题。
孔子说:“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儿都行不通,就可以称得上有洞察力了。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就可以说是有鉴别力了。”
【解读】
有一天,子张来问孔子什么叫明智,或者说,一个人怎样才能变得更加明智。
孔子说,如果你能够做到,受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也不轻易地做决断,不随便地去行动,这就叫作“明”。
“浸润之谮”,指的是像水一样渗透在你身边的谗言。
人和人之间极难控制的一件事情就是主观的推理。为什么“枕边风”特别可怕?因为吹“枕边风”的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老板的太太总说“你公司的小张真不行”,一开始老板可能觉得“你懂什么,你又不是我们单位的”。
如果太太还是经常有意无意地对小张做负面评价,用一件件小事来描绘小张的负面形象,这就叫作“浸润之谮”,像水一样,一点点地渗透到老板的大脑里。老板时常听到小张的坏话,很难不受影响。假如有一天,小张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个失误,哪怕这个失误很小,老板都会觉得“还真像我太太说的,这人不行”。这就是“枕边风”的厉害之处。
“肤受之愬”,是指贴近肌肤、让人能够有感受的诬告。
比如有人对领导说,小张的人际关系不行,然后揪住小张的行为细节,说他跟您相处都能这样偷奸耍滑,他对别人更不可能真诚,这就是“肤受之愬”。
即便这个领导平时对小张的印象还不错,也难免被误导,因为我们的大脑本身就喜欢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归纳,哪怕对方是用一些完全经不起琢磨的例子去诋毁小张,领导也会受到影响,似乎是自己亲身感受到了小张的种种不好。
孔子的表达实在是精妙,“浸润之谮”和“肤受之愬”这两个词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了我们被他人的语言所影响的内心状态。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孔子又强调了一遍,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明智,还意味着有远见。
大善是无情的,把情感里掺杂的东西去除,不要让自己脆弱而情绪化的大脑那么容易受到周围风吹草动的影响。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格外小心你身边的司机、秘书、太太对人、事、物的评价。周围人的态度像水一样浸透在你身边,很有可能会影响你对一个人、一件事情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