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的诗(《诗·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真挚的友情)

2024-01-18 10:46   geyange.com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的诗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真挚的友情

文/秋刀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送别诗。“黄鹤楼”是李白送别孟浩然之地;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是孟浩然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开篇两句点明送别之地与目的地的写法,在李白的诗歌中比较常见,比如《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再比如《夜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故人西辞黄鹤楼”是实写,而“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三月”则是虚写,乃是李白想象中的扬州三月景象,虽则是想象中的景象,但是此前李白大概在烟花三月去过扬州,否则就是想象也是无从想象起的。扬州是古时繁华之地,非常令人向往。比如徐凝在《忆扬州》一诗中就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在这里,“无赖”是可爱的意思。再比如张祜在《纵游淮南》一诗中则说:“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甚至从南朝时起,就流传下来一个关于下扬州的笑话:话说四个人在一起“各言尔志”,一个说愿做扬州刺史,另一个说愿广有资财,还有一个说愿骑鹤飞天,而最后一个人则说愿“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是诗界前辈。李白对他非常崇拜。我们从李白的《赠孟浩然》中可见一斑。其诗曰: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送别孟浩然。大概先在黄鹤楼上为他饮酒践行。继而,又与孟浩然一起来到江边,送他登船。起初,船刚离岸,李白肯定能看见孟浩然本人。接下来,船渐行渐远,孟浩然的身影渐渐模糊了,但是船与帆还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船更远了,不但孟浩然的身影早已看不见,就是硕大的船也已经与江水融为一体,分辨不出来,只有高耸的船帆还能看得到。到最后,连船帆也看不见了,只剩下无穷无尽的长江水浩浩荡荡,一直流向天边。可是,李白还久久地伫立在江边,不忍离去。同时,李白对故人的离情,既像长江水一样无穷无尽,又像长江水一样,浩浩荡荡追随故人流向天际。由此,不难看出他对孟浩然的感情有多么深厚!

同样是抒发离情,同样的表达方式,还出现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诗的最后两句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武判官已经骑马不见了,但是诗人岑参还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雪上留下的马蹄痕迹。另外,《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以及卢纶《送李端》“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也都可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参看。而王维《别观者》的“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又可与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相参看。

除古诗之外,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也有类似的送别情节。比如被文学研究界奉为“六大名著”之一的《儒林外史》。其中第四十六回,杜少卿在南京水西门送别国子监虞育德博士。两人先在舟中话别,“说罢,和杜少卿洒泪分手。”“杜少卿上了岸,看着虞博士的船开了去,望不见了,方才回来。”与李白此诗所写江边送别孟浩然的情形正复相同。不过,在感情的表达上却远不及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据说,鲁迅先生每逢出来送人,总要等别人转过拐角不见了,才转身回家。别人问他为什么要等那么久,他回答说:“要是人家偶然一回头,看见送他的人不在了,那多不好。”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送人往往是注重礼貌,而李白的送别孟浩然、岑参的送别武判官则是注重情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格言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最近更新

站长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取消