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摘抄 一文看懂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名著荐读丨一文看懂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杰出的精神病医师、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1939年9月23日在伦敦逝世。他曾经说过:人类有史以来曾经受过三次重大耻辱,一次是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日心说,将人类从主宰宇宙的神坛上拉了下来;第二次是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进化论,将人类主宰地球的神坛上拉了下来;第三次就是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类从自我主宰的神坛上拉了下来。
可见,是弗洛伊德让人类遭受了第三次重大的耻辱。美国《纽约时报》评价说:弗洛伊德不断提出未来心理分析可以洞察的人类兴趣的其他一些领域,而证明心理分析是理解和引导人类各种形式的艰苦努力的一种方法。弗洛伊德意识到心理分析仍是一种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科学和方法,不管目前取得怎样的成就,现在都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弗洛伊德的巨作《梦的解析》是一部划时代的不朽巨著,被评为引发人类思想革命的三大经典之一。本文将简要阐述这本书的重点内容。
一、梦的根源分为四种,他们也被用于划分梦:
1、外部(客观)感官刺激,如雷声滚滚、雄鸡打鸣、被子掉落、被拍打、闻到香味等等;
2、内部(主观)感官刺激,如入睡前的幻觉、对话语、名字等的幻听等;
3、内部(器官)躯体刺激,如肌肉的感觉、呼吸的感觉、胃的感觉、性感觉、末梢的感觉等;
4、心理刺激源,如日间所从事之事、醒着时感兴趣之事等。
人在清醒状态的特征是思维活动以概念而非图景展开,梦则偏重以视觉表象来思考,并常常向个体披露其不愿承认之事,这些非人愿的想象往往就是日间“受压抑的”。它不像人们日间清醒时候有伦理道德与回忆,梦中任何的场景都不受个体的主观控制,并且常常出现已经忘却之事。
二、梦的解读
梦是一种分量十足的心理行为,其内驱力都是有待满足的潜意识的愿望,这种内驱力并非瞬间的冲击力,它会有效持续。精神分析师把病态的梦(想象)追溯到它在做梦者的精神生活中所起源的那些因素,那这种梦(想象)也就瓦解了,做梦者也就摆脱了这种病态。所以解梦者要重视一切,绝不能因为做梦者觉得不重要或者不切题就忽略这个闪念。
完成梦的解释后,弗洛伊德发现梦其实是一种遂愿,也就是压抑在做梦者潜意识里的现实的愿望,通过伪装与变形,在梦中得到了实现或表达。梦的愿望来自于如下三种情况:
1、白天被激发,由于外部状态而不能得到满足,于是为夜间留下一个得到承认、未了结的愿望;
2、在白天冒出来,但被摒弃,于是给我们留下一个未了结却受压抑的愿望;
3、在白天生活的关系之外,属于夜间才脱离被压抑之事,从而在我们身上变得活动起来的那些愿望。
梦常常通过图像来表达,梦里出现的图像称为梦材料。那么,梦会选择哪些成为梦材料呢?
1、近日的经历与无关紧要之事:
一次最近心理上的重要经历,在梦中直接被代替;若干最近的重要经历,通过梦被合并成一个统一体;一次或若干重要经历,在梦境中由提及一次同时却无足轻重的经历来代替;一次内心重要的经历(回忆、思路),于是在梦中经常提及一个最近的却无关紧要的印象来代替;
2、幼儿期经历的场景:如小时候成长的环境、父母的争吵、与邻居同伴的玩耍、冲动等等;
就解梦而言,梦被激发的唯一条件就是梦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会是做梦当天的某个印象或场景,然后梦愿望通过移植、浓缩、表现、颠倒、转向反面、中断、象征、润饰等进入梦里完成遂愿。在梦中表现为实现的愿望,并不总是当前的愿望,也可能是消逝的、完结的、重叠的与被压抑的愿望。
梦维持了心灵的利己主义性格,就如“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一样,它不顾一切的要寻求满足和快感,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并且,同一夜全部的梦都属于一个整体,表达相同的愿望。
由此可见,梦在我们的心理活动中承担了艰巨的任务,它让潜意识的冲动到释放与表达,从而让让心灵重归和谐。但对于解梦者来说,即便他手里有完整的解梦,富于意义、连贯并且对梦境的所有要素提供情况,那么他也不可能完全充分的解析梦的意义,因为对同一个梦还可能有另外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