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临死前,为何说悔不听蒯彻之言?

2024-03-19 00:09   geyange.com

悔不听蒯彻之言

文/妫满聪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谋士,留下了大量经典的谋略案例。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另一个便是三国时代。不过,在秦汉之交,还有一位谋士也很厉害,不仅在乱世中生存了下来,还得到了善终,他就是蒯彻。

蒯彻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韩信在被杀前,曾经说过一段极为感慨的话。这段话被司马迁记录在了《史记》中。原文是:“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可见,谋士蒯彻曾经预料到了韩信的结局,遗憾的是,韩信不听他的。

为何韩信如此后悔呢?是因为在楚汉之争的僵持阶段,蒯彻劝韩信自立为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当时的战略走向来说,韩信占领齐国后,基本上成了楚汉之争的钟摆。他向着汉王,则汉王胜利;他想着楚霸王,则楚霸王胜利。

如果韩信自立为王,那么天下多半会形成三分的局面。对韩信来说,三分的局面是最有利的。然而,韩信并没有听蒯彻的。原因非常明确,韩信不敢。韩信手里并没有多少自己的兵卒,中层以上的军事将领全部来自刘邦的丰沛老乡。

尽管如此,如果韩信重用战争征伐过程中俘获的赵兵、燕兵、齐兵,也能够成气候。韩信依然没有做出这个决断。蒯彻的谋略是正确的,遗憾的是,韩信没有政治家的眼光与决断的能力。为何说蒯彻这个人的说法值得重视呢?

在《史记》中,蒯彻第一次出场是游说范阳县令徐公,告诉他,他即将面临巨大的灾难。同时又告诉他,自己本人能帮助他脱离灾难,并让他获得荣华富贵。蒯彻的策略非常简单。他找到了武信君武臣,给了武臣一个建议。

当时,武臣是陈胜的部下,在陈胜的要求下,负责攻打各个县城,每个地方都在积极备战。蒯彻告诉武臣,以范阳县令为案例,厚待县令,让他成为周边各个县投降后受到优待的榜样。这样的话,周围的各个县都会投降。

如果非要打,各个县为了自保都会坚守、死战,对武臣来说,这样死伤巨大,效率很低。蒯彻的建议,让武臣一夜之间,拿下了燕赵三十多城且兵不血刃。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蒯彻是个特别有谋略的人。遗憾的是,韩信并不会用他。

在古代,能否用人,能否听谋士的建议,决定了一个领导的格局与做事的水平。绝大多数聪明的领导,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韩信便是其中的一个。他是个聪明人,但是太过自我,听不进他人的建议,最终死在了吕后手上,让天下人笑。

参考文献

1《史记》;

2.《资治通鉴》;

3.《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

4.《汉书》。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