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英超诺丁汉vs阿森纳
六七(黄庭坚)
字中有笔意堪传,夜雨鸣廊到晓悬。
要识涪翁无秘密,舞筵长袖柳公权。
【启功自注】
黄庭坚⑴书,以大字为妙,其寸内之字,多未能尽酣畅之效。行书若松风阁诗,阴长生诗;草书若忆旧游诗,廉蔺列传,青原法眼语录等⑵,皆字大倍一寸⑶,始各尽纵横挥洒之趣。
涪翁论书谓字中须有笔,如禅家之句中有眼。又自谓其早岁之书,字尚无笔。安有有字而无笔画者?此盖机锋⑷譬喻之语耳。仆尝习柳书⑸,又习黄书,见其结字用笔,全无二致。用笔尽笔心之力⑹,结字聚字心之势⑺,此柳书之秘,亦黄书之秘也。
黄书用笔结字,既全用柳法,其中亦有微变者在。盖纵笔所极,不免伸延略过⑻,譬如王濬下水楼船,风利不得泊⑼。此其取势过于柳书处,亦其控引不及柳书处⑽也。
传苏黄互嘲其书,有石压虾蟆,枯梢挂蛇之谑⑾,余借松风阁诗“夜雨鸣廊到晓悬”句以喻黄书,亦枯梢挂蛇之意耳。
【译者附注】
1 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其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时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
2 行书若松风阁诗,阴长生诗;草书若忆旧游诗,廉蔺列传,青原法眼语录等:以上所列均为黄庭坚的书法碑帖。松风阁诗为黄庭坚自作,阴长生诗为汉诗,忆旧游诗为李白诗。廉蔺列传即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司马迁《史记》。青原即南唐文益禅师,禅宗法眼宗的创始人。因其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故称。
3 大倍一寸:大于或二倍于一寸。
4 机锋:佛教禅宗用语。指问答迅捷锐利、不落迹象、含意深刻的语句。
5 柳书:柳公权书法。
6 尽笔心之力:能把笔中心的力量使出来。
7 聚字心之势:字的结构向中心聚拢。
8 纵笔所极,不免伸延略过:指伸展的笔画拖得过长。
9 王濬 jùn下水楼船,风利不得泊:见《晋书·王濬传》。王濬率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攻打吴国时,王浑嫉其功大,曾遣使令他“暂过论事,濬举帆直指,报曰:‘风利,不得泊也。’”。此处比喻黄庭坚伸长的笔画无法收住,放纵有余,收敛不足。
10 此其取势过于柳书处,亦其控引不及柳书处也:这就是黄庭坚书法瘦劲之势超过柳公权的地方,也是他笔画控制不及柳公权的地方。控引:对笔画的控制。
11 有石压虾蟆,枯梢挂蛇之谑:黄庭坚嘲笑苏轼书法笔画扁肥,像石头压扁了虾蟆;苏轼嘲笑黄庭坚书法笔画细长,像枯树枝上挂着蛇。语出《独醒杂志》卷三:“东坡曰:‘鲁直黄庭坚字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
【原诗题解】
此诗评价黄庭坚书法。认为黄庭坚强调字中有笔是可取的。黄庭坚书法的特点是笔画瘦长,他在柳公权书法的基础上把笔画拖得更长。
【原诗译释】
1.字中有笔意堪传,夜雨鸣廊到晓悬:黄庭坚强调字中须有笔,这个主张是应该继承的;黄庭坚书法的笔画就像整夜下雨屋檐上垂挂的水滴一样细长。字中有笔:作者认为是“用笔尽笔心之力,结字聚字心之势”,见【启功自注】。意:主意,见解。堪传:值得传承。鸣廊:雨声在廊檐鸣响。到晓:从晚上到早晨。
2.要识涪翁无秘密,舞筵长袖柳公权:要掌握黄庭坚的书法并没有什么秘密,只是把柳公权书法的笔画再拉长一些。涪翁:黄庭坚号涪翁。舞筵长袖:以舞女甩动长袖比喻笔画的伸长。舞筵:舞蹈时铺地用的席子或地毯。
【附图】黄庭坚书松风阁诗
2585866434,1318694258&fm=173&app=25&f=JPEG?w=640&h=455&s=BE8CAF475DD1EDFB42C7186E0300D078
六八(米芾临《秋深帖》)
从来翰墨号如林,几见临池手应心。
羡煞襄阳一枝笔,玲珑八面写秋深。
【启功自注】
米芾⑴述张旭帖⑵云:“秋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⑶。”笔势连绵,一气贯注,盖此十字即临张书。张旭此帖曾刻戏鸿堂帖中,然笔意绝似赵孟頫,殆出赵氏临本⑷,转不如米芾帖中节书十字焉⑸。米氏自矜其笔锋独具八面,盖谓纵横转换莫不如志,观此十字,益信⑹。
米书以中岁为最精,神采丰腴,转动照人,如此帖,其最著者⑺。他若蜀素卷,苕溪诗卷⑻,亦皆米书之剧迹⑼,天壤之瑰宝也⑽。至其晚岁之笔,则枯干无韵,如虹县诗⑾等,殆同朽骨,虽欲为贤者讳而有所不能也⑿。
米又矜许⒀其小字,号为跋尾书,自称不肯轻与人书者,其中亦不无轩轾⒁。所见墨迹,以向太后挽词⒂为最腴润,刻本中以群玉堂帖⒃龙真行诗⒄最为流美。若褚临兰亭跋尾⒅,传世墨迹三事⒆,兰亭八柱⒇第二柱跋,只行书之较小者,别为一种。其余二卷,皆用退笔(21)作小楷。至破羌赞(22),纯是老手颓唐之作矣。乃知凡百艺能,不老不成,过老复衰(23),信属难事(24)。
【译者附注】
1 米芾:宋代书画家,详见第八首【译者附注】⑹。
2 述张旭帖:复述张旭帖中的话。张旭,唐代书法家。
3 秋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米芾原帖为“秋气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这是张旭《秋深帖》中张旭问候朋友的话,意思是秋风越来越凉了,不知道你的气力怎么样。
4 张旭此帖曾刻戏鸿堂帖中,然笔意绝似赵孟頫,殆出赵氏临本:明代董其昌刻的《戏鸿堂帖》中收有张旭的《秋深帖》,但其笔法非常像赵孟頫,大概是赵孟頫的临本。
5 转不如米芾帖中节书十字焉:张旭的《秋深帖》反而赶不上米芾帖中节选所书的这十个字。
6 益信:更加让人相信米芾所言非虚。
7 其最著者:是其中最为显著的。
8 蜀素卷,苕溪诗卷:均为米芾书法墨迹。
9 剧迹:最好的遗迹。剧:最。
10 天壤之瑰宝也:天地之间的瑰宝。
11 虹县诗:系米芾撰、书的两首七言诗的大字行书法帖。纸本墨迹卷。
12 虽欲为贤者讳而有所不能也:即使想为贤者避讳也无法做到。
13 矜许:夸耀而自负。
14 不无轩轾:也不是没有高低。
15 向太后挽词:北宋书法家米芾晚年所书。纸本,小字行楷,纵30.2厘米,横22.3厘米。
16 群玉堂帖:见第七首【译者附注】(5)。
17 龙真行诗:米芾墨迹。米芾作诗并书。
18 褚临兰亭跋尾:米芾为褚遂良临的兰亭序所作的跋尾。
19 传世墨迹三事:三种传世的墨迹。指下文所说“兰亭八柱第二柱跋”及“其余二卷”。
20 兰亭八柱:兰亭八柱帖属于历代丛帖。共8卷。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内府辑刻。此帖是集唐人王羲之《兰亭序》的摹本、明人董其昌和清乾隆的临本刻于一起的作品,计有:《虞世南摹兰亭序》、《褚遂良摹兰亭序》、《冯承素摹兰亭序》、《柳公权书兰亭诗》、《重摹董其昌<戏鸿堂帖>所收<柳公权书兰亭诗>》、《于敏中补<兰亭诗>缺文》、《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和《清高宗弘历临<董临兰亭诗>》,各为一卷。每一卷刻于一方形石柱之上,再以此8柱建亭于圆明园。
21 退笔:用旧的笔;秃笔。
22 破羌赞:米芾为王羲之《破羌帖》所作的赞语。
23 不老不成,过老复衰:不到一定的年龄不能成熟,过老了又会衰退。
24 信属难事:艺术确实是很难的事。
【原诗题解】
此诗评价米芾节临的秋深帖。认为米芾此帖八面玲珑,得心应手,在历代如林的墨迹中亦属凤毛麟角。
【原诗译释】
1.从来翰墨号如林,几见临池手应心:历来的书法墨迹号称像树林一样多,可是能见到几个人写字得心应手呢?翰墨:笔墨。临池:传说王羲之在水池边练习书法,洗墨的池水都变成了黑色。代指写毛笔字。
2.羡煞襄阳一枝笔,玲珑八面写秋深:羡慕极了米襄阳的一枝笔,他的秋深帖写得八面玲珑,令人叹服。煞:极。襄阳:米芾是湖北襄阳人,代指米芾。玲珑八面:指米芾的字可以在每个方向上都能纵横转折,随心所欲。秋深:米芾节临的张旭《秋深帖》中的“秋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十个字。
【附图】米芾临《秋深帖》
六九(薛绍彭、李倜)
薛米相齐比弟兄,薛殊寂寞米孤行。
尚留遗派乡关著,继起河东李士弘。
【启功自注】
薛绍彭⑴、李倜⑵。
薛绍彭,字道祖,著望河东⑶,所居号清閟阁,北宋时书苑之名家也。与米芾友善齐名,尝互争名次。薛云“薛米”,米云“米薛”,米有颠称,于此亦足见薛之风趣。惟米书遍行天下,而薛书流传极罕。今日可见者,旧丛帖摹刻手札二三事,今行影印手札墨迹数事外,惟石渠⑷旧藏杂书真迹长卷⑸而已。观其用笔流美,不立崖岸⑹,真草皆近智永,而腕力未免稍弱。此殆关乎体质性情,非可以功夫胜者。或因此而不耐多书,是以于书国中不敌米之霸业耳⑺。
近年发现薛氏摹刻唐摹兰亭,后有其真书一跋,作钟繇⑻、王廙⑼之体,实开后来宋克⑽之先河,乃知其毫不著力之笔,乃出有意,非由不足也。薛氏书派,南宋初吴说⑾傅朋实沿之而力加精密,元初之李倜士弘则绝似之,所见有陆柬之文赋跋⑿及林藻深慰帖跋⒀刻本,真足以绍述清閟⒁者。倜自署河东,岂乡关风习,熏陶者多耶⒂?
【译者附注】
1 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河东(今山西)人,宋代著名书法家。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2 李倜:字士弘,元初书画家。号筼峤,山西太原人。官至集贤侍读学士。
3 著望河东:在他的家乡河东有很高的名望。河东:在今山西省。
4 石渠:《石渠宝笈》,见第九首【译者附注】(9)。
5 杂书真迹长卷:即《杂书卷》,是由薛绍彭著作的行草书作品,纸本,26.1x303.5cm。由四帖所组成,含《云顶山诗》、《上清帖》等,其中有诗作有信札,内容都涉及到四川的风物,是薛绍彭在四川作官时与友人倡和之作。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6 不立崖岸:没有棱角,没有特别用力的地方,不追求什么特别的气派,比较自然。
7 是以于书国中不敌米之霸业耳:所以在书法这个领域抵不过米芾称王称霸的事业。
8 钟繇:见第卅七首【译者附注】(8)。
9 王廙(yì):(276年—322年),字世将。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音乐家,丞相王导、大将军王敦的从弟,晋元帝司马睿的姨弟,“书圣”王羲之的叔父。
10 宋克:(1327―1387)字仲温,一字克温,自号南宫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明代初期闻名于书坛的书法家“三宋二沈”之一。与高启等称十友,诗称十才子。尝于试院牍尾用朱笔扫竹,张伯雨有“偶见一枝红石竹”之句,人遂以为朱竹自宋克始。卒年六十一。宋克的书法,在明代颇享盛名,与当时擅长书法的宋璲、宋广合称三宋。
11 吴说:生卒年不详,宋代书家,字傅朋,号练塘,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之紫溪。人称吴紫溪。
12 陆柬之文赋跋:《文赋》系唐代陆柬之行书法帖。李倜跋为行书,纸本墨迹卷,纵23.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3 林藻深慰帖跋:《深慰帖》是唐代书法家林藻的行草书作品。李倜曾为之题跋。
14 绍述清閟:继承薛绍彭。清閟:薛绍彭的居处号为清閟阁。
15 岂乡关风习,熏陶者多耶:是不是受到家乡河东的风气影响较多呢?
【原诗题解】
此诗评价薛绍彭和李倜。认为薛绍彭和米芾齐名,米书遍行天下而薛书流传很少。但薛绍彭的书风在家乡很受推崇,得到了后世同乡人李倜的继承。
【原诗译释】
1.薛米相齐比弟兄,薛殊寂寞米孤行:薛绍彭和米芾齐名,就像弟兄一样;可是后世薛绍彭的作品流传很少,只有米芾一人的作品广泛流传。殊:很。寂寞:指其作品在后世流传很少。孤行:米芾一人作品流行。
2.尚留遗派乡关著,继起河东李士弘:薛绍彭留下的书风在他的家乡河东还是很受推崇,元代的河东人李士弘又继承了薛绍彭的书风。尚:还。遗派:遗留的书风。乡关:家乡,指河东。著:显著,著名。
【附图】
1.薛绍彭上清帖
2.李倜《跋陆柬之书文赋卷》局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