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是非 名言(《论语》三句格言,明辨是非,成就非凡人生)
孔子的思想虽然没有照亮动荡、变革的春秋战国,但是他的思想一直在闪耀光辉。
《论语》书中言语提醒人们关注自己的行为、言语和思想,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断修身养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是汉代初学者必读书之一。另一本是《孝经》。
巧言令色,鲜矣仁!(语见《论语•学而》)
花言巧语、谄媚讨好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仁德了。
小人多以自我为中心,迎合奉承别人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他的心中仁义没什么地位。
君子是怎样的面貌呢?“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语见《论语·季氏》)君子的外表是温和的,面貌是恭敬的,言语是真诚的。
君子保有仁德,不害仁,也不害人,他讲求诚信而不欺诈。
巧言令色,通常是为了迎合他人而装饰出的一副神情。港片有一句生动的台词: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奸盗之人怎会有仁德呢?巧言令色者,小则谋些蝇头微利,扰乱团体;大则扰乱社会祸害天下。
唐朝宰相李林甫可谓巧言令色的代表人物。遇到这样口蜜腹剑的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不过,没有唐玄宗这样的受用者,李林甫再狡诈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小品,下属“严厉地”批评领导只干工作不顾休息。不动声色的溜须拍马,这样的巧言令色,有几人防得住?
为什么说是“鲜矣仁”?不是所有的巧言令色,都是为了谋一己私利。
生活中,对至亲好友一本正经合适吗?有时候仅仅和颜悦色还不够,非得巧言令色不可。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语见《论语•学而》)
幼小之人,在内必须孝顺父母长辈,在外要尊爱兄长,言行严谨并且诚实,广泛地爱护大众,亲近有仁义的贤人。做事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文献。
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学生的七项行为准则,阐述了孔子的幼教思想。
儒家以“孝弟”为仁德的基础,为做人的根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教育孩童不是从汉语拼音或英文音标开始,而应该从培养道德起步。
父母有养育之恩情,是人生之来处,孝敬父母自然是为人本分。“悌,善兄弟也。”(《说文》)兄弟之间友爱和睦,诚心相待。“孝”是单向作为,“悌”则是双向互动。弟对兄应当敬重,兄对弟也应当珍爱。
小朋友天性活泼,谨言慎行做起来蛮难的,苛求或责骂无济于事。父母时刻关注,赞许与鼓励的氛围更容易养成 “谨而信”的品性,才不会造成胆小怕事或不敢表达的毛病。
具备包容和平等的爱心,才能无条件地爱护他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能够听正言、走正道。学习文化知识很重要,培养德行更重要。
前面六项行为规范都做好了,才考虑学习前人之文献。“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学文的过程,是认知圣人先贤与明白事理的过程,是反省和检验自己行为得失的过程。
这段话与其说是对孩童的规范,不如说是对父母长辈的要求。言教不如身教,为人父母责任重大。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语见《论语•卫灵公》)
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君子”和“小人”在《论语》等经史子集中常常被用来定义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品德高尚的人是君子,反之,品德恶劣的人就是小人。
君子总是先审视自己,反思自身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准则,他遇到事情的时候首先反省自己,想办法改进自己的行为;而小人则总是看别人的错处,对他人评头品足,而不愿意自我反省,遇事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寻找借口来掩盖自己的错误。
君子小人之分,与出身、地位无关,与道德、言行相关。
《礼记》以形象的射箭来阐述。射不中箭靶,别人射得比自己好,君子自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会怎么样?风太大,箭靶是歪的,别人的弓箭比较好,理由找出一大把,反正不会承认自己水平差。
我们应该专注于自我反省,而不是总是看别人的错处,指责别人的缺点。只有通过自我反省,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品德修养。
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身上,指责别人的缺点,忽视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态度,也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您老是指责别人,谁愿意与您合作呢?您容不下别人,人家凭什么包容您呢?有事无事怪罪他人,只能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像君子一样吧,多审视、反省自己,显示责任感,发挥担当精神,您的的品德修养会提高,您的前途会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