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句子赏析 “仁、智、武”——浅析《展喜犒师》《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

2023-03-16 21:04   geyange.com

烛之武退秦师句子赏析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本文将通过三篇劝谏退师文,以“仁、智、武”这三个主题为线索,探讨邦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仁义与私利的较量下的内核所在,即“民本思想”与“真善美”。

烛之武退秦师句子赏析

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齐孝公攻打鲁国。彼时齐强鲁弱,鲁国又正遭饥荒,无力抵抗齐国的进攻。于是,鲁僖公派遣展喜做使者去犒劳齐军。春秋虽然是个战争连年、勾心斗角的时代,但仍有不少君主为了外交上的需要,不得不在表面上称扬道义,以表“仁义之师”。而展喜通过与齐孝公的两问两答,在黑云压城城欲摧中,以无畏之心与语言的智慧,抓住了齐孝公表面上仍遵循仁义这一点来缓解矛盾,解国家一时之忧。

两问两答:

齐孝公问:“鲁国人害怕吗?”

展喜答:“小人害怕了,君子却不怕。”

齐孝公问:“你们家中贫乏如悬磬,原野中寸草不长,凭仗着什么不害怕?”

展喜答:“凭仗着先王的命令。往昔周公、太公辅佐周室,在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命令他们结盟,说‘世世代代的子孙,不要互相侵害。’这盟约存放在盟府,由太师保管。齐恒公因此集合诸侯,商讨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补救诸侯的缺失,抚恤救援他们的灾难,这都是显扬齐国往昔辅佐周室的职责呀。等到您即位,诸侯都盼望说‘他会继承恒公的事业。’因此,我们国家没有修筑城池,募集兵力,说‘难道他刚继位九年就抛弃王命’,废弃自己的职责,他怎么向先君交代?他一定不会这样的。凭仗着这些,所以不害怕。”

齐孝公于是撤兵回国。

故事的解读:

试想一下,以卵击石的情况下,究竟应该怎么做?怎么说?

大军压至,展喜作为使者前往敌营深处,完全是凭借着一腔勇气。在面对齐孝公桀骜地问他鲁国人怕不怕?展喜凭借着什么说不害怕?凭借什么劝退齐师?

一则是“盟约”。歃血为盟,便为誓约,这种没有法律效力和违约成本的“盟约”,其本质只是一种道德约束。但展喜在这里提到盟约却恰好能提醒齐孝公不要愧对黄泉之下的祖宗们,不要忘记自己身上的职责。二则捧杀。鲁国实力弱是无可厚非的事实,又逢饥荒,但展喜非常巧妙地回避了这一点,而是说我们没有修筑城墙是因为信任齐孝公的人品,信任齐国的“大国风范”。三则道德审问。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话就是“不是吧,不是吧?你这么好的人居然会做出这么不道德的事啊?你爸妈知道吗?”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表面上展喜通过系列捧杀和道德审问让齐孝公重拾起那微乎可微的仁义良知,但实质上是时代与人事的巧合,毕竟,若齐孝公真怀有仁义之心,又怎会发起这场战役?非实力劝退心亦不服,而齐孝公退师无非也就是出于帝王之心,唯恐留后世以骂名。正如陈胜吴广起义借鬼神,拟狐呼“大楚兴,陈胜王”一样,为了自身利益而假意道义,并非真正的仁义之师,耻也。

烛之武退秦师句子赏析

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秦两个大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郑国危如累卵,于是派出了烛之武去离间两国。烛之武通过“亡郑以陪邻”之说,紧紧围绕着灭郑对秦百害而无一利,在主动表示将要与秦交好的前提下,揭示晋国种种背信缺义的行为。秦穆公为了自己的利益,同意了烛之武退兵的要求。最后,面对秦国的背叛,晋文公否决了子犯追击秦军的请求,说道:“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故事的解读:

首先,不得不肯定烛之武是当之无愧的谈判大师。若说展喜是外在的道德“绑架”齐孝公从而让其退师,那么烛之武就是真正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情理利”的角度完美地将敌人变成了朋友。首先,从情的角度,烛之武一上来便说秦晋围攻郑,自知灭亡是无法避免的,打消了秦穆公的戒备心。接着,从理的角度,说一个国家越过别人的国家以远方的土地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困难的。邻国增强实力,就等于削弱您的实力。从利的角度,若是此次秦国放弃攻打郑国,那么郑国会供应贵国使者往来各方面的需要。最后,烛之武又反向夸大晋国对秦国未来发展的威胁,认为晋国肆意扩张没有尺度,今日是郑国,明日或许就该秦国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便是烛之武成功离间秦晋的道理所在。

但是我今天真正想探讨的是晋文公,因为在我看来,晋文公才是这场退师中真正的智者。

面对秦穆公的背叛,在道德与私利间,他没有选择打击报复,相反,肯定了秦穆公此前对自己的帮助。从人与人之间看,凭借别人的力量取得成功反而去伤害他,这是不合乎仁义的;从国与国之间看,失去友好邻邦,也是不明智的;从战争中看,以关系破裂代替和睦,这不是勇敢。

烛之武退秦师句子赏析

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这年,晋文公去世。一直与晋文公争霸的秦穆公看到自己取代晋文公的时机到了,便企图派兵偷袭晋国东面的郑国,结果消息泄露,无功而返。归途中受到晋国的攻击,在崤山被打得大败。本文写的是出征前的情况,秦穆公在出兵时征求老臣蹇叔的意思,蹇叔坚决反对,认为劳师袭远,必不会成功。然而秦穆公并没有听进去。蹇叔悲伤地哭着为秦军和自己的儿子送行。

故事的解读:

衔接上篇《烛之武退秦师》,虽然烛之武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离间了秦晋两国,但实质上秦穆公是出于利益和自己想要做春秋霸主的欲望才同意和郑国结盟。那么,秦穆公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背叛晋国,自然也会为了利益背叛郑国。

不过,搞笑的是,明明烛之武才用“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道理说服秦穆公,转头儿秦穆公就不晓得了,哪怕蹇叔苦口婆心劝道“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秦穆公也装作没听见,还辱骂蹇叔。兵行千里,还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这算哪门子的偷袭?更何况,等士兵走那么远到达郑国,师劳力竭,又凭什么和准备充分的郑国打?秦穆公当真不知道?不过是利益蒙眼罢了。

所思所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通过解读这三篇退师文,可以发现,无论是齐孝公、秦穆公,还是晋文公,三人攻城的目的都是为了拓展疆域,扩大权力。从兵家的角度来说,三人选择的道路都是最次的。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以何种理由,发动战争都是不宜之举。因为在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没有谁会是真正的胜利者,也没有谁能够做到置身事外。

不同的是,在仁义与利益的天平下,齐孝公和秦穆公都被眼前的利益蒙住了眼,堵住了耳,哪怕明晃晃的道理摆在他们面前,他们都视若无睹。倒像是“掩耳盗铃”,行为不受理智所趋,全凭一时遮掩。而晋文公尚存理智,尚且能为了长远利益而忍一时之气,哪怕最初选择错了盟友,也能及时止损,在仁义与私利的天平下,从容不迫地偏向了仁礼道德。不过,但也不能说晋文公就是真正的仁义之师,或许,受时代所制,战火纷飞之下,混乱倒成了上升的唯一渠道。

那么,真正的仁义的师是什么?

“民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始终相信,“民本”才是国家的内核所在。一个人所在不叫“国”,但“国”离了人便不足以称其为国。正如孔孟“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在于是否爱“人”。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急才算真正的爱“人”。由此亦可知,发动战争永远是最次的,因为百姓永远是战争的受害者,更没有谁愿意把头颅悬在刀剑之下……

若说仁义与私利的天平下,国与国之间看爱“人”,那么人与人之间呢?

“园里有一棵古树,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树。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得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一棵古树,三个人看,便是三种不同的态度。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明了实用之后,才可以对他起反应动作,或是爱他,或是恶他,或是求他,或是拒他。”木商看古树的态度便是如此。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植物学家看古树的态度便是如此。

“而画家则是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不用抽象的思考。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的特质。”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而“真善美”便是为人的追求。

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暗夜行舟,低叹似难脱离人世的桎梧,但,朋友,请不要忘记出发的理由,抬头遥望,“真善美”的星光仍照耀着我们,指引我们回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