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渔家傲的诗意 范仲淹╈· 渔家傲
渔家傲①
塞下②秋来风景异,衡阳雁③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④。
千嶂⑤里,长烟⑥落日孤城闭。
浊酒⑦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⑧。羌管⑨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⑩,将军白发征①①夫泪!
——北宋 · 范仲淹①②
注释
①渔家傲:词牌名,又名《荆溪咏》《吴门柳》等。
②塞下:这里指宋朝与西夏对峙的西北边塞。
③衡阳雁:指南归雁。今湖南省衡阳市南有回雁峰,相传大雁到此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悲凉的声音,如风号声、马嘶声等。角:古代军中的一种吹奏乐器。
⑤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⑥长烟:这里指弥漫在空中的云雾。
⑦浊酒:未经过滤的酒。
⑧燕然:古山名。即今位于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勒:刻。这里指刻石记功。归无计:不能作归家的打算。
⑨羌管:即羌笛。汉代由西北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传入内地的管乐器。
⑩寐:睡着。
①①征夫:远征的战士。
①②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解读翻译
西北边塞秋天到来,风景与内地有很大差异,向衡阳飞去的大雁毫无留恋之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塞悲凉的声音与军中号角一同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之间,是长长的孤烟、寂寞的落日和紧紧关闭的城门。
饮一杯浊酒,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还没有建功立业,不能作回家的打算。哀怨的羌笛声悠悠地传来,寒霜铺满大地。
守护边塞的将士们难以入睡,将军头发已花白,远征的战士洒下了愁苦的眼泪。
赏析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宋朝派兵抗敌。1040年,范仲淹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此词即作于在延州做官时。
本词上片描绘边境荒凉萧条的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特殊地域,为下片中的思乡之情埋下伏笔。“风景异”点出了出生于江南的范仲淹在边境的独特感受,“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表达了大雁能够飞回南方,自己却不得回家乡的愁苦之情。接下来,作者又通过“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一连串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
下片写边疆战士思念家乡的心情。端起一杯浊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长期守卫在边境却没有建功立业,令人不得不发出遗憾的慨叹,表达了戍边将士既想为国除敌又想念故乡的矛盾心情。接下来,“羌管悠悠霜满地”和“人不寐”将写景抒情联系在一起,既点明了征人因“羌管悠悠”而无法入睡,又表达了将军与士兵在长期的边境风霜中经受的沧桑与煎熬,再次深化了边境将士的悲凉之情。
全词描写了从白天到黄昏直至深夜的边塞景物,又由景物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将爱国与思乡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既写出了守边将士的英勇,也写出了他们的人间真情,感染力很强。
作业题
你去过我国边境地区吗?读完本首词,你能想起哪些相似的诗文?
扩展阅读
范仲淹少年立大志
范仲淹小的时候就立下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的志向。一天,年少的他在大街上听说有一位很会算命的道长,算命很准,他就很兩兴地跑去找道长,求他看看自己的仕途怎样。
他问道广我将来可不可以当宰相?”道长看看他说:“不能!”范仲淹听后脸上露出不高兴的表情,他随即又问道:“那道长,我将来可不可以当一位名医呢?”道长听后又摇摇头。范仲淹听后十分难过。
道长说道:“你一个小小少年郎,不利用大好时光用功苦读,整天光想着当宰相、当名医,真是白曰做梦!我劝你还是回家好好读书去吧!咳,又一个轻狂的少年”
范仲淹听后慢慢说道:“道长错怪我了,我之所以问自己将来能不能当宰相和当名医,是因为我只有拥有这些,才能真正解救天下黎民,为百姓谋福利,为百姓办些事情,为国家做些贡献!”
道长听后大吃一惊,重新回过头来看着这位少年,问道:“这是你的真心话吗?”范仲淹坚定地说道:“是的,道长!但我不会失望,我会加倍努力的。谢谢您的忠告!”
道长听后仰头望天念叨:“此子发如此大愿,均发自真心,天不佑你,还能佑谁?”说完,道长转身对范仲淹说道:“孩子,你有如此诚心和愿望,将来一定会当宰相!”
后来,范仲淹当上北宋宰相后,时刻不忘少年之志,他有一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