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评价项羽的原文(鸿门宴——经不起夸的项羽,圆滑的刘邦)
看历史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式,让我们跟随各式各样的人物去经历他们的人生,从而在他们的经历中反思和成长。
我也想通过分析刘邦和项羽在鸿门宴中的对话来探讨“拍马屁”这一问题,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思考。
《鸿门宴》中的对话原文:沛公(刘邦)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项羽),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而,我未曾想到自己能先入关中,破秦,又得在此复见将军。如今,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间隙。”项王(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刘邦)何以至此。”
大致意思是:刘邦说,“我与将军您一同攻打秦国,您打河北,我打河南。但我自己没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产生了误会。”项羽听后就说:“刘邦啊,这个小人就是你们军中的曹无伤。若不是他,我怎会如此生气,甚至准备出兵攻打你们?
看看刘邦说的:
首先,“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这是先客套叙旧,奠定关系基础,因为项羽是一个比较念旧的人。
接着,“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这话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表明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能力,居然能在这里见到项羽,同时攻其软肋,抬高项羽。
再来,“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刘邦随口把自己的野心说成别人的陷害,实际上他也不知道有没有告密者,谁是告密者,只是随口一个谎言而已。
看看项羽的反应: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直接把透露信息的人名说了出来,这里看出项羽已经失去对刘邦的防卫心。
“不然,籍何以至此”,从这个语气实际上感觉得到项羽已经开始内疚了,并把他想要打刘邦的决定归咎于曹无伤的离间,希望刘邦不要介意。
在这段语言和心理的博弈中项羽输了非常明显,刘邦的语言圆滑且有针对性,项羽的语言则是疲于推卸责任并带有内疚,沟通节奏一直在刘邦处。
为什么一段对话就能让项羽放下戒心,与刘邦坦诚交流?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对自己的实力过分自大。项羽年少得志,作为20多岁的大军统帅,刚打完巨鹿之战,士气大盛,颇为自信。
2. 政治领悟力低。项羽没有意识到他和刘邦已经不再是盟友,因为秦国已经灭亡。事实上,在项羽赢下巨鹿之战,刘邦攻破咸阳之后,世界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本的刘、项共抗秦的局面已变成争夺世界的局面,刘邦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函谷关拒绝项羽。但项羽未能察觉,仍将刘邦视为盟友,鸿门宴放虎归山。这类似于我党和国民党共同抗日,但在日本投降后,盟友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 经不起拍马屁。在别人表示臣服和针对性夸奖后,项羽直接泄露了泄密者的身份,这就像是一开始就摊牌了。从鸿门宴上项羽、范增、刘邦、张良的座位分配,以项羽为尊的顺序也可见项羽已经得意忘形。人在得意时常会失去判断力,这最终导致项羽放虎归山。
总结:被人夸奖虽是令人愉快的事,但如何在被夸后仍保持低调、理性的状态,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虽然没人能完全不受影响,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可和赞扬,但分辨赞美与谎言是关键。一个更好的策略是“旁观者清”——当感到自己飘飘然时,及时听取旁观者的意见,可能会做出更正确的决定。例如,如果项羽当时听取了范增的意见对付刘邦,或许历史就不会有汉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